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宗炳"澄怀味象"的美学意义、"澄怀味象"与审美发生机制、"澄怀"与"味象"的顺向关系、审美的主客关系4个方面探讨审美得以产生的条件。分析认为,美是主客体相互融合、共生的结果,真正的审美就是沉潜于对象中"主客合一"的先"澄怀"后"味象"的一个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2.
南朝画家宗炳的《画山水序》,其美学思想历来被认为是佛、道、玄融合的结果。从"观道"、"澄怀"、"味象"、"畅神"几个关键概念对其分析,认为宗炳的思想确实包含了佛、道、玄各家的思想,但具体文本应视乎其行文所持的立场来确定其倾向,在《画山水序》中,宗炳还是以玄学思想作为其根本。  相似文献   

3.
宗炳阐发的"含道暎物"与"澄怀味象"是两种感物方式.由这两种感物方式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一种好比哲理诗,一种就像抒情诗,虽然给人的视觉效果不一样,但是,在使人心性灵明上,达到了同样的效果."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的意义不仅为山水画家提供了一整套技法,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整套寻求艺术精神的方法."神思"是宗炳的二度感物的主要方式,不仅包含"无空间之间隔",而且也包含"无时间之限制",在绘画艺术的创作中作用非凡.  相似文献   

4.
“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思想具有多元性,衍生出了不同的绘画美学范畴。在“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视野下,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谢赫论述的“气韵生动”、宗炳主张的“澄怀味象”、陆机倡导的“情景交融”和宋代的“心物感应”都追求人与自然、心与物的和谐统一,体现着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价值追求和本质特点。“天人合一”视野下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生命性、创新性、深刻性和崇高性具有现代价值,这些美学智慧是现当代绘画美学传承与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书法审美的根源与实质的基础上对中国书法的文化支撑儒释道的审美进行了阐释与比较,提出了书法相对统一的审美观为自然与和谐。并对书法的审美实质、审美意识与方式、审美境界、审美言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指出书法的审美实质是"精神关照"、审美意识是"澄怀观道"和"澄怀味象",审美方式为"直观感悟"和"味无味"。中国书法的审美境界可分为感境界、知境界、识境界、智境界和慧境界;书法的审美言意是"得意忘言"。汲取古人的智慧采用赋、比、兴的诗性语言来对书法的审美进行阐释,则是书法审美观在书法意象审美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画山水序>是宗炳绘画美学思想的结晶,也是宗炳绘画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虽然从文章体裁上来看,它是一篇有关山水的画论,但从论述的内容来看,它则是一篇集绘画创作方法和绘画美学思想的重要文献.<画山水序>中涉及的美学命题非常宽泛,其中"澄怀"说的提出便触及到了审美活动和审美心理活动中的第一环节--审美心态的营造问题,而宗炳所讲的在绘画创作和绘画欣赏中的"澄怀"就是一种审美心境,是整个审美活动能得以开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乘佛教的般若空宗讲求"空"观万象,认为诸相"无常"、无"自性",即是"空"。当然,这种"空"不是说外物是真的虚无或是要求人们彻底离开现象界,而是启悟众生保持清净本心,无须执著于现象表层和人生诸名利得失,脱离时空的具体环境限制,超越原先固定的意义,从而达到对万物、诸相的真如体悟。深入地分析,这样的"空"观智慧也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意义。通过对"空"的细致解读和深入分析,结论认为:"空"体现了主客圆融、感性直观的审美特质;"空"彰显了真幻相即、有无相生的艺术与审美的辩证法;"空"蕴涵着虚境纳物、澄怀味象的审美体验论。  相似文献   

8.
用人的"滋味"文化发生经历了三个阶段,体现出时人的审美意识一是周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二是魏晋以降对"澄怀味象"的向往;三是南北朝时期对"唯务折衷"的崇尚.  相似文献   

9.
宗炳、王微在玄学背景下,提出了“山水以形媚道”、“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的艺术本源论和“澄怀观道”、“畅神”的艺术欣赏理论,为中国绘画思想体系确立了牢固的本体基础。他们的美学思想不能放在西方二元文化语境中理解,只有超越西方二元文化模式,以中国传统特有的本体与现象合一的生活本体理论为基础,才能对其作出正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山水画在中国倍受青睐与道家的思想有很大关系.它主要表现在画家与自然的亲近而产生的"天人合一";对自然而不雕琢的喜好;欣赏时的"澄怀味象"以及"气韵生动"境界之追求等四方面.山水画可以说很好地阐释了道家的审美思想精神.  相似文献   

11.
"象数"是易学中的两大构成要素之一。笔者考证了"象数"涵义的源流演变过程,归纳指出"象数"主要有两层涵义:"符号象数"和"事物象数"。分析了"象"与"数"之间的关系,考辨了两宋易学基于对哲学本体论意义的探讨,致使"象数"分化成"象本论"与"数本论"的内涵,认为"象""数"本为一体,显微无间。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期,人们身处社会巨变之中,这一时期的银幕表演呈现出澄怀味象的美学风格。澄怀味象作为道家美学的复归与再发展,指向自然而然之美,相较于强调道德比附的儒家美学,更追求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的自然显现。身处价值观驳杂多变的转型时期,城市青年向内关照心灵的言行与传统根脉相碰撞后,显现出任其自然、依其本性的青年角色塑造及表演范式,建构了青年一代虽游离于主流社会价值观之外,但如其所是、自由生存的情感模式与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3.
研究者普遍认为平和冲淡、闲适自然是周作人散文的风格,然而周作人自己却尤其看重散文的"苦涩"味。"苦"表现在思想内容上,"涩"则体现在语言表达上,"苦涩"结合而成为他20世纪30-40年代散文的一种独特风格,这与他的文学主张、个人气质及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另外,这种"苦涩"味也成为一种文学传统,对诸多作家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审美直觉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哲学中直觉含义的界定.基于此,本文对西方哲学史中几种有代表性的直觉思想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朗格艺术知觉论与二十世纪几种艺术直觉观的进一步分析,认为朗格艺术知觉不仅是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内容与形式、抽象与移情的统一,而且还是对它们的超越.相对于其他审美直觉观而言,这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艺术直觉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就是空灵、静穆、飘逸之美,概因华夏山水画艺术的精神境界惟有凭借饱含情感并诉诸直觉体验的禅宗形象体系,才能暗示、象征、启迪、感化接受者,使之真切体悟到意境形象所涵盖的、尚无直接表现出的“心随物游”、“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言外之意”,从而诱导世人去寻觅那蕴含有生命终极关怀意义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自由解放的精神妙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解释“象”的涵义,对“象”两个重要规定“立象以尽意”和“观物取象”分别进行阐释,分析其内在的美学涵义,并试图说明它们对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和艺术创作所产生的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进而来体现《易》象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及其丰富的美学涵义。  相似文献   

17.
王维和孟浩然二人生活于同一时期,同有严重的山水嗜好,同有乐山乐水的游历,最为相同的是他们的美学趣尚和艺术追求,但是二人风格表面相同而实质上迥异.从情感发生学的角度切入,比较二人在同样的"物使动力"下而由于受动之心的品格只是部分的相近,形成了"心"的受动方式的差异,即审美观照方式的差异,王维往往澄怀味象,孟浩然则多感发兴怨,因此一个静空神远,一个清逸古淡.  相似文献   

18.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 ,是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理想的集中概括。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所追求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意境的内涵、创造过程、结构特点都体现了意境的这一特征。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意境产生的哲学背景 ,庄子的“游心”思想则是其具体的精神来源。气韵生动的自然成为人类追求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意境创造的根本途径是“澄怀观道” ,在静默中观照活跃的生命 ,才能达到艺术上的最高灵境。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点 ,“虚”是空灵和韵味之所在 ,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情趣。综观中国古代文化 ,体现出一种整体的空灵动荡、深沉渺远的美学追求。意境不仅是艺术 ,也是人生的极境  相似文献   

19.
“直觉即表现”,是克罗齐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石。他由此推出直觉就是创造 ,就是美 ,就是艺术等一系列结论。尽管克罗齐对直觉的界定有诸多不足之处 ,但其直觉理论对西方现代美学思想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构图作为绘画形式语言之一,是掌控整个画面结构的核心要素:传达画家之思想、审美意识、情感表现,体现整幅作品的结构之"势"。立意是构图的前提,也是创作意图的体现和安排;取舍是构图的关键,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既涉及画面的形式语言,也涉及艺术家的审美倾向,关键是能借助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情感;造境是构图的目的,艺术家要借助一定的形式美规律,使情感客观化、具体化,赋予作品以"象外之象"、"境外之境"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