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然灾害与近代西北荒政及社会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西北自然灾害对社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这与政府救助无力有极大的关系。从晚清到民国,中央政府对灾荒的救济力不从心,社会、民间力量越来越多地承担起救灾重任。赈灾中,以工代赈方式的实施对推动西北公路、水利等设施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陆域近10年4级以上地震震中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从1994年1月到2005年2月间的4级以上地震,共计966次。近10年的地震空间分布与中国陆域历史地震分布基本吻合。中国陆域地震活动与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及欧亚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与前者相关的地震位于青藏高原及其外围地区;与后者密切的地震活动集中在中国陆域南海,尤其是台湾省。同时地震活动多围绕断块的周围分布。地震震中较集中地分布在活动断裂带附近、断裂带密集分布地带以及大构造区域的边界地带。地震年际活动的季节统计分析表明,地震高峰期集中出现在春季和秋季,各年地震活动波动性最大,地震距平曲线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曲线协同,地球自转速度的季节性变化是影响地震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构造地貌分析体系及相关的构造地貌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理论构造地貌学的主要分支古构造地貌、新构造地貌和活动构造地貌各自的特点作了分析对比 ;总结、提出了对构造地貌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几何分析、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的构造地貌分析体系 ;列举了相关的构造地貌标志及国内外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4.
对原有的构造窗概念作了补充,从而将构造窗分为推覆构造窗与剥离构造窗两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RSDEM3分析、陆地卫星TM图像分析,结合野外实地调查与历史资料分析,获得了莱州湾东岸地形及水系分布.结果表明,来自DEM分析所获得的水系与研究区现在河流一致,但与清代疆域图中描绘的万岁河(王河故道)不一致,DEM分析结果不支持这一王河故道的存在,实地调查也未发现相关的河流改道证据.TM图像特征显示,在河口村至崔家一带至少存在两道古海岸沙堤,构成了古岸线存在的重要证据.河口村向西,经过水南宋家北侧、河套赵家、大沙埠庄一线存在一条古河道,王河泥沙直接提供给莱州浅滩的西侧;改道后直接向北从三山岛西侧入海,泥沙提供给莱州浅滩的东侧.王河河道的历史演变在空间上与海岸带关系极为密切,对三山岛以西的沙咀、海岸线发展、以及近海莱州浅滩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Microtrac-S35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对FHH孔11个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测试,绘制出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概率累积曲线和众数分布曲线图,结合地质背景、岩性等资料,探讨了研究区全新世以来沉积环境及其演变的成因.结果表明,该孔沉积物的沉积环境有4种:风成沉积、河流沉积、海相沉积和滨岸湖沼相沉积.根据粒度分析、14C测年和等高线,借鉴前人关于胶东半岛全新世海侵的研究成果,确定了研究区全新世海侵范围.  相似文献   
7.
结合莱州湾东岸晚更新世以来陆海相互作用历史与近期变化,分析了7 k a尺度上的古岸线变迁及近期影响缓冲区范围的河流地貌标志、海岸侵蚀标志、咸-淡水过渡带标志以及陆-海-大气相互作用标志,对海岸缓冲区的结构与功能及缓冲区范围做了初步分析,同时阐述了设置海岸缓冲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褶皱的几何分类,给出了褶皱位态分类的极射赤平投影下的坐标图解,通过实例论述了图解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将全息论引入地质构造研究,论述了地质构造全息特征及全息论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宁镇山脉南带汤—仑推覆构造的主体构造与结构特征及与构造推覆有关的变形事件,并对整个推覆体推移的距离做了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