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诗学思想这个角度去考察,宋代诗学的主流是江西诗派的诗学思想.因江西诗派的首领黄庭坚等人对诗歌的观点与理学家接近,为理学家所接受,而当时理学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故得相辅而行;不少江西诗派的主要成员同时又是理学家,其创作实践也渗透着理学观.以此观照,江西诗派的精神内核无疑应该就是宋明理学.  相似文献   

2.
"江西诗派"是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始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文人结社和佛教(主要是禅宗)分派是"江西诗派"缘起的两个重要因素。诗派以"江西"命名,此"江西"二字揭示了宋代江南西路文化对诗歌流派的深刻影响。"江西诗派"的产生促使了诗禅合流,而江西诗人群体以"诗社"为集中活动形式,对诗学进行研讨,又促进了诗之体用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严羽论杜甫     
在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宋代严羽《沧浪诗话》是继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之后,比较能够自成理论体系的一部论诗专著,影响深远,后世对它的认识和评价,分歧很大,争讼不息。其中,严羽是怎样认识和评价杜甫及其诗歌?这是一个重要关键,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正确理解《沧浪诗话》的理论本质,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大多学者认为宋代的江西诗派是指活动在江西的一大批诗人所组成的诗歌流派.即,受黄庭坚影响的若干诗人,自然形成一个群体,由于领袖和许多成员是江西人,故被称为"江西诗派".其实,江西诗派中的"江西"并非指地名,而是以地名指代人名,实指黄庭坚.因此,江西诗派是指以黄庭坚为宗主的一个诗歌流派.  相似文献   

5.
严羽,字仪卿,一字丹丘,自号沧浪逋客。他的生卒年月,史籍阙载,难以准确考定,约当生于宋孝宗淳熙末年,卒于理宗末年。著有《沧浪先生吟卷》。其诗多感时忧国、思乡怀友之作;然而,严羽却是以其诗论专著《沧浪诗话》闻名后世,奠定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和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以及《答出继叔临安吴景先书》中,对江西诗派是采取  相似文献   

6.
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其中25位诗人有一半以上没有文集存世,有些诗人仅有数首诗歌存世,但在域外汉籍中还保存着不少的江西诗派新资料,如《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中有2位江西诗人的佚诗,《续新编分类诸家诗集》则有11位诗人的29首佚诗,为近年来发现的最大宗的江西诗派佚诗。域外汉籍除了有巨大的辑佚价值外,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联珠诗格》对人选的诗歌都有编者蔡正孙的评点,可与同时代方回《瀛奎律髓》评点及刘辰翁的诗歌评点相并观。《联珠诗格》有朝鲜学者徐居正等人的《增注》,这些注释既释事又释意,是东亚学术史上最早的江西诗派诗歌的注释之作。日本汉籍宇都宫由的《锦绣段详注》及月舟寿桂《续锦绣段抄》中有十数首江西诗派诗歌的注释,注释详而精审。总之,这些域外汉籍中所见的江湖诗人新资料,可以丰富人们对江西诗派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宋代学者任渊受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处"、"以故为新"、"点铁成金"、"以俗为雅"等创作理论的影响很深,在<黄陈诗集注>中,他通过对黄庭坚、陈师道所用大量典故的分析,展示了黄、陈对上述理论的运用之法,在宋代诗歌注释中有较高声誉.  相似文献   

8.
在宋代,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是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他们人数多,力量大,影响深远,一直左右着北宋后期至南宋中期的诗坛。南宋中期以后,永嘉人徐玑(灵渊)、徐照(灵晖)、翁卷(灵舒)和赵师秀(灵秀),公开反对江西诗派;因他们四人的名字都有一个“灵”字,故称永嘉四灵。江西派以杜甫为师,四灵就摒弃杜甫,  相似文献   

9.
西昆体与江西诗派是宋代两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清代以来,论诗者往往以为这两派的创作和理论针锋相对、判若水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诗歌风格,如《四库提要·李义山诗集》就说:自宋杨亿、刘子仪等沿其流波(指李商隐)而作《西昆酬唱集》,诗家遂有西昆体.……元祐诸人起而矫之,终宋之世,作诗者不以为宗.后江西一派渐流于生硬粗鄙,诗家又返而讲温李.《提要》的作者显然认为: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派与宗尚温庭筠、李商隐的西昆体为宋代诗坛中两个对立而交替的流派.故于黄庭坚之父黄庶《伐檀集》的提要中说:“庶当西昆体盛  相似文献   

10.
赵次公《杜诗先后解》的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处"与"点铁成金"等创作理论的影响,宋代诗歌解>中从用典之法与体格句法两方面总结了江西诗派之祖杜甫的诗法.用典之法包括对字、语、势、事的分析总结,其中的用事又包括专用、借用、直用、翻用、用其意不在字语中、展用、倒用、抽摘渗合而用、用方言之稳熟、用事之祖孙、暗用、叠用、化用、贴用、承用、用俗语常语等方面.体格句法包括了对诗体、诗格、通义、对仗、倒装、句眼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周敦颐是历史上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据《周元公集》载,周敦颐存待二十八首,赋一篇,文四篇。诗作虽不多,但诗如其人,全面地反映了这位理学开山大师的政治理想、人格追求和审美情趣,有相当鲜明的艺术特色,并与宋初诗风相呼应。不仅如此,又以其诗作风格影响宋代理学诗派,成为理学诗派的开风气者。近年来,对于周敦颐的哲学、教育学思想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对其散文名篇《爱莲说》也有不少文章涉及,然而对其诗歌却无专文论述。为此,笔者愿作粗线探讨。纵观周浪漫几十首诗作,内容大都是抒发性情,吟咏风月,可以说首…  相似文献   

12.
江西诗派作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传入朝鲜半岛并产生影响是颊引人关注的文化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朝鲜半岛当时的文化语境密切相关:首先是中朝文化环境的相近为江西诗派传入朝鲜半岛本土奠定了客观基础;其次是当时朝鲜半岛诗人的期待视野与江西诗派主张的趋同,为江西诗派的被接受做好了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且不说文字产生以前我们祖先用来口头交流的韵语歌谣,就算从文字产生后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这样的说法恐怕也毫不为过.那么,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之主体的诗歌,它究竟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作为读者的我们,又该如何去鉴赏一首诗歌?……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历代文人学者的注意,研究著作层出不穷,古有钟嵘的《诗品》、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近有程兆熊的《中国诗学》、陈良运的《中国诗学体系论》、袁行霈等的《中国诗学通论》等等.在这众多的诗歌研究著作中,李壮鹰先生的《中国诗学六论》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部.  相似文献   

14.
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诗派。《韵语阳秋》深受江西诗风影响。本文通过《韵语阳秋》的分析,探讨江西诗风盛行下的宋人诗学观,并就该书的价值及地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理学诗派代表了通俗化、理性化的追求,江西诗派呈现出精致化、技巧化的倾向。南渡之际,武夷理学诗人群体前期的核心人物是杨时、陈瓘,后期的核心人物是刘子翚和朱松。而李处权、张嵲等跨越两派,代表了理学诗派与江西诗派的合流。江西诗派的骨干成员吕本中、谢逸、曾几等本身就是理学家,理学诗人更是“宋人主理”的代表。在与江西诗人的互动中,武夷理学诗人摒弃了道学腐气,以自然清秀的诗风创立了理学诗派中的清雅一派。  相似文献   

16.
北宋后期,宋代学术发展到极盛,但诸多学派在具体学术观点上的分歧并未掩盖作为一代学术的共性特征,在其思想深层其实都或隐或显地贯穿着理学精神。同时,宋代诗歌经过百余年发展,也在其时达到极盛。宋诗大家多为宋学中开创学派的人物,与理学皆有密切的关联。到江西诗派时,更与理学家形成直接的师承关系。从理学文化思潮的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出宋诗兴盛的轨迹及其主理特征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我国美学史上一颗闪耀着异彩的明珠.李泽厚这样评价它:“如果说,钟嵘《诗品》和《文心雕龙》还是与文艺理论混合在一起的美学;那么,司空图《诗品》和《沧浪诗话》就是更为纯粹的美学了.如果说,就文学理论的全面分析研究说,《文心》胜过《沧浪》;那么,就审美特征的把握说,后者却超过前者.”对“审美特征的把握”显然包括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妙悟说.中国古代美学对艺术的深刻悟性,使它达到了很高水平,但重领悟不重分析、重实用不重纯理论的特性又阻碍它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严羽的妙语说与克罗齐的直觉说的比较,试图对《沧浪》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及其价值有所阐发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宋代诗学专著严羽的《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倡导“妙悟”为核心的审美认识论,以“兴趣”为重心的审美特征论,以“入神”为极致的审美标准和“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的审美趣味共存论,构建了严羽《沧浪诗话》的美学思想体系。《沧浪诗话》所总结的宋代诗歌的经验和教训,对明清诗坛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代诗歌美学理论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岁寒堂诗话》产生的时代是理学成熟,同时亦是理学迎接时代变迁而有种种新挑战的时代.这部诗话的价值就在于著者能够准确地把握道学精神,立足于新时代而重新解读杜诗和学杜的使命.张戒虽继续标举诗歌的情真、味长、气胜、卓然天成,同时更把“删诗之旨”作为诗人应追求、应达于的更深切的目标.他认为杜甫的过人之处即在于此,而江西诗人没有意识到.在张戒看来,服膺老杜虽是北宋江西诗派以来诗人的共识,但他却要努力走出一条不同于江西诗派的推杜之路.张戒是从“删诗之旨”的意义上肯定和推介杜甫的,个中有明晰的思路与厚重的儒家情怀.他的使命在于借着对杜甫的重新倡导来倡言儒家诗教,其目标所致是在两宋易替之际复杂的背景下呼应道学于惨淡之途.  相似文献   

20.
江西诗派的诗歌风格讲究趣味.求新求变是江西诗派达成诗趣的努力之一.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在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均以求新求变著称.黄庭坚具有浓郁的道教情结.黄庭坚的诗歌趣味来源于对道教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