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社会矛盾的预防和化解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新时期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人民内部的冲突,全面辩证地理解水库移民社会冲突有助于冲突的减生与化解。本研究从社会冲突的概念切入,以W市F村的SX水库自谋职业移民与政府的冲突为例,全面阐释水库移民社会冲突的双重功能,正功能包括促进移民社会健康发展,暴露移民问题、"安全阀"功能等;反功能则是造成资源浪费,破坏社会秩序,伤害移民社会心理、负面示范效应等。在水库移民的实践工作中,应区别对待水库移民社会冲突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2.
城市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昭通渔洞水库水源保护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了水源地生态补偿主、客体,生态补偿相关方补偿标准的定量研究,探讨了建立渔洞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提出完善该库区生态补偿的对策与建议,对于解决库区经济发展和水环境生态保护的矛盾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人口环境容量是库区移民安置的基础,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的核心是按照土地等资源对人口的承载力来适量安置移民。三峡库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土地及其后备资源短缺,农村移民环境容量有限,影响库区移民的就近消化。环境移民是人口外迁的一种基本形式,起源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活贫困等物质性原因。直接映示出移民与环境、资源、生产资料的对比关系和移民对客体的渴望水平。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大规模建设与工农业生产在向21世纪迈进的时候,面临着“需求量不断增长,可供量有限,农业后劲不足”的严峻挑战,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土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库区跨越鄂中低山峡谷及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北屏大巴山脉,南依川鄂高原。属于长江流域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自90年代初三峡建设以来,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库区形成“粮林  相似文献   

5.
一、粮棉生产面临的任务、挑战和问题1人口—资源—粮棉生产发展的矛盾。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许多长期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挑战,如人口持续膨胀、粮食需求迅速扩张、农业资源日益紧张、环境生态日趋恶化等。其中,由资源与人口矛盾派生的食物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在严格...  相似文献   

6.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是人类经济史的基本矛盾,人类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经验就是推进市场化。因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导致“稀缺”出现;资源稀缺便要求产权界定,私有产权的界定是交换出现的根本原因;私有制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高度便导致人类经济生活的市场化。市场化是人类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而私有权的确立则是市场化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口可持续发展面临不同的矛盾。经过20多年的人口控制,山东省人口出生水平正处在低生育率阶段,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基本得到控制。目前,山东省人口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主要包括:在低生育率水平下仍然继续增长的庞大人总量与人均资源量下降的矛盾,劳动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本贫乏的矛盾,低发展型老龄化与高社会成本的矛盾,就业人口结构型过剩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矛盾。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水库移民贫困威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 尤其是介入性贫困 , 它是诱发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导 火索 。 文章系统梳理了水库移民贫困成因及反贫困策略的相关研究 , 认为水库移民生计遭到破坏 、 贫困移民的文化贫困和观念落后 、“ 以失定补 ” 补偿方式的局限 、 水库移民存在权利贫困等是水库 移民贫困的主要成因 , 政府部门 、 水库移民社区 、 水库移民自身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的有效配合可以 缓解水库移民贫困 。 但既有研究对如何精准化扶持贫困移民研究较少 , 鲜见将水库移民社区发展 与扶贫结合起来 、 水库移民社区社会关系网络对精准识别移民贫困户以及水库移民社区发展对减 贫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 未来研究应更多地探讨水库移民社区发展 、 水库移民自身能力发展 、 非营利 性组织等其他社会资源对水库移民减贫的作用 , 特别是探讨政府部门如何解决已安置的水库移民 的贫困问题 、 如何完善水库移民补偿与征地政策以及如何实现在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时就能够解决 贫困问题 , 使 “ 介入性贫困 ” 不发生或尽量减少 。  相似文献   

9.
人口结构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生态环境变迁与人类自身发展相互作用的历史产物,研究掌握人口结构变动趋势,对于进行人口预测,制订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人口结构各因素中,包括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这两大因素的人口自然结构,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生物基础.人口问题是由于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快速变化,造成人口与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人口性别结构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0.
特殊使命     
1953年春天,为了绿化太行,治理黄河、海河水患,晋东南行署分配我到屯留县河道流域林业工作站,搞河滩造林绿化。翌年4月的一天,政府办公室姜秘书通知我到屯绛水库接受任务。我当天赶到水库工地,指挥部领导都去了工地,我又赶到库区,路上碰到冯主任告我说:县委书记、水库总指挥张兴汉同志在施工区等你。我跑步到库区,见到张书记。他说:现在水库施工任务急,汛期快到了,水利部、省水利厅许多专家提出库区要进行地质考察,水库组织民工200人,每10个人分包一个打井任务,人工打井速度太慢,地质资料没保证,大坝施工无法进…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盛行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于西方 ,但是 ,作为一种思想在中国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社会从采集和狩猎的生产方式向农耕和畜牧转化的先秦时期 ,人类第一次遇到了人口、资源和生产、消费的矛盾冲突 ,因此 ,产生了保护生物资源以便持续利用的思想 ,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相协调、与生产相适应的思想 ,以及生财和节用并重的生产和消费思想 ,虽然还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 ,但它可以说是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2.
赵良  丁伟  丁雨恒 《中南论坛》2009,4(3):124-126
本文从赤壁市陆水湖水库水体污染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陆水湖水库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上游工业污染超标,生活卫生垃圾增加;二是库区两岸无序开发,自然遭受损坏;三是水库库区牵涉面广,管理体制条块不顺。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全流域实际出发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办法,有利于陆水湖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开发本地资源 搞好生产自救韦启仕1大化瑶族自治县是1988年底才成立的一个年轻的自治县。该县的县情大体可以概括为:水库淹没区、大石山区、特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人畜饮水难、交通难、库区移民安置难,缺资金、缺粮,幅员辽阔、人多地少、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世界人口迅猛增长所引发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三者之间的矛盾,维持资源与人口的平衡、协调与环境的关系,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十分珍惜和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从而使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古代中国的政教冲突主要指政权与宗教组织间的冲突.引发政教冲突的表层要素除了常见的政教间、宗教间的矛盾以外,统治者的个性因素不容忽视.引发政教冲突的深层要素源自政教各方对社会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的争夺.合理分配有限的社会资源,是引导社会走向和谐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这种不协调的人地矛盾在新农村建设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固始县作为新农村建设大军中的一员,其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而突显。因此,在研究固始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人口、资源与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找到固始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传统、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三重因素的矛盾和冲突是信息时代中国现代化难题的深层根源,而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之间的矛盾只不过是这一深层根源在不同层面上的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设计水库路基时,应根据水库的运行特点,考虑库水浸泡、渗透、水位升降、渡浪侵袭、水流冲刷、库岸坍塌、水库淤积和地下水壅升引起的湿陷等影响。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造成库区路基病害的原因,从填土造地、渗透稳定、滑坡治理、塌岸防护等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出发,探讨了库区新建路基和改造路基的形式及构造。研究了路基本体和地基的渗流计算分析与控制方法,详细阐述了各种路基断面形式、防渗设施布置形式以及路基填料等在不同水位差条件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东平湖水库库区移民城镇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平湖水库是国务院确立的调蓄黄河洪水的战略储备性水库,承担着分蓄黄河、确保济南市、津浦铁路、胜利油田以及下游黄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本文认为水库的功能定位是制约库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库区移民的城镇化建设,应选择异地城镇化的道路,库区未来的农业应采取适度规模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0.
宪法人口制度是在人口活动领域中所应遵循的最高规范体系,它可以分为外在宪法人口制度和内在宪法人口制度:外在宪法人口制度主要表现在宪法文本中,由与人口活动的相应条款构成;内在宪法人口制度则主要是由人们在日常人口活动中自觉遵守的习惯、习俗和伦理道德构成。外在宪法人1:7制度变迁的过程,就是一个与内在宪法人口制度由冲突达致契合的过程。通过对内外宪法人口制度的探析,追究两者冲突与契合之处,以期消弭冲突、达致契合之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