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2016年李庚香提出“中原学”命题以来,中原学研究在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界已形成了广泛共识,开枝散叶,成果斐然,在社科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原学不仅研究中原传统文化的内涵、发展历程与特质,研究中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实现中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研究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推进中原发展的理论创新,引领社会思潮,推动中原学与当代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构建有机互动体系。  相似文献   

2.
一国的国际秩序观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文化的特质性。文化特质作为国家内生性属性的基本要素,在国家层次和个人层次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国对其国家利益和世界的认知,并使其国际秩序观具有明显的本国文化属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新时代的国际秩序观,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影响。这一理念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和合"文化内涵,亦是中国传统"和谐共生"价值理念在当代国家间交往方式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无讼"观与移植法律在当代中国的碰撞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无讼"观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其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法律意识.中国现行的法律主要移植于西方,因此传统"无讼"观与移植法律的冲突在本质上是中西法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诉讼观念上的反映.应该深入发掘"无讼"观与现代法治精神相符合的合理内核,使其能够促进移植法律在中国的适用,以实现法的现实功效.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2):98-101
农民社会心理的现代化程度和水平,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民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中逐渐成熟,社会心理的现代性特征不断增强,但农民社会心理还是存在着诸多的困惑和迷茫,并直接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时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应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通过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制度、重建乡土文化等来优化社会心理,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农民的终结"。  相似文献   

5.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冲突与融合进一步发展.雄踞北方的辽朝和金朝.以及后来的元朝和清朝,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在建立国家政权和相关制度的过程中,根据各自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要求,或"因俗而治",或易俗而"行汉法",在结合本民族历史文化风俗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历史上或当时主流意识的国家观及其制度,分别建立起颇具特色的国家政权.这一时期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们则从历史之势、历史之变与常相统一的思想出发,对其进行总结和阐述,为中国古代国家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白玉红 《社科纵横》2010,25(11):85-86,96
对中原文化的反思成为贯穿于当代河南作家群中的一条主要文学形态。从20世纪80年代的乔典运、张一弓到90年代的周大新、刘震云、阎连科等,他们都无一例外地以自己的文学方式对传统的中原文化进行了冷静深刻的文化审视。  相似文献   

7.
农村文化是一个自有其存在价值的相对独立系统,但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村文化却长期成为现代城市文化的附庸。农村文化建设应以农民为本位,立足于乡村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通过挖掘农村文化的固有价值,使适合农村生活特点,适合农民消费水平的文化在凝聚整合农村力量、焕发农民精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应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发展农村教育;培育农民文化协会;保护乡村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白玉红 《社科纵横》2012,(9):120-123
河南文化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在短时期内赶上和超过发达省份的文化发展水平,必须树立科学的文化观、加快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增加文化的科技含量以及积极拓展农村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9.
韩恒 《社会》2002,(9):24-28
本文是对发生在豫南某农村一起丧葬事件的叙说 ,之所以选择这一丧葬事件进行叙说 ,是因为这一丧葬行为并不是一起偶然的事件 ,而是当地普遍采用的丧葬行为。在这一丧葬事件中 ,死者家属一方面不舍丢弃传统的土葬习俗 ,另一方面又面对现行火葬政策的压力 ,在这双重压力下 ,死者家属最后选择了夜里“偷埋”的丧葬行为。在此 ,传统的民间习俗与现代的国家权力相遇了。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事件过程的叙说 ,透视出转型期的农村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比如农民、基层政权、国家的关系 ,或者说传统习俗与现代国家法规的关系等。1 在此 ,我们不妨把…  相似文献   

10.
陶钟灵 《求是学刊》2008,35(2):89-94
美国宪法将正义的理念冠于宪法之首,中国古代法文化以"和谐"为追求境界."正义"与"和谐"构成了现代立宪国家宪法的价值基础.宪法的价值的实现,景根本的是在立宪阶段构建起完整的正义观与大和谐观,然后在行宪和司完过程中实现正义,从而有力地推进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和谐、国际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宪法的现代性的实质是在对东、西方的法文化进行辩证否定,并在整合正义与和谐这两种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宪法的理性化和道德化.  相似文献   

11.
汤振兴  赵淑玲 《社科纵横》2010,25(5):135-137
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拥有丰富而厚重的文化资源,中原崛起宏伟目标的提出为河南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也为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中原崛起的重要内容,中原文化为中原崛起提供精神支持,要加强与中原崛起相适应的中原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中国和日本茫茫书海中,张之洞的《劝学篇》和福泽谕吉的《劝学篇》是两部对各自社会有重大影响的著作。这两部同名著作是西学东渐中日的时代产物,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它们展现了中日传统文化在西学冲激下演变的两种模式,在西学取舍观、东西比较观、传统文化价值观、国家独立途径等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泾渭分明的思想分野,从而揭示了两种西学观的尖锐对立,反映了近代中日两国在西学观上的时代落差和认识落差。在考察研究中日近代化一成一败的历史结局的成因时,西学观的差异应当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视角。中国近代化虽然失败了,但中国传统文化在欧风美雨的氛围里,留下了缓慢地向近代文化蜕变的轨迹,张之洞的《劝学篇》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节。  相似文献   

13.
刘保昌 《浙江学刊》2003,3(1):117-127
中国现代审美文学观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中国现代审美文学在哪一个层面上与功利文学观形成对峙 ?道家文化资源在现代审美文学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多大作用 ?在“影响的焦虑”下借鉴西方审美文学观的本土性基础在哪里 ?审美文学观的东传过程中是否存在“有意误读” ?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认为审美文学观在传入中国以后 ,一方面与老庄一脉哲学的艺术心性论相结合 ,创造了本土特色的美文美论 ;另一方面 ,也无可避免地遭到了传统道德心性论的改写。审美文学观终究难免被压抑的命运 ,功利文学观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仍然占着上风。文章通过爬梳道家文化与现代审美文学观的关系 ,指证了道家文化作为审美文学观传入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也分析了审美文学观被道家思想所“误读”与“改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吴业苗 《唐都学刊》2010,26(3):61-66
一定意义上说,转型期农村社会最大的变化当属农民观念。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同质向异质、单一向多样、封闭向开放、伦理向法理的转化,农民观念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嬗变后的农民观念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并存,呈现出多样性、交错性和叠加性,并以其独特的乡土文化魅力动员、规约、引领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建设。不过,处于新与旧、文明与愚昧复合交织观念中的农民,容易彷徨、焦虑,亟需我们加强教育工作和规范建制。  相似文献   

15.
《求是学刊》2019,(4):82-89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存在一个以俄语为联系纽带的独特"语言国家群体",即俄语国家,主要有"东斯拉夫三国"和"中亚五国"八个国家。无论在苏联加盟共和国时期,还是当代民族国家独立发展阶段,语言法治化一直是俄语国家国家治理中的重要问题。各俄语国家语言法治化进程中存在诸多表象性的关联,在共性与差异之间、在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国家治理的相关性背后,存在深刻的文化隐喻。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深入地探寻多语种国家语言法治化背后的文化机理,既能促进中国与各国在多领域的深入合作,同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文化自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法文化的建设是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法文化建设中面临的直接困境是现代法文化与传统法文化的冲突、城市法文化与乡村法文化的对立、西方法文化与东方法文化的背离,从静态文化现指引下的多元文化和而不同到动态文化观理念下的文化多元不同而和,实现我国农村法文化的超越自身是对我国农村法文化衍生与演进进行哲学思辨的一个必然结论.s型理论指引着我国农村法文化建设的路径,形成了我国农村法文化衍生与演进的逻辑架构.政府主导、社区主体、农民参与的三元互动模型将成为我国农村法文化实现不同而和理念下衍生与演进路径的主体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7.
缺陷与成因:国家法的乡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亮 《社科纵横》2004,19(5):74-75
当前立法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如农民权利缺乏保护、国家法在某种程度上偏离农村乡土关系、法律法规呈现明显漏洞等 ,造成了法律进入农村的困难。农村法制建设需要加强立法工作 ,提高立法质量。法律必须赋予农民同等的权利 ,必须尊重传统文化 ,必须得到人们内心的接受。立法要关注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同质 ,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法条。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法律文化创新是在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民阶层明显分化、城乡二元结构渐趋弱化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法律文化理念的背离、法律制度选择的冲突及法律发展方式的相向等方面.目前,中国农村正处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传统的乡土文化还没有消弭,现代的法律意识尚未生根,农民信仰法律缺乏物质、文化与制度基础.遵循法律文化的生成规律、奠定法律文化的经济基础、完善法律文化的运行机制、建立法律文化的保障措施是新农村法律文化创新的系统路径.  相似文献   

19.
董根洪 《学术交流》2003,(11):66-72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条重要的途径是全面实现交往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建设农村物质文明必须实现农民经济交往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建设农村政治文明必须实现农民政治交往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必须实现农民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而全面实现农村交往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其根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是扩大交往量、优化交往质,从而提高交往力,增强发展力。  相似文献   

20.
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科技与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和农民的科技文化状况比较落后,较之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致使我国农村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不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最终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现代社会,农民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决定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因此,通过科技进步改造传统农业,创新农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