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具有不确定时滞的特性,通过在节点中设置缓冲区的方法将随机时滞转化为确定性时滞,从而将网络控制系统从随机系统转化为确定性时滞系统;针对这类时滞系统利用预测函数控制算法设计了控制器,以实现基于模型匹配和多步预测的思想来改善控制性能。通过仿真和基于DCS的模拟系统实验,结果均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存在的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参数摄动等问题。研究基于自抗扰技术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为简化设计采用线性化的自抗扰控制算法,并对算法中的参数调整给出经验性的选取原则。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够提高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小稳态误差,无超调量,且抗干扰性和鲁棒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针对交流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因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波动等因素而使性能变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模糊推理系统作为交流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调节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具有自适应神经网络的模糊推理系统控制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不仅动态和稳态性能都得到提高,而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CMOS图像传感器热电制冷系统的工作性能,解决CMOS图像传感器工作时由于积热导致的暗电流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辨识的CMOS图像传感器热电制冷系统滑模控制方法。分析了CMOS图像传感器热电制冷系统的传热机理,进而建立了CMOS图像传感器热电制冷系统在工作点附近的控制模型。针对辨识出的模型在不同工作点参数变化较大的问题,设计了对CMOS图像传感器热电制冷系统参数变化不敏感的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利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PID控制算法,滑模控制方法的动态响应和稳态精度均更优。最后,在实际的CMOS图像传感器热电制冷控制系统中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室温20℃的条件下,输入不同的温度指令滑模控制算法的稳态误差均小于PID控制算法,为±0. 1℃,满足CMOS图像传感器热电制冷控制系统的温控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利用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编写的一个四层电梯的控制系统,利用MCGS组态软件制作人机对话界面,检验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践证明,PLC可编程控制器和MCGS组态软件结合有利于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Boost型功率变换器的常规控制算法存在系统带宽较窄、动态响应缓慢等问题,基于电容电荷平衡原理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采用线性/非线性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当Boost变换器工作在稳态时采用传统的电压模式控制算法,而当负载电流发生跃变时,则采用非线性控制算法,通过电容电荷平衡控制计算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切换时间,从而保证Boost变换器获得最佳的动态性能。对自制的样机进行仿真验证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明显改善Boost型DC/DC变换器的超调量、调节时间等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工业平缝机伺服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和磁场定向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 DSP芯片MC56F8255的伺服控制系统。对系统整体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设计了驱动电路、信号检测电路等,完成了M/T 测速法、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等软件开发。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伺服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稳态精度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利用被动腕关节的曲面柔顺研抛工具系统的结构原理,阐述了利用弹性适应体与直线步进电机的系统力控制方案,通过将力/位混合空间解耦,在独立的力空间对法向力进行主动控制。建立了力控制系统模型。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实时整定,利用Simulink对控制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使用LabVIEW编制了控制系统软件,并结合一种自由曲面形状工件进行了法向力控制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系统动态特性良好,对法向力的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三容水箱是较为典型的非线性时延对象,常规PID控制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本文结合非线性模型线性化方法、PID控制结构及基于T-S模型的模糊控制技术,提出了基于T-S模型三容水箱的模糊PID控制策略.这种策略根据液位变化,通过适用度加权产生PID控制参数,可实现参数的平稳过渡,有利于改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在液位控制中的应用;在控制算法中提出了自调整学习速率和学习初期的分层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热水箱模拟乳制品巴氏杀菌容器,研究热水箱水温的开环响应特性,建立了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对该模型进行PID控制算法仿真研究,得到了PID控制参数的基本范围.在仿真研究所得参数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有监督Hebb学习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算法对热水箱水温进行控制,将其精确保持在目标温度,并且使其在有扰动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该改进方法用于巴氏杀菌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可以确保乳制品的品质,并且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2.
印刷生产企业的资源管理和生产流程管理基于ERP系统,但缺乏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采用智能演化思想,运用先进的算法模型、MATLAB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及MATLAB相关工具箱的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建立数据挖掘的手段和分析的模型,进行数据的演化和全局性直接搜索,在企业数据分析的宏观层面和特定领域探索其良好的应用,获得了较好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加湿器人工操作频繁、欠缺智能化的缺点,设计了一种以SHT21温湿度传感器为核心的智能加湿系 统。系统由湿度采集、中央控制、显示输出和加湿控制4个部分组成,利用89C51单片机对SHT21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系统依据处理后的数据对加湿过程进行控制,同时把数据反馈给显示装置进行可视化输出。测试结果表明,加湿器系统 能及时、准确的测量环境温湿度数据,并根据系统预设值,控制加湿器正常工作,实现加湿器智能湿度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的膜式水冷壁制造工艺要求多达20台焊接电源同时工作,当外网原因使车间供电电压波动的时候,焊接电源群同时进行调整。群焊接电源的冲击性载荷对电网进行反激,导致电网的更大波动。文章引入优先级的概念,将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应用到焊接电源群的优先级控制上,设计了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网络,并利用MATLAB平台进行整个焊接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优先级群控策略,各焊机调整能力加强,调整时间缩短,动态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智能算法如自适应控制与模糊控制等的智能控制算法,该算法基于目标输入关系网络, 借鉴强化学习的思想,采用输出试探与评价进行学习,是一种模型无关的控制算法,该算法可以与随机优化算法结合,通 过实验,验证了其在控制过程中有效性,并通过与遗传算法结合,验证了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该智能算法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技术的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的 设计方案。Web数据库采用ASP技术实现,远程智能终端采用单片机系统实现,用户可以通过 浏览器实现对现场设备状态的监控。该设计方案在实现铁路供水监控系统中取得了成功,通 过控制网和Internet 的结合,实现了集控制、管理、信息、网络于一体的企业综合自动 化。  相似文献   

17.
B423针梳机及所配的自调匀整装置均为纯机械式装置,控制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产品精度及效率低。针对这些缺点,文章提出了基于PLC和触摸屏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以PLC为核心,对传感器采集的针梳机实时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及传输,控制整机的运行状态。同时与触摸屏进行通讯,将整机运行数据以动态图的形式显示,并接受触摸屏给定的工艺参数来控制执行元件,实现了操作人员与针梳机的人机对话功能。通过在B423型针梳机上的调试,本系统操作简单,智能化程度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及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禽蛋孵化过程中的控制问题,研制了一种以8051单片机为核心新的孵化控制系统,采用不同控制方法,对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进行控制,并用间接模糊解耦方法对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三者进行解耦,着重阐述了软件设计思想,并给出了控制算法。系统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动态响应好,控制精度高,并易于各种孵化曲线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如何控制采购领域风险水平是衡量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指标,创建具有全面性、层次性、动态性的采购领域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对于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性、主动性、前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风险控制的概念化模型作为切入点,构建了采购领域风险控制评价体系。在咨询20名关心和熟悉采购领域风险控制专家的基础之上,对指标体系各层次目标进行评分。确立了最终的组合权重系数,以此确定风险控制优化工作的重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对具有未知或变化动力学特性的两连杆柔性机器人的轨迹跟踪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Lagrange-Euler 方程建立了柔性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鉴于柔性机器人的高度非线性和复杂性,用智能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控制,其中在系统的反馈控制回路上设计了模糊逻辑控制器,在前馈回路上设计了动态回归神经网络控制器。在三组不同阶跃输入条件下,对模糊逻辑及智能控制器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证明该方案可使系统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