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死水>是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读<死水>,只有纠当时人不重其思想内涵之偏(<死水>是一首愤激的爱国诗);也纠闻先生辩解自己"没有技巧"之偏(<死水>贯彻了诗人"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诗歌主张),才能真正领会<死水>的审美价值.在借鉴西方诗歌绘画理论的同时,闻先生又提倡恢复"对旧文学信仰"及中国古典诗画意境之传统,因而在重新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绩及局限(全盘西化而导致传统文化断裂的今天,闻先生的主张更见其卓越之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真全面地总结了二十年来<金瓶梅>作者考证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金瓶梅>作者考证的重要线索、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并主张在中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中倡导一下"汉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1939-1940宪政运动时期的中共宪政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9-1940年宪政运动时期,为了争取人民的抗日民主权利,中共提出了关于宪政问题的重要主张.中共既反对国民党的<五五宪草>,又反对走西方的宪政道路.根据中国国情,中共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主张.中共的主张继承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又摒弃了其中的消极思想,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道路.  相似文献   

4.
论<绝妙好词>对词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密编纂的<绝妙好词>一书,对前辈词论家沈义父的词学观有所酌取,又因与张炎论词主张相通,故为张炎之<词源>以及传张炎词法的陆行直<词旨>所取材.这部词选对清代词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所昭示的"南宋体"词;对词选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开宗立派.自<绝妙好词>后,一种新的选词型态--选派词选确立,即通过选词确立宗派阵营.  相似文献   

5.
张惠言是清代常州词派的开创者,他以传统儒家之"忠爱悱恻、不淫不伤之旨"为其词学理论基础;以<风>、<骚>的文学精神为其创作典范"感士不遇"而又"主文谲谏",寻春惜春,以立意为本,咏物抒情,重比兴寄托.主张崇比兴,区正变,知尊体.张惠言的<茗柯词>基本上体现了他这一词论要旨.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学本土化的进程中,<江村经济>实现了研究视野、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的三重飞跃.无论是在认识论、价值论上,还是在方法论上,<江村经济>的意义都是多重的,学术界要发掘其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应当确立本土化的研究视野.但是,作为中国人类学不成熟时代的产物,<江村经济>在时间、空间和文化层次的分析上以及提出的改造乡村社会的主张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义利关系是备受思想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处理义利关系的不同主张在<国语>、<左传>已现端倪.在漫长的处理义利关系的实践和思考中,形成了义之至上、利之优先及义利相和三种处理义利关系的不同模式.任何一种模式都程度不同的为现代人处理义利关系提供了相关智慧.  相似文献   

8.
"五四”期间,郭沫若一度倾心泛神论,他那以泛神论为思想内核的诗作<女神>,表现出浓烈的反叛传统的色彩,有力地配合了五四新文化运动.郭沫若的泛神论哲学一方面致力于正本清源,直探中国儒家文化的本质,赞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另一方面主张吸收西方科学文化,表现为融合中西的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明代吴江造园专家计成在仪征建寤园,并在扈冶堂写下世界最早的一部造园专著<园冶>.此书全面总结造园经验,主张师法自然,并通过造园者的审美取向予以创新,创造出为广大游客乐于游赏的人化自然.  相似文献   

10.
陈旉〈农书〉成书于江南农业开发日盛之时,是继<齐民要术>之后又一部农业技术与经营管理并重的古农书,蕴藏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在经营管理中坚持"因宜”的指导思想,主张营田规模需与财力相称,田地要规划利用,重视经济作物生产,提倡计划消费.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但毛泽东又推让总书记感到迷惑。其实,毛泽东推让总书记是他在当时复杂局势下审时度势的明智选择: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支持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党内高层存在着复杂的权力格局,当时毛泽东的卓越才能展示受限、毛泽东政治路线的正确性也还没有成为全党的共识,另外当时中央委员会的组成情况及国内抗日的大局也使毛泽东格外慎重。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阐明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主张的一致性,阐明了三民主义有新旧之分,阐明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不同,要求国民党统治集团真正实行三民主义,批评和批判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对三民主义的背弃和背叛.回顾这一问题的历史,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六全大会是国民党在大陆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国民党六全大会的选举进行政治分析能发现国民党政治的衰微.这种政治衰微具体表现在六全大会与会代表名额分配是CC系、三青团等派系争斗与蒋介石直接干涉的结果.六全大会与会代表选举过程中存在着公开的不民主、舞弊和贿赂.六全大会与会代表的产生和六届中央执监委的选举过程中存在着鲜明的派系斗争和选举操纵.  相似文献   

14.
国共两党最初政治纲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共两党最初的政治纲领是两党政治纲领演变的基础 ,对此后 30多年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民党最初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曾一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使其纲领在后来的演变中逐渐失去了进步性 ,也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从而导致国民党失去了在大陆的统治。中国共产党最初提出的政治纲领虽然脱离中国实际 ,但由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 ,使它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 ,逐步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纲领 ,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通过对国共两党最初政治纲领的比较 ,总结国共两党最初政纲的异同点 ,探讨两党纲领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37年爆发的卢沟桥事变,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总觉醒,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在事变发生后不久,便使国共两党由原来的对立、停战走向携手合作,酝酿已久的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抗战开始到武汉保卫战期间,国共两党共赴国难,合作抗日,关系比较密切。两党虽在政见上有所不同,而且矛盾很大,但终究没有破坏统一战线,各自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维护国家、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做出了巨大贡献,共同谱写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光辉篇章。认真研究这一时期国共关系的发展过程及特点,特别是在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国共关系出现的特殊局面,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于实现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依据中国的国情和党情,正确阐明党的思想路线、最高纲领和阶段性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在农民群众占多数的国度进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其基本的和首要的工程。只有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并加以娴熟的运用,才能正确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战略和策略问题,党才能担负起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这一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六祖坛经》中的副词共5类81个,其中时间副词9种36个,范围副词5种16个,程度副词2种4个,语气副词4种13个,情状方式副词9种12个。其使用特点有三:一是体现出了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三个不同的时间层次;二是单音节副词占优势;三是合成副词有双音组合副词和附加式复合副词两大类,并以双音组合副词成词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而桂西百色地区就是“歌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山歌而言,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可谓是多姿多彩。新时期的桂西人民弘扬民族传统,再创民族艺术的辉煌。他们歌颂党,歌颂新生活、新事物、新观念,山歌呈现出与旧社会绝然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党与人大在国家中地位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关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党政关系之所以难分难解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党部分地承担起本应由人大来履行的职责,所以说党政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党与人大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党与人大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党政不分”的弊端。然而,正确处理党与人大的关系却是一个复杂且难度很大的问题。对党与人大在国家中地位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部分近年在全国获奖的党员教育电视专题片和电视纪录片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电视专题片相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异同特征,首先论述党员教育电视专题片作为电视专题片所具有的一般属性:真实性和艺术性;其次举例论证党员教育电视专题片不同于其它电视专题片的特殊属性;思想灌输性、典型针对性,总结出党员教育电视专题片自身的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