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官释明权已成为现代民事诉讼法中不可或缺的制度之一.法官通过释明权的行使,对于促进法官与当事人的沟通,维护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民事释明权制度还存在一些缺陷,远远不能适应改革的要求.因此,应对我国的释明权制度进行完善,使民事诉讼制度的结构更趋于合理.完善我国有关的法官释明权,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能动司法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司法能动主义的源头在美国,与其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实践紧密联系。在中国,能动司法是由决策者自上而下、回应社会需求而提出的,并贯彻到各级法院的司法实践活动中。从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能动司法的概括或解释是多元化的。在我国司法大改革的背景下,法官发挥司法能动性有利于填补法律缺陷、提高司法效率、实现司法公正和树立积极主动、司法为民的基本理念。但是,也必须正视法官能动司法的两面性,可以通过完善立法、构建司法能动制度和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来规制法官能动司法的实施,以保障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3.
WTO的基本法律原则有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禁止数量限制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关税减让原则、透明度原则、协商解决争端原则。 WTO法律原则要求成员国司法公正 ,而司法公正的核心是法官独立 ,它包括法官的地位独立、法官终身制、法官的错案追究与免责制度、法官选拔、法官待遇以及法官独立的前提条件法院独立等。纠正了人们的认识误区 ,为应对中国加入 WTO,对中国的司法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实现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证司法公正。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在一个国家中,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重要的一道关卡。要实现司法公正,必须改革司法体制,增强"有法必依"意识,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作为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影响法官行为的因素,法官人格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司法公正在个案中实现与否和实现的程度.法官人格在变迁和重整中产生的缺陷同法官守护正义的职业要求相去甚远.高素质的法官应当具备促进正义实现的精神和品质,以法律人、道德人和经济人为基本框架构建法官理想的人格图式和灵魂寓所已成为现代司法乃至建设法治社会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法律特征可概括为法治、公正、稳定和权威。司法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定位应当是实现民主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是实现社会真正和谐以及司法公正的必然选择;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体制条件;较高的司法人员综合素质和合理的司法机关内部审判机制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础条件。以公正促和谐,既要以先进理念引领司法实践、以程序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更要以实体裁判公正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传统中国的和谐社会观与无讼观是建立在片面追求和谐而把公正置于其次的基础之上,它只能形成短暂的表面的社会和谐。只有建立在公正基础上的和谐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公正的司法是解决社会冲突的一个制度化出口,也是维持社会和谐的安全器。中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谋求司法独立,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8.
新闻媒介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党的执政方针在新时期的体现。新闻媒介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体,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充当着政治变革的推动者、社会关系的协调者、司法公正的监督者和先进文化的倡导者等多重角色,应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 ,而司法公正能否实现 ,法官制度的完善与否是关键的一个环节。本文针对我国现行法官制度的状况和存在问题 ,提出了对法官制度改革的一些观点。即 :制定统一的更加严格的各级法官任职资格标准 ,消除法官管理的地方化、行政化现象 ,推行法官的职业化改革等。  相似文献   

10.
法官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实践中为了实现司法公正,片面地加重了法官的司法责任,导致了很多弊端,反而不利于司法公正。当前盛行的"错案追究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在理论和实践中,应当明确法官司法责任主客观两方面的构成要件,并确保依照法定的主体、范围、程序以及责任形态追究法官的司法责任,同时要保障法官依法享有职务行为豁免权,不因其无过失与轻微过失导致的"错案"而被错误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1.
尽管司法不公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现实中的司法不公大多是因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而形成的 ,因此规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对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来实现司法公正是法院体制改革的一条路径 ,而完善证据制度 ,特别是严格限制法官的调查取证的范围、程序以及制定认证规则是规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法官文化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公正的本质在于“诉讼正义”。这种正义的获得与支配法官意志的“法官文化”是不可分的。本文探讨了理性层面的法官文化的三个方面:角色意识知识构成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而合理的法官文化——这是确保司法公正所必须的——一些纲要性设想。  相似文献   

13.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树立司法权威.而司法权威的树立与法官队伍的职业素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司法伦理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关键因素.司法伦理是指与司法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并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司法伦理作为司法文化的主线和核心,对司法活动的性质和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法院只有高度重视法官的司法伦理教育,着力加强法官的伦理信念和伦理自律,才能有效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水平,进而提高司法水平,实现司法公正,培育和建设一支优秀的职业化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法官与律师之间的不良关系给司法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民国司法部和司法行政部制定法规禁令,在法官与律师之间构建了一道“隔离带”,即对法官与律师在社会交往和职业流动方面做出限制和约束.这一举措包含着制止司法腐败、力图实现司法公正的用意,但由于受政治环境、经济状况的影响,加之法规禁令缺乏可操作性,这种隔离的办法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5.
论法官的良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官是法治的核心要素,法律必须依靠法官来公正有效地适用。而在法官要素中,法官良知又是其灵魂,法官良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司法过程的结果,决定有无司法公正。文章着重就法官良知的内涵及保持法官良知的内外部诸条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传媒自由、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自由、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司法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关键和核心,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司法公正,以实现司法有效解决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司法公正不会天然形成,它需要一系列条件,传媒自由对于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7.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途径,也是维系社会协调与和谐发展的保障。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则必须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是维护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底线。和谐社会的司法公正既包括实体公正也包括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相对道德而言,制度对人行为的影响更大。从根本上讲,司法公正是司法制度的输出。不同的司法制度有不同的输出,程序正义的司法制度输出司法公正,缺乏程序正义的司法制度输出司法不公正。正当司法程序从三方面增进司法公正:直接输出司法公正,通过养成法官的司法良知增加司法公正的输出,扼制司法良知的误用与滥用。以此观之,实现司法公正的治本之策在于以正当程序为导向进行司法制度改革,而不在于对法官进行道德说教。  相似文献   

19.
司法权的行使体现为个体法官的具体司法活动,司法公正与否最终得以法官的具体司法行为来判定,本文指出了在完善司法公正的制度保障从外部约束法官行为的同时,加强法官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0.
法官资源配置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司法效率和司法公正。由于基层法院处于实现司法公正的首要环节,并且承担着最为繁重的审判任务,因此,为了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应当从优配置基层法院的法官资源。针对我国基层法院法官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优等问题,应当尽快加以解决。一是要重新配置基层法院内部的法官资源;二是要将上级法院的优质法官资源向基层法院倾斜;三是实行基层法院之间法官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