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贫富差距与当代中国阶层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整阶层关系是新时期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增加了调整这一关系的难度,并在利益差别的基础上形成了四对显性社会矛盾和三对隐性社会矛盾。四对显性矛盾是:各高收入阶层与各低收入阶层的矛盾、各高收入阶层与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各低低入阶层中的部分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某些低收入阶层之间的矛盾。三对隐性矛盾是:社会经济利益差别与政治一体化之间的矛盾、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对现行体制和政策满意程度之间的矛盾、精神文明建设与贫富差距造成的观念情感"壁垒"之间的矛盾。目前社会成员之间的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实现,都包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因此要在现代化和改革的旗帜下建立各阶层巩固的政治联盟。同时,解决新时期的社会矛盾必须有新的思路,即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矛盾要采用过渡性的方法;对于新型社会矛盾要采用新的方法;对于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要超前探讨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并达成共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之一。现实收入差距是在对原有平均主义公平观否定的情况下形成的,其目的是为了寻求更高层次的社会公平。收入差距产生环境的复杂性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公平,由此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以实现更高层次的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新的社会公平要求。适当合法的收入差距与不合理不合法的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的实现有不同关系。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间矛盾的解决归根到底取决于发展。  相似文献   

3.
资本二重性的思考与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不仅仅具有物质自然属性与社会生产关系属性的双重性质,而且在社会生产关系层面中,可以区分为一般社会属性和特殊社会属性。当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的情况下,资本的特殊社会属性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其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主要体现为剥削收入;当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的情况下,资本的一般社会属性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其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主要体现为资本要素收入。  相似文献   

4.
调整社会结构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众多社会矛盾和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社会结构的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因此,必须把解决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具体来说,就是要解决好城乡二元化、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失衡、利益关系不协调、社会管理不科学等矛盾。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众所周知,收入差距过大会激化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会严重危及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研究收入差距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收入差距有很多表现形式,行业收入差距是一个社会收入差距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要研究收入差距问题,必须首先研究行业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并达成共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之一.现实收入差距是在对原有平均主义公平观否定的情况下形成的,其目的是为了寻求更高层次的社会公平.收入差距产生环境的复杂性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公平,由此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以实现更高层次的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新的社会公平要求.适当合法的收入差距与不合理不合法的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的实现有不同关系.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间矛盾的解决归根到底取决于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在历史上,关于公平理论的研究多种多样。在当前,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福利经济学的功利主义公平观、古典自由主义的收入公平观、罗尔斯的公平观、社会主义的公平观等公平理论。由于当前中国社会急剧分化,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用一种关于社会公平的理论来整合各种社会矛盾是不够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为当前中国的体制改革和制度构架奠立了合法性根据和道义基础,西方几种公平观则有利于整合各种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8.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目前主要集中在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流动性下降两个方面。正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下降,使得当前收入差距问题成为经济增长、社会稳定以及体制机制的最大挑战。从经济增长来看,收入差距已经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制约和影响作用;从社会心理影响与社会冲突来看,收入差距扩大与收入流动性的下降会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影响甚至阻碍经济稳定增长;从制度挑战方面看,收入流动性下降背后的分配不公,对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和理念产生了动摇和挑战。对此必须予以高度正视。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是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而结构性失衡又是"不平衡"的突出表现。解决"不平衡"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分析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并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指引,加强制度创新,提供有效制度供给,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制度供给,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简政放权制度,以求平衡制度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供需结构;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回归分析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分析表明,城乡工资收入比、城乡经营收入比、城乡转移和财产收入比四项指标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应采取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支持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减轻农民负担、扩大政府对农村的转移支付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攻坚阶段,和谐社会的构建理应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政治社会化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场经济的建立、政治文明的推进、文化格局的多元发展、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需要通过政治社会化这一行之有效的途径维护社会的稳定。政治社会化同和谐社会具有内在同一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但我国的政治社会化发展尚不成熟,政治社会化的水平不高,为此需要不断优化政治社会化方式,加快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刘佳 《学术探索》2014,(12):38-41
在后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已越发显现出与时代要求的不相适应性,社会的变革与经济方式的转换爆发出的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与结构矛盾,运用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已无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这将影响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奥斯特罗姆公共理论的后工业化社会治理研究,其主旨就在于力图从中找到可运用于具体实践的指导性理论,并探索出一条可行、有效的新的社会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3.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即是稳定和有序。但是,当前在我国还存在着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必须正确认识这些矛盾和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韩美群 《兰州学刊》2006,(6):103-10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提出的一个具有特定内容的社会目标,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内心世界三大矛盾的全面协调发展,既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内部的和谐,又要求形成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文化发展的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就包含着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利益调整机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化,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社会分层和社会矛盾日益复杂。这些矛盾中,最为重要的是利益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在于建立健全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公正的利益协调和平衡机制、强有力的利益实现保障机制、公平正义的司法救济机制。构建这些利益机制并使之切实发挥作用,政府的责任首当其冲,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论虚拟条件下主体的生存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现代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和框架 ,人们以虚拟方式在其中展开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 ,可以称为虚拟社会。虚拟社会的生成 ,改变了社会的结构 ,使社会分化为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 ,社会主体生存也随之分化为现实生存和虚拟生存。以虚拟性、模糊性、全球性、裂变性为特点的虚拟生存是与现实生存根本区别的社会主体的一种存在方式 ,这种存在方式带来了人类生存中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理想化生存与世俗化生存、全球生存与民族生存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构建和谐,首先认识不和谐,当前我国社会某些不和谐表现影响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对此应当做到以发展促和谐,在和谐中求发展;健全矛盾解决机制,善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8.
宋金龙 《理论界》2014,(12):24-27
社会冲突的存在具有普遍性,运用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对中国社会现状进行分析,可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可以说解决社会冲突的基础是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冲突的有效杠杆是利益的调节;解决社会冲突的路径是逐渐进行两极分化的消除。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有利于解决社会领域的冲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应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了许多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思想体系。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基层群众自治建设、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等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普及率日益提高的当前阶段,电子政务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能够承担起实现"以人为本"理念、推进依法治国、疏导社会矛盾以及维护自然环境等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