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结合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从资源减量投入、污染减排、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相关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但其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金融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指出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主张以市场化、产业化等为原则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金融创新、商业性金融创新,进而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信贷融资体系,更好的发挥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3.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税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理论依据出发,分析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作用,借鉴国外税收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深度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在湖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阐述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涵义,分析湖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针对湖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湖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经济健康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强调市场的作用,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民法理念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其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赢利模式的建构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撑,人格平等、私权神圣、意思自治分别为循环经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各自的推动作用。同时,循环经济的发展和民法理念的发展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民法理念的演进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
首先从资源循环利用、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面和清洁生产等方面分析了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剖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江西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循环经济发展态势进行评价是为了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情况、实现程度和实施效果,是为指导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决策依据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和完善,能够为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科学依据,并帮助政府部门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全面、准确地了解循环型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采取可行、有效的调控措施,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以莆田市(区域)为研究单元,通过调查与访谈,分析了莆田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并从产业链构建角度,重点探讨了莆田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提出了措施:(1)依托现有相关行业,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链;(2)以某产业(如电力)为龙头,构建循环产业链;(3)依托现有的海水养殖及加工工业,构建海洋资源型循环产业链,以期为莆田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河南省的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领导,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从长远来看是难以为继的。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形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根据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对1999—2008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的制定不仅是量化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评判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借鉴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循环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了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中国经济面临的发展问题、发展任务和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当代经济实践的客观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逻辑的必然。首先分析不同于低收入阶段的发展问题,由此演绎出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与发展任务;然后,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分别讨论现存的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存在的问题,推演国内国际循环的发展方向。国内循环主要涉及深度改革,国际循环主要涉及高水平开放,这是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的改革和开放。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全球发展环境下,作为新发展战略和新发展格局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其实就是新时代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的双循环。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环境污染严重,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制约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必由之路。而政策体系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障。我国目前现行的政策体系对发展循环经济有诸多的不足与缺失,因此,如何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就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对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配套政策及现有的政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经济过程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为主要指标,把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循环经济起步阶段;废弃物排放量逐步减少———循环经济发展阶段;废弃物零排放———循环经济成熟阶段。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在不同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的分析与介绍,分别概括出三个阶段的各自特征以及政府循环经济政策的演变进程;通过对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论证了政府循环经济政策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通过对循环经济生态系统三个操作层次的研究,提出了中国政府应该采取的循环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评判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是规范和引导地区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合理赋权,并计算2005-2011年间福建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得分及各分系统的得分,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加快福建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铀矿山循环经济发展是铀矿开采的必然选择,铀矿山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是检验和预测循环经济发展状态的判断依据。基于突变理论的改进的突变评价方法,构建了铀矿山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我国核工业某矿冶局所属的5个铀矿山作了铀矿山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这对于铀矿企业处理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循环农业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大力推进循环农业经济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中之重。而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构建与完善必须依赖于完备的法律体系的规范和保障。作者对促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立法意义、立法目的、技术支撑和推广模式、发展体制和法制环境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为制定我国《循环农业经济促进法》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讨论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实施思路及实现途径.提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灵宝市电业局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践行“四个关爱”,让全体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应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了科学评价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这里依据《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5~2020)所提出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目标值,分别从经济发展、资源减量投入、循环利用、污染减量排放等四个方面,评价了1986~2003年间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江苏省循环经济综合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1986~1990年发展较缓慢,1991~1996年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有一定波动性,1997~2003年则有明显的进步且增长稳定。资源投入和循环利用的发展趋势增长速度较快,且趋于一致;污染减排和经济发展的速度略低于前两者。此外,研究还进行了预测评价,如果江苏省延续1986~2003年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则所提出的2020年发展目标要到2022年才能实现。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江苏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的管理、运行体制;以点带面,建立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产业体系;加强循环经济核心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