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金融危机给包括中韩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随着2010年经济慢慢复苏,中韩两国贸易形成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据韩国关税厅统计,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从1992年中韩建交时的50亿美元发展到2009年的1409.5亿美元。韩国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引资国;我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韩双边贸易2010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15年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中韩两国作为友好邻邦,自建交以来经贸合作即获得了长足发展,在贸易、投资以及劳务合作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最近几年,中韩经贸合作发展尤为迅速,同时也存在诸如巨额贸易逆差、贸易争端等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两国如何扬长避短,争取达成的双方经贸合作目标,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在充分考虑了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韩两国经济发展趋势、宏观经济政策等影响要素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进一步深化中韩贸易往来这一问题进行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自1992年中国与韩国建交以来,中韩关系经受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现已步入稳定的发展轨道。致力于建设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中韩双方的共识。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国际形势下,进一步发展中韩关系不仅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建交以来的中韩关系中韩建交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两国利益。建交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一)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进一步加强建交以来,两国政治关系进展顺利。两国不仅实现了首脑互访,而且通过政党、议会等高层人士的活跃交流,为在更广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合作发展迅速,同时中方的逆差不断增加。造成逆差的原因在于中韩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贸易结构的不合理,以及韩国对华投资部门过于集中等。我国应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韩投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对韩出口贸F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对国家间关系,它的起伏和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全球尤其是亚太地区政治气候的变化。在经贸领域,两国建交以来,双边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等各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特别是中美贸易巨额顺差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中美贸易平衡问题显然已成为中关经贸关系甚至政治关系的焦点。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主要成因何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入世”后,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平稳。尽管目前在两国的经贸往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中美双边协定生效和各项承诺逐步兑现,中美经贸关系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直接投资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拓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马来西亚是友好邻邦,进入21世纪以来,中马两国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两国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本文从双边贸易、双边投资等方面,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如在双边贸易上存在机电产品比重最大,贸易规模大等特点。中马两国要珍惜双方的友好关系,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遏,克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加强中马双方的贸易和投资,不断推进两国经贸关系在更深层次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摩擦在商外     
正在商言商。商贸往来频繁、贸易额巨大,贸易伙伴国之间,难免"马勺碰锅沿儿",产生贸易摩擦。例如,中美两国2013年双边贸易额达5590亿美元,是1981年建交初的50亿美元的110多倍。随着近几年美国对中国出口增速高于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中国对美国投资增长高于美国对中国投资增长的趋势发展,这种相互依靠又各有所需的经济联系,导致贸易摩擦不可避免,且具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张庭延 《领导科学》2003,(17):48-50
1992年8月23日傍晚,一位身着深色西装的东方人在北京机场匆忙下了飞机,坐进一辆黑色高级轿车,直奔钓鱼台国宾馆。当时我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迎接了这位秘密来客。他在车里与我交谈时,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这位来客不是别人,就是韩国外务部长官李相玉,他将于第二天与时任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的钱其琛共同签署在当时还不为外界所知的中韩建交公报,结束两国因历史原因而造成的长期对立和隔绝,在两国的关系史上掀开崭新的一页。历史留下遗迹中韩两国由于众所周知的20世纪50年代的那场战争,而陷入长期的敌对和隔绝状态。两国不仅互不承认,而且长…  相似文献   

10.
中俄两国经贸关系近10多年来一直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双边贸易额已连续4年创下了历史新纪录,俄罗斯已成为我国第8大贸易伙伴,我国则是俄罗斯的第4大贸易伙伴。中俄经贸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中俄经贸关系意义重大俄罗斯西连西欧,东接亚太,将欧盟、美国和东南亚这三大块当今世界最富有、最强大、人口最多、最具发展活力的国家和地区联系在一起,又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对独联体及其周边国家有着极强的辐射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储备丰富,石油、天然气、木材、铁、煤等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俄…  相似文献   

11.
许多 《经营管理者》2013,(6X):354-354
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两国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2.74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691.5亿美元。中国是德国在欧盟以外的最大贸易伙伴以及世界最大进口国。两国商务来往频繁,业务量大,因此在商务谈判中会存在诸多差异。文章重点分析了若干方面的差异,以便为中德商务谈判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徐一 《管理科学文摘》2010,(27):231-231
埃及在中非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区位优势.1999年,中埃建立面向21世纪战略合作关系,为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加快了两国经贸、科技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的步伐.随着中埃经贸往采的日益密切和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化,如何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已戍为两国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江苏省2009年度出口埃及商品基本情况为基础,分析了我国目前对埃贸易的商品质量状况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同年7月7日,中美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协定规定,为使两国贸易关系建立在非岐视性基础上,缔约双方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包括建立商业和贸易机构、相互对等地保护专利、商标和版权、协商解决双边贸易问题。1980年2月1日,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生效。在这样的形势下,中美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从1979年起,美国超过西德,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1980年中国是美国第24位贸易伙伴。1985年上升为第16位,1988年上升第12位,1992年上升至第7位贸易伙伴。中美贸易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建交前两国经济界人士最乐观的预测和估计。  相似文献   

14.
《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后,两国经济关系迈上新台阶。本文拟结合中韩双边贸易发展背景,试探讨中韩FAT对双方经贸往来的积极意义,并研究其仍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两国企业抓住机遇、共同发展给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玲 《管理科学文摘》2009,(18):220-221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和埃及经贸关系不断发展,但双方存在数十亿美元的贸易差额,给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埃及企业在解决此问题上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影响埃及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因素,为埃及企业提供了建议,希望对减少巨大贸易差额、促进两国贸易发展平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外交     
当前中越关系相当微妙为纪念中越建交60周年,两国已将2010年确定为中越"友好年"。但是,如果盘点友好关系的最新进展,似乎两国相处得并不那么融洽。尽管随着双边贸易的繁荣及中国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关系有所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自1972年中日两国建交以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中日关系的发展总体上是平稳友好的。然而,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两国关系可谓进入了多事之秋。2012年,在中日两国迎来建交40周年这样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里,两国关系却跌落至两国建交以来的最低点。解读中日矛盾,应围绕历史认识问题的是非之辨、领土问题的主权之争、安全问题的战略之变这影响两国关系最为突出、矛盾最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出口能力不断提升,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特征非常明显。伴随着出口导向,我国形成了巨大的贸易顺差,国家外汇储备能力飙升。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环节(尤其对美国)由于巨大的顺差额,在国际上频频出现贸易争端,使许多国人过高估计了我国的对外出口能力。事实上,尽管我国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顺差额,但是对于某些国家持续的贸易逆差也不容我们忽视。在中韩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中方巨额贸易逆差增势不减,且逆差规模连年大幅增长。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4年中韩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为900.67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278.1…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发达国家,中美至今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利益攸关者,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国在经贸方面的合作已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石,在稳定和推动两国关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考察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与现状,并分析双边经贸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两国正常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外交     
《领导文萃》2009,(20):9-10
“日中逆转”和“中韩逆转”用数字最能说明中国的崛起。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贸易额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也居世界第三。韩国与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两国出口额的差距从建交当初的100亿美元扩大到现在的1万亿美元。韩国一步一步前行时,中国却在向前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