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西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朝着“精准化”方向不断提质增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越发突出。同时,我国西部高校在培养区域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稳定区域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表现出一些显著特点,面临着一些特殊情况,使得西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以打造“精准化”网络思政为目的,通过分析新时代多元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及西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从优化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实施“精准化”策略、采用“电子信息+”手段、提高思政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加强网络话语权等方面入手,对提升西部高校的自身可持续发展、地区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和全面发展的质量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外语教育迫切需要战略转型。新文科建设宣言的提出,对新时代外语类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回应国家关切,对接社会需求,应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在变局中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整合信息技术,持续深化外语类专业内涵建设。文章以某高校日语一流专业建设为案例,探讨日语人才培育模式创新和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即打造新文科"日语与中文互鉴"的专业融合模式,发展弹性教学和主动学习,推动教育模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声乐课程是音乐学、舞蹈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中外优秀声乐作品,树立良好的声音审美意识、培养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呈现出重要的德育功能,能够较好地将课程中蕴含的价值范式和文化基因提炼出来并转化为具体有效的教学载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学生做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本文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尝试将有温度的思政元素融入声乐教学全过程,探究教学改革新路径,注重思想性、专业性和艺术性的培养,力求让声乐课堂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4.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也更加关注对于学生思想认知的正向引导,特别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中,要将引导学生的自我理想与民族发展结合在一起,主动承担相应的时代责任,早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系统介绍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结合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大学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详细分析提升高校思政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德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存在,现代德育在其发展历程中陷入困境.因而,超越困境、构建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优化学校道德教育、构建新社会的和谐的德育观是现代德育走出困境的可行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充分挖掘艺术学科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贯穿至艺术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并在全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不同的媒介予以呈现,最终实现高效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化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从而达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培养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邬红丽 《民族学刊》2020,11(3):115-122, 147-148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教育部明确提出“停学不停课”的要求,这为线上思政教学提供了机遇和可能。大数据、5G时代的复杂社会性背景下,民族高校思政教学面临着教学内容复杂性与教学效果高要求之间存在张力的内在挑战,面临着教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手段运用之间存在落差的挑战,应有效探寻思政课远程线上教学创新,构建适应疫情后民族高校思政教学创新需求的教学模式,并阐明基于SPOC的思政远程线上教学模式的设计基础、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及程序和评价。在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为民族高校教师当前在疫情环境下弥补思政教育缺位提供一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校墙面文化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传播手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践养成的有效平台,能有效地补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但是,近年来,随着新的传播媒介的盛行,高校的墙面文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应该充分挖掘高校墙面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潜在作用,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影视欣赏》课程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合力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观。文章分析了《英语影视欣赏》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着重从课程思政下《英语影视欣赏》课程的具体实施入手,提升英语教师的立德树人能力,深度挖掘和转化《英语影视欣赏》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思政,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环境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下,人们为能够更好地探究事物客观的发展规律,对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便捷,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要顺应社会及时代的进步,在高效思政教育体系当中不断融入大数据时代的一系列特征,使高校思政教育体系能够与大数据潮流完全融合在一起,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新的途径,从而为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独特的力量。本论文针对大数据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一定的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始终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在不断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也经过了数次的改革与创新,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日渐加深,而对高校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通性进行的探究,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二者的有效结合,不仅可以缓和过于僵硬的思政教育,还可克服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弥补其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功利性与技能化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观念。因此,对高校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通性进行的探究,具备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构建和谐统一的教育局面的基础,也是协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现,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创新浪潮涌动,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高校德育工作能否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直接关系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从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入手,结合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阐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以达到高校德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程是提升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渠道,而民族文化的融入,是坚定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这一教学方式,能够让我国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也能够让思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引领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旨在探究高校思政课程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其教学内容,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为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提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我国现代社会文明法治基石之一,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社会大众的生活、精神面貌,在高等人才培养中思政教育环节对其进行有效的资源开发,选择合适方法提炼传统优秀文化为思政教育所用,是有效促进高等人才成人成才的途径之一。要首先认识文化内涵及可开发思政教育资源,立足这一角度总结既往利用度不足、融入缺乏有效契机的问题,之后通过融入教育体系、营造良好氛围、纳入校园文化等措施,让传统优秀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防教育与高校德育不可分割,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共同作用于教育对象大学生。本文以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视角的创新为主题,分析了高校国防教育德育的功能内容,对其创新视角的选取问题,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易传》是先秦诸子时代德育理论的经典之作,同时也为当代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随着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道德教育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高校道德教育如何摆脱困境是教育界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而《易传》德育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传承将为此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心理特点、发展历史,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课程思政视角下加强高校音乐公修课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大学生寻找民族情感依托,有助于增强民族音乐文化认同感,有助于树立民族音乐文化自信心。高校音乐公修课的开展过程中,对于课程思政元素、高校音乐公修课及民族音乐文化等方面的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应改进音乐公修课教师的教学理念,优化专业艺术技能与课程思政元素的结合方式,提升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能力,拓宽传承与创新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一些地方农村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发展,走出家乡务工、创业,但受工作不稳定和居住、教育、照料等客观条件限制,一些未成年子女将交由他人监护照料,致使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对于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留守儿童德育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探究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源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为此,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家庭的主体责任作用、社会的支持作用,让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得到解决,更好地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隐性综合素养课程,对培养和增强高校学生的审美意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分析文献、实地访谈和调查问卷结合等方式,分析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以“课程思政”理念为理论基础,探索其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及研究为出发点,提出高校音乐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性对策和方法,对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推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琦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3):114-116
民族高校德育的人性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桥梁。德育要体现“人是主体”的思想必须使德育教学方法从灌输走向对话,实现从书本回归现实生活是德育人性化的根基,促进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德育的终极目标,尊重差异,关注民族文化是民族高校德育有效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