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讯乡情     
3月24日-26日,中国、日本、韩国40多名专家学者首次聚会南京,共同进行“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的研讨,共同探究新近发现的栖霞山飞天壁画之谜。 研讨过程中,中、日、韩三国专家学者考察了栖霞山千佛岩和舍利塔,一致认为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目前所发现的江南地区保留最完好最大的石窟艺术,应当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朱劲松 《金陵瞭望》2008,(24):27-28
栖霞是南京六朝文化之源的集聚区,区内有栖霞山、栖霞寺、燕子矶、南朝石刻等名胜古迹.同时栖霞区还是江苏、南京市重要的科技和人才的集中区。当前,随着栖霞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成为我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金陵瞭望》2011,(23):8-9
金陵,因山而名。山水,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栖霞,这片千百年来坐拥“第一金陵明秀山”、头枕82公里长江“黄金岸线”的魅力之地,栖霞寺、燕子矶、舍利塔、六朝石刻荟萃人文精华,龙潭金箔、栖霞龙舞、金陵折扇闻名遐迩,拥有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这里因山而孕育,因水而灵动。驻有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12所知名高校,拥有国家级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长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深水港区龙潭港。正处于快速建设发展中的栖霞是南京东部的现代化南京副城,是这座城市的碧玉明珠。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相对于具体的文化,人们高度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现象和氛围就是大文化。问这个秋天金陵何处文化氛围最浓?直指城中枫叶最红处。这里的文化氛围不仅浓,而且影响可谓深远,我们可以看到大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各种关键词顺应而生。十月十二日,首届中国南京栖霞山文化节正式开幕,二十多项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活动展示了“秋栖霞”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5.
栖霞丹枫     
廖原 《老友》2009,(4):51-51
"栖霞丹枫"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深秋时节,我雅兴萌发,与友人同去游览千古胜景。相传南京栖霞山古时生长野参、当归等药材,食之可以摄生祛疾,延年益寿,故名摄山。南朝时因山中建"栖霞精舍",山因寺而改  相似文献   

6.
现代出家人的清净生活 栖霞寺是南京第一大佛寺,也是在全国享有盛誉的著名丛林。栖霞寺住持隆相法师身兼中国佛教学院栖霞山分院副院长、南京佛教协会会长等职。日前在栖霞古寺,隆相太和尚接受了本刊采访,为我们介绍了现代出家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07,(19):F0003-F0003
栖霞山水泥厂和南京建通官塘水泥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工程师缪建通,江苏张家港人,现年54岁。  相似文献   

8.
南京成功申办2014年青奥会.栖霞人民为之鼓舞和骄傲。栖霞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体育竞赛场地.可以作为青奥会比赛场馆.还有15万大学生,参与和服务青奥会的热情很高。我们将以迎“青奥”为契机.主动呼应南京新一轮城市建设“三年三提升行动计划”。着力建设“南京副城”。  相似文献   

9.
《华人时刊》2006,(5):66-66
栖霞山风景区地处南京东北郊,三面环山,北临长江,总面积约860公顷,最高峰海拔286米,依地形由三山两涧即龙山、虎山、中峰,桃花涧、中峰涧组成。因山中盛产各类药材,食之可以滋润摄身, 故又名摄山。明代东宫日讲官焦竑称:“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古  相似文献   

10.
秋声     
《金陵瞭望》2010,(30):52-53
南京的秋天,藏在弥漫着的桂花香气里,藏在飘落着的梧桐树叶中。你可以到栖霞山去寻找,看漫山的枫叶红遍。拾一片枫叶夹在书中,体味南京秋天的韵味。也可以去明孝陵,  相似文献   

11.
雨花茶探源     
藜轶 《金陵瞭望》2009,(12):62-65
雨花茶就像南京这座城市,兼有南方的清秀和北方的大气。 虽说南京于2005年就获得雨花茶原产地保护,但雨花茶发源地在南京却有多个版本。从栖霞山、雨花台、中山陵,乃至溧水、江宁等地都传出过雨花茶正宗发源地的声音。南京雨花茶现状如何?南京雨花茶正宗发源地究竟在哪?种种争议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玄机?为此,本刊记者进行多处采访。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南京湖山—排山实习区内地貌特征、小地貌类型及其地质成因  相似文献   

13.
《金陵瞭望》2010,(5):82-83
栖霞这片热土上孕育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同时,栖霞快速的经济增长已使其成为南京重要的经济大区。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97亿元,在南京各区县中位居第一。进入新世纪,栖霞成为南京市重点发展的城市东部板块,国家级开发区、国内一流的大学城、现代化的港口,都赋予了栖霞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活力与底气。  相似文献   

14.
《华人时刊》2011,(3):36-37
南京市栖霞区因栖霞山而得名,每临深秋,这里丹枫似火,灿若凝霞,故名"栖霞"。栖霞区位于南京市东部,东邻镇江,北临长江,南依钟山,西融主城,面积380平方公里,辖十个街道,人口60万。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栖霞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现代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有新生圩外贸港、龙潭深水港两大港口,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出口加工区、龙潭物流保税中心、金港科技创业中心四个国家级的载体和平台。  相似文献   

15.
提到“栖霞”二字,让人立刻联想到南京佛教文化、六朝文化。它就像独特文化象征的代言词,凸显出山水兼具的“仙气”。应了那旬“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曾让乾隆在此留下了“第一金陵明秀山”的感叹。  相似文献   

16.
《金陵瞭望》2005,(3):59-60
艰苦创业 26年磨一剑 1977年,吴光治同其他几位创业者,由丹阳来到南京栖霞摄山创办电炉厂。3年后,企业初见成效,创利30万元,吴光治被任命为副厂长。1987年,吴光治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年后他又担起了南京掇山电炉总厂厂长的重担。在他领导下,企业一年一个变化。1995年,企业再次扩大,成立了集团公司,员工由原来7人增加到200多人,  相似文献   

17.
浦口之美     
《金陵瞭望》2009,(10):26-26
作为长江进入江苏段的第一门户,今日的浦口正向世人展示她作为南京江北新城的独特魅力。浦口美,美在浦口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浦口区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区内风景如画、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8.
南京栖霞山风景区色叶树种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表明 ,南京栖霞山风景区现有色叶树种 2 0余种。分析了色叶树种性状退化的主要原因有水分亏缺、空气污染、病虫危害和旅游干扰等 4个方面 ,并提出了包括采取科学的林分改造技术措施及加强对抗逆性强的色叶树种和非色叶树种选育研究在内的 8项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徐梅琴 《金陵瞭望》2009,(18):21-21
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面积83.5平方公里。人口近23万人,有山潘、卸甲甸、西厂门、长芦、葛塘5个街道。区内驻有南化(集团)公司、扬子石化公司、南钢集团公司、华能南京电厂、扬子巴斯夫等一批国家大型、特大型企业.是江北工业重镇。  相似文献   

20.
南京栖霞寺的创立与南齐征君明僧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明僧绍出生于山东平原郡一个有信佛传统的世族家庭里。他有很高的儒学修养,自宋至齐,多次拒绝朝廷的征辟。最初,他在长广郡即今山东青岛一带聚徒讲学。泰始二年(466),由于淮北四州沦于北魏,他随家族南下建康,升明元年(477),又随其弟明庆符到郁州。三年后,他回到建康,并定居摄山,修筑栖霞精舍。永明二年(484)明僧绍去世后,他的儿子明仲璋舍宅为寺,永明七年(489)法度禅师以栖霞精舍为基础,正式创立了栖霞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