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人力资本是经过投资而形成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教育投资与其它物质资本投资一样是为了获得预期的收益,然而我国农村教育投资却悖于这一原理。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国家财政投资总量分配失衡及教育资源城乡分配失衡的情况下,农村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本通过升学和劳动力转移等非农化形式大量流向城市或发达地区,由于人力资本具有依附性,农村教育投资也随着农村人力资本流失而流失,形成了农村教育投资收益“错位效应”,并且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这种效应会进一步拉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尤其是城乡长期的收入差距,从而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状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城市化是指近现代之前的城市化现象.相对于现代城市化,中国早期城市化有三个突出特点,即经济活动的非集聚性、社会活动的内聚性和城乡关系的非对称性.在江南地区,早期城市化实际上包括两个既互相联系又彼此独立的发展进程围绕城市展开的一般城市化和围绕市镇展开的农村城市化;在发展形态上,表现为依次演进的三种基本形式汉唐时期的内聚型城市化、宋代的城乡互动型城市化和明清时期的市镇主导型城市化.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早期城市化的独特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聚焦于价值链国际分工背景下的研发知识外溢,重点探讨了本土吸收能力不同方面表现对我国制造业部门研发知识外溢的调节作用。分析表明,本土市场规模扩大,产权制度环境和人力资本条件的不断改善,都表现出对研发知识外溢的正向调节作用;而由于非本地根植性,制造业集聚水平提升反而表现为不利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乡二元经济差异,尤其是城乡投融资性质和结构的差异,不但削弱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导致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即紧缩性货币政策比扩张性货币政策相对有效.从货币政策有效性来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城市经济的刺激作用大于对农村经济的刺激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刺激作用大于对城市经济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5.
内生增长要素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乡收入产生于城乡部门不同的生产函数。其突出特征是,人力资本要素在城乡经济中的重要差别,而人力资本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城乡家庭生育率的不同选择。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区的高生育率和低人力资本积累率所导致的低水平均衡,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重要原因;而城市部门已进入低生育率、高人力资本存量和积累率所推动的持续增长阶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策的主要着眼点,应是促进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率提高和生育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初期,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越快,越易引发尖锐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于是,政府提出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针.有关人力资本积累的研究,总是与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相关联.事实上,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公平三者之间是一个关联整体,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社会公平产生的影响正是通过教育投资收益规律进而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这一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结构从初级向高级的优化过程可以有效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并且存在长期效应,同时2003年以后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2)高校扩招极大地丰富了高级人力资本,加速了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3)人力资本结构从初级向高级的优化,推动了农村农业部门人口转至城市非农业部门,继而通过促进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在通往共同富裕之路上,需要着重推动教育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需要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形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现状及其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现状及其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经济实力弱,投资收益滞后,接受教育、享受医疗保健的机会不均等,使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绝对值虽然逐年提高,但增长幅度较小,这影响农村人力资本含量的提高,制约其就业能力的增强.因此,必须在制度安排与政策取向层面上进行创新,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含量,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危机降低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但损失分布存在城乡非对称性特征,农民所受冲击更为强烈。以中国为例,实证分析亚洲金融危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农民工失业或回滞至农村就业,工资收入减少;随着负面影响蔓延至农村地区,农户经营性收入增速随即下降;农民工返乡中断城镇化进程,也使其难以分享工业化的收益。除了以上因素,再考虑到农户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减少、人力资本毁损和社会安全网的脆弱性,相对城镇居民,亚洲金融危机对农民的冲击更为强烈,成为扩大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差异产生的政策原因,即城市倾向的国家财政教育投资政策和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而引致城乡教育投资差异和地区之间的教育投资差异。由于这些差异形成了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城乡差距,东中西差距,农村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而农村人口非农化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差距,使得农业人力资本存量在所有的职业中最低。文章根据这些差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偏向的发展政策强化了原本就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乡村人口流动带走了乡村大量的优质资源。该文利用1996—2011年数据,构建城乡收入差距、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差异、城乡人力资本差异和人口流动的协整方程,得出: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最大,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城乡差异,而人口流动也扩大了城乡差距。因此,要构建引导城市资本、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政策,以缩小日益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理论认为基础设施作为一种资本投资,既可以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又可以通过其溢出效应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利用C-D生产函数对湖北省1996-2010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1996-2010年间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106,一般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704,农村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0.296;虽然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不及一般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但是对于湖北农村经济总量函数有着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政府应集中资本发展具有前后向关联较大、短期投资回报较快的直接生产部门;但同时也应维持基础设施部门一定的投资规模,为直接生产部门和湖北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给予物质保障和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对2004—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分析表明,中央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部署力度总体上不断加大,政策内容框架逐渐系统化,形成自上而下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农村内部培育与外部人才引进相结合的基本脉络,关键政策调整包括加强乡村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深入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支持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加快建立乡村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未来政策要重点着力于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加快实现城乡教育事业融合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完善乡村创业创新支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引进长效机制、优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保障工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积累不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这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非均衡所造成的,制度非均衡除了造成了人力资本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种种问题外,还因其外部性导致了私人投资的不足与城乡差别。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从制度上入手,进行制度变革和创新,建立一种新的均衡。  相似文献   

15.
乡村社区资本是人们在乡村生产生活过程中长期积累,并可被持续利用以促进乡村发展的价值。新时期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坚持 “资本为本”的理念,实现乡村社区资本的全面活化。“人”是乡村社区资本活化的基础和主体。乡村社区资本活化的目的在于实现资本的持续增值,促进乡村社区资本系统内生动力勃发,从而推进我国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城乡充分协调发展。畅通城乡“资本对流”的渠道、发挥规划“资本引导”的功能以及强调产业“本固邦宁”的基础分别是乡村社区资本活化的关键、重点和命脉。其基本方法包括内嵌融入式和外溢输出式活化;其实践路径则有深入调查研究、摸清资本家底,注重功能作用、做好资本识别,找准资本痛点、激发资本活性,突破机制障碍、实现资本对流等。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城乡协调发展的多重矛盾与破解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人力资本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人力资本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却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制约,破解这些制约因素成为当前农村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针对目前农村人力资本状况,归纳总结了促进人力资本城乡协调发展所面临的多重矛盾,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7.
乡村社区资本是人们在乡村生产生活过程中长期积累,并可被持续利用以促进乡村发展的价值。新时期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坚持 “资本为本”的理念,实现乡村社区资本的全面活化。“人”是乡村社区资本活化的基础和主体。乡村社区资本活化的目的在于实现资本的持续增值,促进乡村社区资本系统内生动力勃发,从而推进我国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城乡充分协调发展。畅通城乡“资本对流”的渠道、发挥规划“资本引导”的功能以及强调产业“本固邦宁”的基础分别是乡村社区资本活化的关键、重点和命脉。其基本方法包括内嵌融入式和外溢输出式活化;其实践路径则有深入调查研究、摸清资本家底,注重功能作用、做好资本识别,找准资本痛点、激发资本活性,突破机制障碍、实现资本对流等。  相似文献   

18.
陕西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及开发思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西省城乡人力资本现状进行实证分析,论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提出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应主要归因于人力资本在城乡间存量差异和配置不平衡,继而从人力资本循环流动角度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现有经验研究的文献对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2种相反的结论,其主要原因在于忽略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利用1997-2008年我国省级农村经济增长数据和完全修正普通最小二乘法的面板协整估计,研究了农村基础设施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农村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也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表明政府在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的同时,还应协调相邻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以充分发挥农村基础设施的最大经济效益,推动当地及相邻地区的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