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亚模式是一种现实存在,是东亚地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共同特质,它在东亚经济的起飞和发展中起了导向作用。但理论界对东亚模式有不同的评价,我们认为应该从理论和现实的比较中分析东亚模式的本质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东亚是当今世界最具有发展活力与巨大潜力的地区。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上的现代东亚民族精神的重振 ;东亚现代民族精神在东亚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渗透 ;东亚奇迹的出现证明儒家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兼容、再生、转化和同化能力 ,传统与现代之间是完全可以兼容、共生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起飞,基于特殊国情和文化背景,必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新模式,既不同于先发性与内源性突出的西方模式,也不同于后发性与外源性突出的东亚周边模式。本文通过“西方模式──东亚周边模式──中国特色模式”的现代化比较研究,概括总结出中国现代化经济起飞之道的四大总体特征和十个具体特点。中国之命运在于创新,在于融会东西方的综合创新,在于现代化起飞之道的理论创新与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4.
中国儒学,源远流长,早在秦末汉初就传入朝鲜(韩国),随后又在日本等东亚国家广泛传播,形成了其各具民族特色的儒学,先后演变成为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占据传统文化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成为东亚的主流思想之一.人们习惯上把中国、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称之为"儒教文化圈".随着亚洲国家特别是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儒学与东亚现代化的关系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考察和探讨儒学在东亚的传播及影响,深入了解东亚国家儒学的发展及其特点,对于科学认知和评价儒学在东亚历史上、特别是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21世纪儒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全面省察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因素 ,以澄清当前在东亚经济发展研究中对文化作用的混乱认识。首先作者在理论上从分析社会发展的三个层次入手 ,认为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是现代社会制度的建立 ,而文化伦理道德的因素对于经济的发展并无直接的阻碍或推动作用 ,它更多地是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决策活动提供背景和活动场所 ,只起到间接的影响。本文并结合东亚经济起飞以及 1997年以来的东亚金融和经济危机情况进行了新的分析。最后 ,作者提出了东亚经济成功与失败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卷首语本期开篇,是王东教授有关世界现代化模式研究的文章。王文宏观古今中外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历时性上把现代化概括为近代工业化的经济起飞和现代社会化的经济起飞两种类型;从共时性上,抽象出西方、东亚周边和中国三类现代化模式;指出中国模式,本质上就是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对东亚国家(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变革进行研究。由于在现代化进程中东亚国家(地区)比较重视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功能侧重于经济领域,故着重研究了东亚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其特征、成因、积极功能、消极影响、转变方向以及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池田大作认为东亚和平是东亚国家繁荣、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也是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他提出:东亚和平的思想基础是人性革命,经济基础是东亚经济一体化,历史基础是文化的相似性,国际条件是建立亚洲的国际组织,对话、交流和教育则是东亚和平的重要实现方式。池田大作东亚和平理论是亚洲和平思想发展过程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东方文化的明显特点,是东方文明对世界和平思想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东亚政治经济学”主要是指东亚“儒文化”国家和地区在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相当同构性的一套外事哲学、价值标准、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伦理道德,以及相应的宪法原则、政治典章、权力法统、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构成了东亚经济现代化系统模式的理念体系。其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科学理性的确立、坚定的现代化领导集团及其领导下的强大且具卓越公共行政能力的政府、被市场经济激活进而得以转化和更新的传统儒家文化,是构成这一系统模式、这一理念体系的三大要件。正是这三大要件的相互激荡、融合和良性互动促成了今世人瞩目的“东亚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10.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信息库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张国庆:《“东亚经济奇迹”的系统分析——关于“东亚政治经济学”的阐释》指出“东亚经济奇迹”开创了“东亚模式”,同时开创了东、西方“两型现代化”并存的新时代。“东亚经济奇迹”是“东亚政治经济学”的实践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