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利用 2018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 60 岁及以上育有子女且没有与子女同住的 3 712名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双向代际支持对空巢老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 采用分位数回归分析双向代际支持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医疗费用水平下,代际支持对空巢老人医疗费用的影响有差异。向上经济支持的正向影响效应随医疗费用增加而增加;向下照料支持的负向影响效应随医疗费用增加而增加;代际情感支持的正向影响效应在中位医疗费用水平下影响更大。应该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增强子女对空巢老人健康情况的关注, 从而有效提高空巢老人医疗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海南省)中的237位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呈现总体有效需求不足、对居家医疗服务需求强烈、对居家生活照料服务和居家心理慰藉服务需求较弱等特征。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农村土地出租或承包收入、社会保障状况、子女情况、老年人孤独感等因素会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基于此,提出重点保障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医疗服务供给、以农村空巢老人中的困难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注重居家养老服务的流动性、转变传统养老观念等措施,以促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利用 2018 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数据库,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非线性Oaxaca-Blinder分解法,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老龄化趋势严峻的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认知功能差异。研究发现,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功能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农村女性空巢老人认知正常比例显著低于男性,认知评分也显著低于男性;农村女性空巢老人表现出对婚姻状况、孤独感和生活满意度的敏感性,农村男性空巢老人表现出对自评经济的敏感性;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差异64.05%与性别自身相关,两性在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参与间的个体特征差异使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功能差异扩大。建议通过提高医疗服务可获得性、开展社会交往活动等措施提供相关支持,缩小农村空巢老人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从而更好地维护老年人健康。  相似文献   

4.
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为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卫生服务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U-74)、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滨州市2~3个社区和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的300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与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子女关系、经济收入有关.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依次有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与子女关系、社会支持.空巢老人的SCL-90测评结果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CQOLI-74)结果呈一致性,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 既要重视空巢老人的躯体健康,更要重视空巢老人的心理卫生水平和健康教育,帮助老人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能力,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和情感需求,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级诊疗制度对农村老年患者住院医疗费用负担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分级医疗制度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淮安市某区农村老年新农合患者在该市某三级医院?某区医院和该区乡镇卫生院的住院医疗费用情况,对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老年新农合患者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住院的平均住院日?次均住院费用?结报补偿比?次均补偿费用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强政府决策能力,完善分级诊疗医疗制度和费用支付,合理引导农村老年新农合患者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大理湾桥镇农村白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简短健康调查量表SF-12v2对云南大理湾桥镇农村白族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应用单因素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白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大理湾桥镇农村白族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为:生理机能(PF)(50.24±9.36)分、生理职能(RP)(50.37±8.41)分、躯体疼痛(BP)(52.24±7.89)分、活力(VT)(51.84±10.23)分、社会功能(SF)(49.19±10.11)分、情感职能(RE)(48.13±9.34)分、一般健康状况(GH)(34.93±9.08)分、精神健康(MH)(49.99±8.13)分;生理健康领域(PCS)(47.58±6.43)分、心理健康领域(MCS)(49.99±11.97)分。八个维度及PCS领域得分均低于国内检测水平(P0.05)。社会支持、自理能力(ADL/IADL)、患病与共病、焦虑、抑郁病情、健康体检行为、医疗费用支出的大理湾桥镇农村白族老年人PCS、MCS领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IADL、患病与共病、抑郁病情、健康体检行为、医疗费用支出变量最终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大理湾桥镇农村白族老年人生活质量主要受医疗保健、自理能力与社会支持、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我们可通过加强医疗保健、争取社会支持、改善自理能力及身体健康水平,提高当地农村白族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就诊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及其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探讨影响照护负担的因素。结果显示: ①照护者负担量表(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总均分为(44.33±20.13)分,各因子分均值为5.80~20.13分,得分最高的为情感性负担。②单因素分析中,患者的基础疾病种类、宗教信仰、生活费医药费等支出、年龄、病程,以及照护者的宗教信仰、自身基础疾病状况、是否被歧视、医药费用压力、家庭月收入等均是影响照护负担的因素(P<0.05)。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照护者受到歧视、照护者自身患有基础疾病、患者医疗费用高、有宗教信仰等是造成照护负担的主要因素。照护者的主要负担是情感性负担,患者病程与照护负担呈正相关,照护负担也将对照护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影响;患者医疗费用的增加是影响照护负担得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来自卫生部门的一份调查报告说:过去的几年中,医疗费用的增长过快,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居民的负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和对卫生服务利用。 调查报告分析,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带来了很多弊端。首先,加大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负担,1986年至1992年间公费劳保医疗费用年增长率为25%,人均增长18%,而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年增长率为10%,居民实际收入年增长为5%——6%。其次,医药费用的迅速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医疗需求和卫生服务的利用。家庭健康询问  相似文献   

9.
社区居家养老对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重要.论文基于367份山东省农村空巢老人问卷调查资料,运用Logit-ISM模型确定了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9个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与层次结构.结果显示:经济收入评价和生活担忧度认知是直接表象因素;家庭年均收入是间接中层因素;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居住方式、老年活动组织情况、村委会关心情况是次间接中层因素;生活自理能力是根源深层因素.围绕因素的影响程度,论文提出以文化为核心的理念培育,以自理为核心的服务配套,以效率为核心的管理优化和以经济为核心的制度完善等供给路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7,(5):106-114
利用CHARLS 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借鉴Andersen的医疗服务利用模型,实证分析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分别考察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在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的不同行为模式。结果表明,在门诊利用上,健康状况和城乡差异是影响就诊概率和门诊支出的显著因素;在住院利用上,个人收入和地区差异显著影响老年人住院概率和支出。因此,医疗卫生政策应致力于提高老年人疾病认知和慢性病防治能力;关注城乡以及地区之间的医疗资源分布;以低收入高龄老人作为政策主要作用对象,对符合政策规定的低收入老年人给予补贴。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0年以来我国各级医院的服务量及次(人)均医疗费用的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比较服务利用及次(人)均医疗费用的变化趋势,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和减轻民众就医负担提出政策建议。结果显示,无论是在门诊还是住院服务利用上,我国医疗服务利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居民医疗需求过度向三级医院集中,降低了总体的医院医疗服务利用率,且次(人)均医疗费用增速较快,加重了居民就诊的经济负担。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议针对服务定位快速强化二级以下医院门诊服务能力、创新机制措施引导住院服务流向合理化,以保证医疗服务质量为前提探索精细化控费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珍头痛胶囊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对紧张性头痛患者HAMA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4例紧张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采用阿米替林治疗)和观察组(n=47,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珍头痛胶囊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简易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pitzer)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采用联合治疗的观察组HAMA评分[(9.22±1.57)分]明显低于采用单一法的对照组[(13.26±2.21)分](P0.05)。治疗后两组精神、健康、支持、心理、活动等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丹珍头痛胶囊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紧张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症状负担和生命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1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及生命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用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症状负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胃癌患者的症状负担平均分为(3.27±1.14)分,其中常见症状程度平均分为(3.38±1.08)分,日常生活影响程度平均分为(3.04±1.25)分。胃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平均分为(2.06±0.64)分,其中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得分最高,平均为(2.26±0.68)分;功能状况维度得分最低,平均为(1.86±0.64)分。胃癌患者症状负担和生命质量总均分和各维度之间呈两两负相关(P0.01)。为进一步探讨胃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以生命质量为因变量,以患者的一般资料、症状负担及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4个,分别是主要照顾这、疾病分期、日常生活影响程度及症状负担等,可以解释总变异的75.2%。结论胃癌患者症状负担较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了解健康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定点扶贫县贫困患病人群的医疗费用负担,探究健康扶贫政策实施效果及不足。通过比较2016—2018年4个国家定点扶贫县贫困患病人群医疗费用情况、医疗费用分担构成以及住院和门诊费用差异,发现健康扶贫政策在减贫控费上取得成效,贫困患者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医疗费用都存在明显差异,医疗总费用呈上升趋势,而个人自费费用负担并未加重。医疗费用补偿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为主,医保资金压力大,其他补偿作用不明显;慢性病患者增多,慢性病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64.66%,加重了医疗负担。建议继续加强健康扶贫政策作用,提高贫困患者医疗保障政策的精准化、公平性,减轻患者疾病负担,提高贫困患者获得感。加强与慈善组织的合作,稳定筹资渠道,健全大病保障机制,提高分类救治效果,增强农村地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社会变迁中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由于受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等因素影响,他们在经济保障、生活照料服务、精神赡养等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困境和危机,其养老保障需求具有特殊性和紧迫性.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出发,我们必须适应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特殊需求,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程新华 《社区》2023,(10):38-39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独生子女养多位老人的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现有养老需求。近日,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养老院与东城区精神卫生保健院(以下简称区精保院)举行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医疗卫生服务签约仪式,双方通过开展“医疗+心理+康复+照料”系列活动,着力打造“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更有温度的健康服务,重点满足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消除老年人恐慌、抑郁心理,解除子女后顾之忧,促进医疗与养老深度融合,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心痛患者的情绪状态评分量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101例冠心痛患者进行评分,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评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住院冠心痛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77.2%)高于焦虑症状发生率(20.8%),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不同文化程度患者SAS总分、不同经济收入患者SAS总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性别、医疗付费方式等因素对SAS、SDS总分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冠心痛患者的情绪障碍严重,对冠心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其负性情绪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评分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209例,患者都接受了"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和"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常见影响因素问卷"评估及调查。结果 209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平均SCHFI总分为(21.75±4.62)分,其中117例患者SCHFI总分≥21.75分(55.98%,高评分组),92例患者SCHFI总分21.75分(44.02%,低评分组)。高评分组的受教育时间、家庭收入均明显多于低评分组,而平均年龄、住院次数、心功能分级、并发症数目及空巢及独居家庭例数均明显少于低评分组(P0.01,P0.05)。结论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及住院次数、心功能分级、并发症数、空巢及独居家庭都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评分的常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住院患者衰弱与用药依从性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通过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对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入住北京某医院呼吸科的15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进行衰弱与用药依从性的现状调查;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用药依从性差(6分)的患者为117例(78%),衰弱状态(≥5分)的患者为115例(76.7%),均处于较高水平。用药依从性得分[(4.30±1.98)分]与衰弱得分[(5.79±2.28)分]成负相关(P0.05),衰弱程度越高,用药依从性越差。衰弱各维度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身体衰弱、心理衰弱和社会衰弱。结论通过衰弱评估可初步预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衰弱维度的不同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用药指导方案及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老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及心理护理需求。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2013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住院的老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37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老年其他症候高血压患者35例。两组患者均在开始治疗前进行“Zung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及“心理护理需求调查表”测评。结果老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SDS和SAS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住院期间各种心理护理需求比较中,老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组的心理护理总时间、心理护理总频次、每天心理护理时间及心理护理频次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各种心理护理需求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