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国债作为一种国家信用行为,其发行规模的适度性会引发国债的规模风险、市场风险和使用风险,衡量国债风险的指标包括政府财政的应债能力和国民经济的应债能力.为评价国债风险对政府财政能力和国民经济的影响,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分别使用公共部门偿债能力法和新古典偿债能力法对中国现阶段国债赤字率、债务率及其可持续性进行测算、分析,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持有巨额美国国债的问题已经成为中美政治经济关系中的核心议题之一.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美贸易差额扩大、美国国债相对收益率提高、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等经济因素以及中美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都产生影响.基于2001-2009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支持了上述结论.其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美贸易差额以及美国国债相对收益率这三个经济因素对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的正向影响机制均成立,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以及中美双边政治关系的恶化将导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的缩小.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决策具备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国债发行规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恢复了国债的发行。从我国国债发行的基本状况看,1994年、1998年以来,我国国债规模迅速扩大。从国际上衡量国债规模的各项基本指标来分析,我国国债的规模接近国际警戒线。从长期看,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应适度发展,保持与GDP同步增长;从近期看,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还要考虑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做到优化国债结构与调整国债规模相结合,使储蓄有效的转化为投资。  相似文献   

4.
一、对中国国债规模现状的分析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规模逐渐增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从与国债规模关系密切的诸因素的角度,如:国内生产总值、居民储蓄存款、财政收入和支出、国债期限结构及国债利率来分析国债规模,是正确认识国债规...  相似文献   

5.
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确定了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然后对国债发行规 模及主要影响变量进行单位根ADF和PP检验与协整关系Johansen检验,建立了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长期均衡方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ECM),此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国债发行规模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国债发行规模短期变动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表明 ,该模型具有很强的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底中国实施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持续攀升,财政风险开始显现。今后我国国债政策的取向应是:继续确保国债为保增长、调结构等发挥重要作用,坚持国债市场化发展大方向不动摇。同时,要吸取欧债危机的教训,把控制赤字和国债规模目标纳入中长期财政发展规划;优化国债结构,减轻债务负担;有效管理和控制隐性债务及或有债务;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监控机制,实现国债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国债规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债是国家筹集资金缓解财政压力 ,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然而 ,国债规模适度与否将会对经济产生不同的作用。我国国债规模的确定 ,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 ,同时借鉴国际上通用的量化指标 ,以防规模过大 ,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债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中悄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交易市场——国债回购市场。但是我国的国债回购市场显然还没有进入轨道,规模过小、分割现象严重,这些问题都严重地阻碍了国债回购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了促进国债市场体系的健康发展,应建立统一的国债回购市场,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促进国债市场的基准利率的形成,完善回购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最近二年,我国的国债市场有了较大规模的扩大,它的筹资与调控功能都得到增强。本文力图从分类国债市场的角度出发,对筹资性与调控性国债市场建立的依据、作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国债,是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吸收社会购买力,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加强对宏观经济进行财政金融调控的政策工具。本文在阐明新中国国债沿革的同时,重点论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债发行的规模与特征,分析论述了新时期的国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与局限性,并对影响国债发行规模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组合期限下国债负债率模型,提出了临界状态下不同组合期限的国债负债率经过4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稳态,通过调整组合期限,可以调整国债负债率,从而调节国债负担,并从中国国债的现状分析,提出增加长期国债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国债的总需求效应因发行国债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1981 ~1993年的减税国债对总需求的扩张作用要大于1994 ~1999 年的增支国债。当前, 中国国债政策的运用可适当考虑减税国债。  相似文献   

13.
目前 ,尽管我国有关法规只允许中央政府举债 ,即国债 ,但事实上各级地方政府不管是来自正规渠道 ,还是非正规渠道 ,普遍存在大量债务。地方政府公债是国家公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债权是各级政府应有的财权 ,我国建立地方公债制度已有可行性。设计地方公债制度 ,包括地方公债监管制度 ,地方公债发行和偿还制度 ,地方债款投资项目和风险防范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债发行规模应适度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阐述国债发行对于我国经济所产生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运用国际通用的各项指标对现阶段我国的国债规模是否适合国民经济现状进行了数量分析,提出了我国的国债规模在近期应该适当控制的观点。最后,对国债收入减少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增发国债对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并在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过多依靠增发国债刺激经济增长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鉴于 2 0 0 2年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变化有诸多的不确定性 ,国内通缩和就业压力增大等客观情况 ,建议 2 0 0 2年国债规模不宜扩大 ,并切实调整国债投资资金的使用方向 ,提高国债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继承法》对如何进行遗产债务的清偿没有作出详细规定,司法实践中出现很多纠纷。为了保护遗产债权人的利益,立法上有必要对遗产债务清偿作出详细的规定。笔者认为,遗产债务的范围应包括继承费用、被继承人生前所欠债务、遗产酌给债务、遗赠债务等,遗产债务的清偿顺序应当是继承费用、被继承人生前所欠的债务、遗产酌给债务、遗赠债务等。  相似文献   

17.
内债演变为外债,又以外债为担保发行内债,这种内外债的相互演变是近代中国公债的一大特征。内外债的起因是战争耗费和战争赔款。列强的侵略、掠夺和破坏造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严重危机,导致历届政府的财政困难达到极点,出现巨额的财政赤字,不得不仰内外债的发行来弥补。而弥补财政赤字的内外债掩盖了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导致了债务上的恶性循环。内外债的相互演变就是这种恶性循环中的一环。  相似文献   

18.
收费公路政策的实施,加快了我国公路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收费公路面临着巨额偿债压力。针对上述情况,对收费公路存在的债务风险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企业债务融资治理效率的高低与债务结构存在密切关系,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中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结构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债务融资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的特征,负债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治理作用。应拓展企业的债务融资渠道,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化改造,建立有效的偿债保障机制,以提高债务融资的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