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西方经济学将价值与财富等同,导致其财富价值理论的庸俗性与表面性。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财富价值理论,科学地阐明了财富与价值关系,具有科学性、本质性:价值是商品中抽象劳动的凝结,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而财富由使用价值构成,表现为人与物或物与物的关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财富源泉除劳动外,还有其它要素;价值具有历史性,而财富是永恒的;财富的外延大于价值,作为财富的物品可以没价值,而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是财富。价值分配利于公平,财富分配长于效率。  相似文献   

2.
劳动价值论分歧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价值论百年争论源于两方面:抽象劳动、价值等概念的不可测度性;经典作家对劳动二重性原理只给出了界定,而未给出严密论证。上述问题导致了中国学术界关于商品价值源泉的重大分歧,也导致了劳动价值论与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抵牾。归复经济学的实证性和马克思价值源泉的"社会关系说",劳动创造的"价值"应定位在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两方面。在这一理论架构中,不仅价值创造与财富创造、财富分配正相关,而且理论与现实的抵牾也将得到消除。  相似文献   

3.
商品是而且只可能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是价格理论和分配理论的理论基础;具体劳动形式的多样性和价值源泉的唯一性,这是准确把握和正确发展劳动价值理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应当承认价值源泉与财富源泉的一致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财富论和价值论是相通和衔接的,前者涉及人如何与其他要素相结合以生产出财富,后者涉及财富如何满足人的需要。价值是财富(或商品)与人的需求的关系,在需求既定条件下,财富(或商品)的源泉与其价值的源泉必然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和自然资源等多要素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5.
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深化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要在弄清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使用价值财富与价值财富、劳动物化过程与物化劳动、高科技劳动与劳动生产力等四个关系的基础上来认识。先进的高新科技本身并不会 ,也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能创造新价值的唯一源泉仍然是人的活劳动 ;只有能使新产品价值量大幅度降低的科学技术 ,才是真正的高新科技。  相似文献   

6.
自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以来,劳动价值理论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通过对价值概念的重新厘清,指出商品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与价值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指出了传统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在缺陷,认为劳动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外部性影响也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为了解决价值的来源问题,本文认为劳动、劳动结合物、外部性影响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并从理论以及实践两方面阐明了外部性影响也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古典经济学著名代表亚当·斯密提出的“斯密教条”,即把商品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并认为这三种收入构成商品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对斯密教条的批评是正确的,而不是“失误”或“挫折”。那些以斯密教条为理论基础,论证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是有失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劳动价值理论研究是现实赋予的重要课题。为了从理论上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我们必须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区别开 ,把社会财富生产与价值财富生产区别开 ,把价值源泉同生产要素重要区别开 ,把价值创造同收入分配区别开 ,把决定价值的依据同生产要素分配依据区别开。只有这样 ,才能为推动和充实劳动价值理论提供研究框架 ,寻找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和理论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古典经济学著名代表亚当·斯密提出的“斯密教条”,即把商品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并认为这三种收入构成商品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对斯密教条的批评是正确的,而不是“失误”或“挫折”。那些以斯密教条为理论基础,论证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是有失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劳动价值论认为 ,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社会的劳动生产过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使劳动者的素质全面提高 ,从而使形成价值的劳动发生巨大变化 ,并且使活劳动的作用也发生根本改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社会总劳动时间不断增大 ,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社会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能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价值财富的创造能力相应提高。在现代社会中 ,科学技术也是商品价值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影响, 其实不仅仅在于“直接经济损失”, 其归根结底造成的是“国民财富损失”。按照曾经提出的“基于国民财富视角的灾害经济成本分析框架”, 对1998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国民财富损失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除了物质资本损失以外, 自然资本损失和人力资本损失同样不可小觑;(2)自然资本中耕地损失占了绝对比重;(3)即便仅仅依据劳动力对产出和经济增长的贡献来推算, 人力资本价值损失已经占到了整个国民财富损失的1/3左右;(4)从自然灾害国民财富损失的构成情况来看, 大部分时候物质财富损失都是主要的, 人力资本损失次之。因此, 我们认为应当以“模糊”的“正确”去取代“精确”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历代经济学家致力于解释的一个问题。学术界一般认为,该问题的经典解释起源于斯密和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按照这一思维线索,首先回顾亚当.斯密(Adam Smith)关于劳动分工的论述,然后介绍卡尔.马克思(Kari Marx)对劳动分工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最后在综述和比较的基础上作简要的评论,旨在通过重新解读斯密和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作为首部西方经济学的中译本,《富国策》向中国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生产、交换、分配等理论以及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西方主要经济流派和思想。它的翻译刊行,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印秀杰 《东方论坛》2003,(3):111-115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它创造性地指出了劳动是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的源泉。然而 ,在新的经济条件下 ,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在形态上已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科技劳动已成为第一生产劳动 ,经营管理成为重要的劳动形态 ,精神生产和服务业劳动也日益重要。这些新的劳动形态越来越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正确认识劳动形态的变化 ,适时调整劳动政策 ,使新的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得到事实上的承认、保护和激励 ,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也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是指原始实物交换条件下的交换比例的决定法则 ,它必然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商品价格决定和变动规律相抵触。亚当·斯密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个矛盾 ,但没有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李嘉图同样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但却坚持劳动价值论的普遍适用性 ,结果留下了被论敌攻击的口实。李嘉图的追随者企图用诡辩、曲解和不适当地扩大劳动概念的办法反驳论敌 ,结果完全糟蹋了原本还有一定科学性的劳动价值论 ,也使李嘉图学派归于解体。这段历史生动地表明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尊重实践并依据实践来修正同实践相悖的理论才能坚持和发展真理  相似文献   

16.
对现代性进行理论探讨是现代西方思想运动的基本主题之一。亚当.斯密确立的劳动价值论,既从经济学层面对现代性的合法性进行了辩护,又从"历史深处"凸显了现代性的界限。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批判,把现代性视为自我否定、自我扬弃的过程,从而在经济学语境中完成了对"现代性"的实践批判和超越。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价值?价值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无论是劳动价值还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只是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界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第三种观点认为,价值是人类天生赋予的、意识决定的,意志与理念决定价值的存在与否。马克思通过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和批判,建立了比较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价值。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时代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新的内容和意义,而在当前发展中继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价值概念是判断和分析一切价值理论的基础,不同价值理论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主观或客观上对价值概念的理解偏差造成的。从价值概念产生和演化的历史过程入手,通过逻辑和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出:价值是决定商品交换关系的核心的本质的因素,劳动价值理论是唯一符合价值定义要求的价值理论。进一步通过区分价值和财富的关系指出:在商品经济社会,分配首先是指物质财富的分配。继而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不同要素对于财富生产的贡献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合理的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