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吗谈格调     
《上海科学生活》2002,(7):61-61
生活在今日中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已时时可以感受到经济发展给现实的物质生活带来的冲击:卖场啦、餐厅啦、酒吧啦、浴场啦、生活红火,你方唱罢我登场;白领啊、小资啊、时尚啊、格调啊,波涛翻滚,一滚刚过又是一浪……。  相似文献   

2.
皱纹,可憎的衰老符号!一直以来,人们都是这样来看待面容苍老的,于是各种抗皱法风行,比如吃抗皱食物啦、抹抗皱晚霜啦、做面膜啦……几乎成了女人的必修课。然而,效果却与初衷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3.
倾听     
《现代妇女》2010,(7):5-5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上学去啦。希望这不是永别,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老师校长,我来上学啦。您不能让坏人碰我,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叔叔阿姨,我在上学啊。您有不满去上访,我要活着回家。  相似文献   

4.
小猴上学     
《华夏少年》2007,(5):82-83
“上学啦!上学啦!”清晨,小猴背着新书包,一边欢呼,一边连蹦带跳地向学校跑去。上学前,小猴天天盼自己快长大,快快满七岁。因为满了七岁,才能上学。啊!这一天终于盼来了。  相似文献   

5.
一、小幽默     
《老人世界》2011,(4):62-62
听错了 一位张先生离开了公司人事部,有一天去酒吧,调酒师说:张先生,听说您最近不干人事啦?张先生听了大慌,调酒师忙改口,听说您不在人事啦?张先生听了,生气了:“你才不在人世了呢。”  相似文献   

6.
薛涌先生为他的新作《学而时习之》所作的长篇序言,分别由《社会学家茶座》、《南方周末》刊出。由薛文我们得知,中国数千年文化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几千年来的文化人,或说知识分子们的思想精神资源一直都是有问题的,诸如什么“民本”思想啦、什么“家国天下”之情怀啦、什么鲁迅的《阿Q正传》与国民性改造啦,其实统统都不脱韩非子的“法术之士”框架,不过是一以贯之的“赤裸裸的权力游戏”的另一面而已。  相似文献   

7.
好雪片片     
好雪片片①嗯?②第三只脚丫子③嗨,擀面的,我快掉到地上了!④啦啦啦,我溜旱冰去啦......⑤电视里播的园艺节目取得了意外的成功。⑥这只螺钉怎么啦?[好雪片片...  相似文献   

8.
元旦的早晨照常去散步,忽然就想到:再有人问起多大了,得说59啦。时光真是太快了,一不留神,“奔六”啦,还拿自己当小伙子?不行了。没听人家怎么夸你吗:瞧,马老师还像小伙子。人家说的是“像”,你假装听不见不行了。于是就想,年奔花甲了,就准备当老人吧。  相似文献   

9.
唐春晓 《华夏少年》2007,(11):58-59
时间飞逝,转眼间,已经到了2030年。这时的我,是位驰名中外的“糖果大王”啦!  相似文献   

10.
老爷子     
老爷子七十大寿时,喜得孙子。遮掩不住的心花怒放,笑逐颜开。每天观赏着小鬼头变化的模样,真是其乐无穷。多好的孩子!多好的孩子!!老爷子念叨着,满眼都是爱,怎么看怎么好。忙过一年365天,小孙子就满地跑了。“爷爷,拉完啦。”小孙子冲着他喊。“来啦。”老爷...  相似文献   

11.
光明 《老年人》2008,(6):29-30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由著名作曲家聂耳当年创作的这首老歌,在我国堪称经典,老百姓耳熟能详。歌中“卖报的小行家”,生活原型就是家住上海、如今已年逾八旬的杨碧君老太太。当年聂耳是怎样认识上海滩的小报童的,她和聂耳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近日,笔者来到上海,专门探望了这位历经旧上海苦难生活的老人。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手机     
春节回家,临返城时,父亲坐在家中破沙发上.一改往日陪母亲送我一程的习惯,像有心事.几次嗫嚅着嘴,欲言又止。我问:“爸,你怎啦?”母亲接过话来:“别理他,这老头越来越像个孩子,真是老小老小!”我问妈,爸到底怎啦?母亲拗不过我,半是埋怨半是答我:“你爸想要个手机!”  相似文献   

13.
垃圾     
垃圾何立伟因为自己住的地方比较逼仄,所以对别人住到好房子就特别地羡慕。前些天一位朋友搬家,住进了一幢新公寓楼里,邀了我同我太太去参观,不啻是又一次地激发了我的羡艳之情。朋友的新居有许多地方叫人喷喷,比方别具匠意的装修啦,极有韵致的小摆设啦,等等。但是...  相似文献   

14.
乐可  浏泓 《现代妇女》2008,(3):21-21
如果你能坚持每天给孩子讲一段故事,你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妈妈。别小看这每天半个小时的亲子阅读,它能让你的孩子在无限的想象空间中获得巨大的乐趣,你嘴里的“小狗生气啦”、“小猫找不到家啦”全是生动的画外音,而画面中的小草、小花、小动物的表情、色彩和动作,也因为妈妈富有表情的讲解而成了鲜活的画面。  相似文献   

15.
胡静怡 《老年人》2009,(12):44-44
考官:你知道达尔文吗?应聘者:当然知道,我还学过两年咧,比英文难学多啦!  相似文献   

16.
史银堂 《老年世界》2014,(23):34-35
玛奈到了塔奈家, 黄油酪蛋奶子茶。 正赶上塔奈经会巴雅尔啦, 玛奈的运气多好啊!  相似文献   

17.
交友三异     
“千里难寻是朋反,朋友多了路好走。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让我们到处都有好朋友。”但是人与人的交往太复杂太无奈,弄不好最后会连一个朋友也难以找到。为此什么寂寞啦,孤独啦,不被人理解啦等牢骚的话往往张口即来。在这里我劝大家交友的要择三异,所谓的三异就是:异性,异行,异地。人都说同性相互排斥,异性相互吸引。和异性交朋友有一种神秘感和亲切感,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快乐与苦恼在对方面前尽情地倾诉而不用担心他(她)会象同性那样对你责难、嘲关键护报。目性明反往往医会发现打指出伽的缺点和优点,也最会体味和理解饰…  相似文献   

18.
戏说女人     
岳强 《现代交际》2004,(7):26-27
1、晚宴上,火箭专家向大家透露:“最近,我们要把几只老鼠送到火星上去。”话音未落,一个美女插嘴说:“这样灭鼠,成本太高啦!”  相似文献   

19.
珠珠  蓝风 《女性大世界》2005,(3):112-113
休眠了一个冬天的秀发,就要复苏啦,赶快加点新鲜的生长元素吧,让它们在春天的阳光空气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0.
沈萍萍是浙江省嘉兴市的一位人民教师。2008年夏天,他们一家三口喜气洋洋地搬进了三室两厅的新房。住新房是件惬意的事儿,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室内空气不好,特别是那些衣橱、书架、桌椅,气味很大。沈萍萍买来很多植物放在房间的各个角落,龟背竹啦、仙人掌啦、吊兰啦、绿萝啦,据说这些植物都能吸收室内有害的气体——甲醛;老公买了专门吸附有毒气体的竹炭、活性炭四处摆放。七七八八的冤枉钱花了不少,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