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依据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证明了现行热学教科书中未予证明的关系式:.所用方法简单明了,具有普通物理的特点,对热学课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热学实验是普通物理实验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实验里使用水银温度计、U型管压力计作为温度、压强测量仪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本文基于温度与压力传感器的原理与构造,着重讨论了它们在热学实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假如古代也有诺贝尔奖的话,中国古人谁最有可能获奖? 最可能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选: 墨翟 物理学一直是诺贝尔奖的重要奖项。中国古代的物理学成就斐然,在热学、力学、光学、声腔学、电磁学等领域,都有过重要的发现和发明。为全球人熟知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只是其中“小技”而已。  相似文献   

4.
И.Е.伊位多夫教授是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教授,曾指导过中国留学生.他编著的《普通物理习题集》荣获苏联“列宁勋章”和“劳动红旗勋章”。这本书已经由陶颐德翻译,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九江师专学报编辑部约我为这本书写一点评价,以供读者参考。首先,我觉得本书内容比较丰富,包括了力学,热学和分子物理学,电磁学,振动和  相似文献   

5.
潘战林  周茜 《金陵瞭望》2011,(18):76-76
南京市雨花台区天保驾校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紧扣“争当岗位示范.打造活力驾校”主题.以“强化管理.提升服务”为目标.组织开展“党员示范岗”系列争创活动.积极打造文明驾培“名片”.为驾校发展添活力。  相似文献   

6.
郑海 《金陵瞭望》2010,(23):52-53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六合区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结合中央及省市要求和六合实际.明确提出“党组织带动群团组织.党员带动群众.机关带动基层.上级带动下级.先进带动后进”的“五个带动”具体要求.全面落实以“学赶超”、“大走访”、“办实事”、“亮身份”为主要内容的“四大行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努力形成争先恐后、亮点纷呈的创先争优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7.
证明两绝热线不能相交是现行《热学》或《热力学》教本中,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个应用或推论的典型题目。但两绝热线是否一定不能相交?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对这些问题,在现行的教材中都没有加以论述或指出,这就使得绝大多数的初学者容易形成了“两绝热线一定不能相交”的观念。事实上,“两绝热线不能相交”并没有普遍意义,它只在一定的热力学系统中成立。下面对此给予讨论。  相似文献   

8.
施农局 《金陵瞭望》2006,(20):25-25
新农林局成立5年来.坚持“立党为公.事农为民”的服务宗旨.把“为农服务”贯穿于整个农林事业各项工作之中.通过打造“为农服务”这个服务品牌.提升农林局机关作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06,(1):I0004-I0004,1
近年来,雨花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平安雨花”创建工作,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加大投入,成效明显,2004年授省委、省政府j平为“社会治安室全区”。2005年.该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和谐雨花为目标,以推进科技创安为突破点,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区、街道两级财政共投入800余万元用于平安创建工作.健全完善“大防控”“大调解”“大稳定”工作机制,使“平安雨花”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金陵瞭望》2011,(25):89-90
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城市管理执法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姓“公”不姓“私”.只有把这种权力用到为民服务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任何人都不能把行政执法权作为为单位或个人谋取私利、捞取好处的工具。对此.我们必须有深刻认识。在执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执法为民.把廉洁执法、公正执法贯穿于城市管理的全过程.明确“为谁执法”、“怎样执法”.不断增强责任感.自觉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确保思想不错位.执法不越位.管理不缺位.严守工作纪律和廉政  相似文献   

11.
论闻一多文艺思想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一多在其早期受西方济慈等人的影响 ,认为“以美为艺术之核心” ,主张“纯艺术的艺术”并“纳诗于艺术之轨” ,坚持“做”诗并倡导诗歌的“三美”。然而随着那“不是混着好玩”岁月的流逝并亲身体验“生活的严重”后 ,他转而重视诗的社会价值并彻底摒弃了“唯美主义”的价值取向而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呼唤“时代的鼓手”。文艺观由“艺术为艺术”变为“艺术为人生” ,从誓做“艺术的忠臣”到成为“人民的忠臣” ,我们在其文艺思想的嬗变过程中 ,看到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约翰·济慈和先秦道家都在真、善、美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济慈把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当成艺术创作的动力和指归,在美的根基上探讨真,又在美的追求中感受善;道家审美观将"真"置于第一位,"美"和"善"均次之.在对"真"的理解中,济慈将存在于主观世界的想象扩展到"真"的范畴中.道家的"真"与济慈的"真"内涵也不完全相同,道家之"真"倾向于本然的存在状态,无关乎主观想象之"真"的问题.从文化渊源上看,济慈对真、善、美的阐释源于古希腊文化的大背景,道家思想中真、善、美三个审美范畴的内涵则建立在"无"这一哲学思想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从三个方面突破传统对"浮士德精神"的解读:一是"欲望升华说",浮士德奋斗的一生是从"肉体欲望"升华为"精神欲望"的过程,他始终坚持了两种"欲望"的融合,彰显了完整的"欲望精神";二是"基督精神升华说",《浮士德》思想本身超越了基督教神学传统的框架,由上帝的"他救"走向人类的"自救",现出人类对自我力量的认同与信心,彰显了内蕴着的"超越精神";三是"人性升华说",浮士德在追求人性"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凝聚了"自由精神"。最后,探析"浮士德精神"的意义所在,即"揭示了人类永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化史上 ,李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文”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礼论为核心 ,以平民价值为取向 ,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李觏以其对礼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学思想史上留下独特的思想轨迹 ,是两宋文化哲学开山大师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兴”在“意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力求正确地、历史地把握“意境”形成过程中所蕴含的丰厚诗学内涵。“兴”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情景交融、不尽之意、形象思维的特征以及佛教中“境”的介入,最终导致“意境”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语料的基础上,对英语中的第三人称单数代词“IT”和汉语的“它”在语篇中的指称功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1)“IT”与“它”都可回指,用法也基本相同;(2)在预指方面,“IT”在一些特定的句型中常用于预指,而“它”很少用于预指;(3)“IT”和“它”都用于泛指,但“它”指称的对象相对来说比较空泛,不如“IT”那么具体。另外,“IT”有时还可用来指称人,“它”则没有这种用法。  相似文献   

17.
与"学而时习之"所表达的"悦"体验相关联,<论语>文本中的"学"作为经典世界中的叙事,其实涉及多种不同的情感体验.文本中的"学"与"悦"、"学"与"恐"以及"学"与"忧"等三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共同呈现出"学"这一经典叙事在<论语>文本中更为丰富的情感景象.  相似文献   

18.
“申诉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民事审判实践,还可能严重威胁社会和谐稳定。梳理“申诉”在现行民事审判监督制度框架内的地位,明确“申诉难”在制度上的诱因在于“申请再审”渠道未能发挥应有作用。运用实务材料和信息分析“申请再审”渠道的症结所在,同时考虑再审程序的法律属性,立足于“法和社会”的双重视角提出切实可行的“再审之诉”制度方案。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江泽民则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评价标准的历史性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都强调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都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价值取向等。其发展性则主要体现在“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创作动力论是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层面,并自成系统。古代创作动力论的真正根源, 是作家的生命需求。“发愤著书”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说和“著文自娱”说是古代文学创作最重要的动力形式。这三种动力形式都与作家生命密切相关:“发愤著书”是作家生命压抑之宣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是作家生命本质之实现;“著文自娱”是作家生命节律之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