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应用概况与安全性争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程、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及中国转基因物研究与应用概况。概括了转基因作物安全性争论的焦点 :主要涉及环境影响及生态效益、食品安全性以及转基因作物的政治和安全性三个方面。比较了美国与欧盟管理制度 ,介绍了中国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转基因技术日益大规模地应用于农业,人们针对转基因食品和作物的安全性争论日趋激烈。其主要表现在: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健康带来隐患,是否对生态环境和遗传多样性产生影响等方面。通过对转基因农作物培育的利与弊的分析,有利于我国的农产品能够以健康的方式迅速发展,迎接世界范围的产业竞争。  相似文献   

3.
由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不确定,整个世界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受到全社会的伦理审视和极度重视,各国制定极为严格的监管政策对转基因食品的研发、生产、流通与国际贸易等环节进行规制和管理.通过对国际上和中国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对比认识,提出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有助于国家制定既能保障食品安全,同时又能促进转基因技术创新发展的安全管理制度,为中国转基因技术的突破及转基因产品的商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业转基因技术日益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规制立法与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多方管理情况下联动机制的缺位、社会公众参与权和知情权的失落、转基因生物损害救济制度的缺失、转基因废物处置制度的立法空白等,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立法实践,应采取相应的法律制度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生物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从转基因食品问世至今已经有15个年头,随着转基因食品商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由此引起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转基因生物体和转基因食品的一些国际惯例,各国针对本国国情制定出相关的生物安全法律体系,以确保对转基因食品管理的安全有效。对欧盟、日本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和法律规范进行了介绍,并对中国目前转基因食品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法律规范的建议:首先要健全转基因食品检测和评估体系,其次要加快中国的《生物安全法》以及相应的转基因标识管理法规的制定,第三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转基因食品管理法规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立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涉及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两方面,对其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有效的法律制度以最大限度发挥转基因食品优势,减少转基因食品带给人类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本文介绍了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法律规范制度,并分析我国现行的转基因生物安全制度,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法律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制订专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法规、制订统一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标准以及建立转基因食品专利权制度等立法建议,以期从法律层面促进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0年,国内爆发了因转基因主粮商业化问题而引起的争论事件。从各参与争论主体的利益出发,分析了争论的原因、争论的实质及争论影响。提出引发转基因主粮商业化争论的几个主要原因:为了维持原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道德标准等方面的传统;争论双方价值观和利益倾向存在分歧;人们对转基因作物或食品食用安全和生态安全潜在风险的担心;媒体对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的新闻炒作等。指出争论的实质是争论主体各方关于利益、权力、资源等的一种博弈过程;争论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新知识、改变价值观、完善监管制度、促进技术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同时社会上针对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争论也很激烈。从技术民主化层面分析,需要保护科学家探索的自由与广大民众的民主监督权利的兼顾;从管理层面分析,应发挥有效的政府监管政策,建立不同观点沟通和对话的机制和平台;从教育层面分析,应加强大众科学普及,并应对技术的新特点所来的伦理建设新挑战;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分析,应将更长远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建立在术的工具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综合考虑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作物的风险与伦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作物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技术背景。转基因作物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成果,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潜在风险,其潜在风险体现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这两个方面。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进行科学的伦理评价是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需要,其伦理原则包括福利原则、实质等同原则、遗传稳定性原则和知情选择原则等。   相似文献   

10.
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志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强制性指标;另一类是非强制性指标。“QS”标志是反映食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标志。具有“QS”标志的食品是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核,检测合格,取得市场准入证的产品。目前已有米、面、油、酱油、醋、乳制品、饮料、罐头、方便面等15类食品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和生产许可证制度。QS”标志是国家强制性标志。转基因生物标志。“转基因生物”是指农业基因植物。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有争论,有些人担心其可能对人体产生某些毒理作用或过敏反应,以及可能对遗传产生影响。目前,国家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伦理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6年个别转基因作物在美国规模化商业种植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连续14年保持迅速和稳定增长。同时,围绕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否应该产业化、是否应该标识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从伦理学的道义论和后果论来看,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可以得到部分的伦理辩护,即转基因作物可以产业化。因此,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伦理学研究应该由实质伦理转向程序伦理,建立一种合理的程序伦理,对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进行科学与有效决策,并规范管理,使其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技术的公众认知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正逐步进入公众视野,也成为了近年来社会关注和争论的热点之一。在科技层面上,公众对转基因的认知及态度会对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社会层面上,公众的认知态度也是很多社会问题的导引。本文阐述了公众对于转基因认知态度的现状,并分析认知态度背后的原因,探究当下可能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转基因食品争论的公众风险认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转基因食品争论是否会对公众风险认知产生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根源,利用我国6个城市较大规模的随机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认知主要集中在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上,转基因争论对公众的风险认知差异存在显著的影响;公众的受教育程度、对转基因食品争论、对转基因食品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影响其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风险认知;而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缺乏沟通的程度、转基因食品本身的不确定性、食品问题的敏感性仅显著影响其健康方面的风险认知。据此,提出了从加大对转基因食品的宣传力度、搭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交流平台以及建立转基因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我国农业面临着众多的严峻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我国的科学家提出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其内容概括为“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而近年来兴起的转基因技术将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实现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转基因作物自1996年开始在全球大规模地商品化种植以来,已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转基因抗虫棉花已经在我国大面积种植,2008年我国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380万公顷,占我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66%。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对于我国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此外,在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的同时,还应制定严格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规则和制度,在让转基因作物的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避免其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看似理论依据充分,实际上,这些理论依据都只是对市面上转基因食品存在的合理性进行的事后证成。这些理论依据掩盖了转基因食品问题的争论焦点,因为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争论的根本焦点并不在于转基因食品的标识问题,而在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能否食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前,公权力机关的干预应该秉持精于研究、慎于应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围绕转基因技术的争论分为支持派、质疑派和中立派。导致转基因技术出现争论的根源,主要在于转基因技术自身的缺陷、对转基因技术社会风险的担忧、转基因技术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以及技术风险的社会放大效应四个方面。发展转基因技术应立足于对转基因技术的理性认识,重视技术风险的评估机制建设,并注重从伦理、技术和制度等多个方面来规避其潜在风险。只有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的性质、意义以及采取有效规避风险的措施,才能促进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物安全及其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义的生物安全应包括人类健康、农业和环境生物(生物多样性)安全三个方面,而狭义的生物安全则主要包括转基因生物安全和生物入侵引起的生物安全两个方面。文章分别从转基因生物技术和外来生物入侵两个方面探讨了生物安全问题,并就两者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及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及检测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目前采用的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和检测方法已在国际上达成广泛的共识,能够为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提供有力的科学保障。就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以及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包括标记基因的安全)和检测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人们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认识和转基因作物的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相关的评价方法和检测技术尚需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以适应未来更多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 ,转基因作物可能对人体健康、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安全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引起了各国的关注。为此 ,欧盟、日本等国家开始对转基因作物实行强制性的标识制度。但由于标识制度在客观上起到了限制国际贸易的效果 ,因此也在各国间引发了一些争论。在此情况下 ,中国开始实行的标识制度也在中美转基因贸易问题上引起了争执。作者认为 ,如果中美无法通过协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那它极有可能成为中美贸易间的“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标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6年转基因作物/食品商业化种植以来,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连续14年保持快速和稳定增长。同时,围绕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否应该商业化、是否应该标识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是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问题。社会评价标准是进行转基因食品评价的重要依据,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产量和质量相统一的标准、效率与公正相统一的标准、利益和责任相统一的标准。三个标准共同构筑了转基因食品社会评价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