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刻阐述和剖析,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异化形式,并指明实现共产主义是扬弃异化的根本道路.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异化劳动现象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为此,全面认识和分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科学认识当前我国存在的异化劳动现象,深化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理解,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钒 《理论界》2007,(10):226-227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内容的解读,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理论内核,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实现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大转变后,开始建立新世界观科学体系的探索过程,继而深化其哲学理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无疑是这种新世界观探索的重大思想成果。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概念、规定、作用等问题的阐述,探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对异化进行了深刻阐述,并从四个方面对异化加以规定,形成了著名的劳动异化理论,至今仍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有可鉴之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当今中国,出现了一些公共权力异化的现象,公共权力异化是当前社会腐败现象滋生的根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于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导向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异化观念接受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而运用哲学的异化范畴考察、分析社会关系,并以理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则汇合于他的《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在这本书中,马克思集中地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问题。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运用哲学手段,考察经济问题的尝试。这种尝试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世界观开辟了道路,做了理论上的准备。本文仅就此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刚 《东岳论丛》2005,26(1):61-67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旨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种种弊端,进而阐述扬弃异化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理想。我国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统一,但在提供效率、富裕和自由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改革开放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解放生产力为宗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对马克思批评过的市场经济负面因素没有给予足够重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可以对此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7,(6):27-33
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1932年首次全文刊发以来,对异化劳动理论的立场及其基本性质的不同理解引发了国内外广泛而持久的争论。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不过是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学逻辑的再现,仍然立足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立场。但笔者认为,马克思虽然在《手稿》中借用了费尔巴哈的术语,但只要严格遵循异化劳动的文本逻辑,准确把握异化劳动的理论内涵,就会发现,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关注点、出发点、核心精粹、理论结论、提出任务、遗留问题以及遗留问题的解决等,都不仅鲜明地呈现出与费尔巴哈的本质性差异,而且可以把《手稿》及其异化劳动理论看作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发源地。  相似文献   

8.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异化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思考之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中心,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日益贫困的生活状况,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异化形式,提出了人的本质异化思想。异化劳动理论中折射出的人本思想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重温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国民经济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劳动异化理论,从四个方面揭示出工人阶级的劳动异化。在此追溯了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来源,分析了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概念内涵和具体内容,并阐述了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蕴含之意,得出导致工人阶级劳动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存在方式,异化的克服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只有通过提高人的对象化劳动实践能力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除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现实要求。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看,异化劳动加剧了社会的不和谐,是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不和谐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现象,因此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防止和消除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马尔库塞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最为激进,其核心论点是重视马克思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贬抑其后期的《资本论》,并最终使反资本主义从马克思所规划的一项现实运动过程倒退为某种纯粹的乌托邦想象。马尔库塞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无疑严重曲解了马克思的本意,但他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持续反思却是马克思哲学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一种理论效应。在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研究相对沉寂的今天,就马尔库塞的解读作出必要的回应和辩驳,将有助于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一以贯之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认为异化既不是精神异化,也不是宗教异化,而是劳动异化。异化劳动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异化劳动表现为四重规定性;异化劳动起源于自发分工,是异化劳动导致了私有财产,而不是相反;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理论科学的揭示了人的本质,提出了人化自然的观点,从而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正确的解释了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全文发表以来,引起了世界理论界的广泛兴趣,特别是马克思在《手稿》中使用的异化范畴,成为各种观点争论不已的焦点,评论者大多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所谓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而我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并没有泛泛而谈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的异化现象,而是从经济异化入手发挥了确定的、具体的异化劳动理论,因此在评价《手稿》以及异化劳动理论时,应着重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进行闸释。 一 从马克思创立异化劳动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不难看出,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最初的一种经济理论。 那么,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详尽发挥的异化劳动理论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从马克思在《手稿》中叙述的顺序看,首先,马克思借助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尤其是斯密所达到的理论成果,具体分析了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三种收入,籍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基本阶级,即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特征。在分析了三个阶级的经济关系之后,马克思才用其异化劳动理论对以上的分析进行概括和总结。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没有给我们提供一把理解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根源的钥匙”。(《马恩全集》  相似文献   

14.
谭月明 《理论界》2013,(11):98-10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基本完成两个转变之后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的本质及其异化问题.他从当时的客观经济事实出发,以劳动为切入点,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的种种表现,并指出了实现人彻底解放和发展的根本道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的理论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如何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何更好地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和谐劳动观的思想发源。马克思和谐劳动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和谐劳动是一种"快乐体面的劳动"、和谐劳动是一种"公平正义的劳动"、和谐劳动是一种"自由创造的劳动"。马克思和谐劳动观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价值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劳动的批判是当代激进理论重新解读马克思的一个重要论题。从马尔库塞对消遣和表演的存在论理解,到鲍得里亚的象征交换理论,再到库尔茨对闲暇文化的激进赞美,都是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入手,进而把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变成对劳动本身的批判,最后走向一种彻底乌托邦式的反资本主义立场,以此来试图超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经典批判。这种对劳动的批判无疑是对马克思的一种误读,由此也反映了马克思学说在当代激进理论中所引发的深刻理论效应。  相似文献   

17.
列斐伏尔运用辩证法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自己独特的解释和阐发,认为异化无处不在,把马克思只应用于经济领域的异化理论扩大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他创造性地"误释"了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异化劳动理论,将这种生产劳动过程的经济异化批判改造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异化批判,进而泛化为日常生活、文化与国家异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自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以来,异化劳动使人丧失了劳动的快乐,劳动成为苦役。这种状况伴随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不仅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加剧。柔性管理所带给人的"自由"、"自我实现"对于消除异化劳动造成人自身的异化,使人拥有真正意义的人的生活,具有不可忽视和不可低估的价值。基于此,可以提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与柔性管理在人本主义基点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在早期马克思研究史上,人们对《巴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评价很低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它存在着无法解决的"aporia",甚至可看作是循环论证。其实,在《第一手稿》"异化劳动和私人所有"这一节的最后,马克思提出的应该是这样一个关于资本出生的历史理论:人的"对象化活动"("异化劳动Ⅰ")带来了"基于自我劳动基础上的私人所有"("私人所有Ⅰ"),这种私人所有又带来了"属于他人的异化劳动"("异化劳动Ⅱ"),而这种异化劳动最终生产出了"资本主义的私人所有"("私人所有Ⅱ")。因此,从形式上看,这根本就不是循环论证;从内容上看,这相当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资本的原始积累"理论。但是,要完成从异化劳动推出私人所有的逻辑证明,马克思还必须将解释框架从"孤立人"的主客关系转变到社会关系上来。马克思是在《第一手稿》的最后才意识到了这一转变的必要性,并在《穆勒评注》中通过对"交往异化"的研究成功地完成了这一转变,从而最终解决了异化劳动理论的"aporia"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晓龙 《南方论刊》2007,42(8):52-5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异化劳动这个重要的概念,并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可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却发生了异化,显露了它的消极方面。马克思深入分析了这种现象,并揭示了共产主义将是对异化劳动的积极的扬弃,从而使人向人的本质复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