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儿女英雄传》是《红楼梦》通向现代北京话的中途站,通过它可以了解汉语在19世纪中期的基本面貌。当时,副词"都"已具备表示范围和表示语气等用法,其语气副词用法中有一类兼表已然义。根据《儿女英雄传》中反映的语言事实和语法化的一般规律,副词"都"的语法化路径应该为"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兼表已然义的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2.
中古汉语里的"都"可表总括,还可加强否定语气.此外,"都"在否定词前还有一种特殊用法,即兼有双重语法意义:既加强否定语气,又表总括.这种用法的"都"在汉语史上长期存在,具有积极意义."都"所处的句法位置、语义、认知上的重新分析、语用效果以及汉语的韵律等,都是它进一步语法化的动因.而"都"有双重语法意义,这是对它的认识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都"的原始、核心意义是表示总括。从历时角度看,"都"经历了从名词到动词再虚化为范围副词而后到语气副词的过程;从共时角度看,"都"在实际交际活动中具有表示总括、量化和时间这三种意义和用法,并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所侧重。从交际关联理论、梯级理论及焦点理论等视角对"都"从总括义到惊讶义的演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演变过程与"都"是否作为焦点算子、"都"的上下文语境及交际双方的心理认知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中,“都”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用作副词,具有总括作用;一种是用作语气词,具有强调作用。副词“都”的总括对象主要是名词性成分,它可以分为左向、右向两类总括形式。左向性中包括总括主语、状语和介宾词组中介词的宾语,右向性中主要是总括宾语。副词“都”也可以与其它词配合构成部分总括。语气词“都”表达强调语气,它的强调作用也可以分为左向、右向两种形式。左向强调主要采用“连…  相似文献   

5.
<百喻经>中的"都"全为范围副词.按其语义指向,可分为四类.拿它与现代汉语范围副词"都"的用法相比较,有两点不同<百喻经>"都"语义指向谓语时,句子主语一般是表示个体概念的单数名词,"都"强调动作本身的彻底性、周遍性.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消失;<百喻经>"都"语义指向宾语时,总括宾语表示的全体对象,不受条件限制.而现代汉语范围副词"都"总括宾语时受限.<百喻经>中的副词"相"主要有三种用法"互相"、"递相"和"偏指",与现代汉语副词"相"的意义差不多,都主要表示"互相","递相"义和偏指用法很少.  相似文献   

6.
<世说>中的总括范围副词共13个,主要沿袭先秦,汉魏时期新产生的"都"、"全"等在<世说>中虽有一定程度发展,但用法仍不够灵活,并未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总括范围副词.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中是否已有范围副词,各家尚有不同意见。殷周金文中能肯定为此类副词者计有咸、具、皆、率、並、凡、一七词。这七个词皆为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但具体用法又有所不同,其中咸、具、皆、率、一为一类,用于总括其前主语或其后宾语所指事物的范围,为典型的此类副词;凡为一类,主要用于总括数量范围;並为一类,有表示皆尽义和共同义两种用法。与同时期的传世文献相比,殷周金文中此类副词的个体数量和总体出现频率还比较有限,但因其时代之早以及材料之可靠,其于传世文献的补正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语法化学说的指导下讨论了中古汉语语气副词的形成,认为其形成方式主要有五种:他类词语法化为语气副词;同义复合形成新词;句法结构固化为语气副词;跨层结构凝定为语气副词;附加后缀形成新词。形成特点主要表现有三种:汉语自然音步规律对双音节语气副词的形成产生影响;语气副词的平行虚化现象普遍;重新分析和类推成为语气副词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古汉语副词“更”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古汉语副词“更”语法意义比较复杂,既可表示转折或反诘语气,也可表示动作行为、情况反复、轮迭进行或出现,还可表示程度的加深;在语义指向上,副词“更”既可指向主语、谓语,还可以指向多个成分。在整个中古时期,各种用法的发展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六祖坛经》中的副词共5类81个,其中时间副词9种36个,范围副词5种16个,程度副词2种4个,语气副词4种13个,情状方式副词9种12个。其使用特点有三:一是体现出了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三个不同的时间层次;二是单音节副词占优势;三是合成副词有双音组合副词和附加式复合副词两大类,并以双音组合副词成词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都"类范围副词的分布情况,42本方言词典中收录的"都"类范围副词共54个,"都"基本上是一个南北通用、方普共用的范围副词,除"都"外,某一方言区不存在占绝对优势的通用"都"类范围副词。  相似文献   

12.
否定副词是汉语副词中的一个重要次类,在汉语表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先秦时期的两部重要典籍《左传》和《国语》,全面梳理两书的否定副词系统,通过对两书否定副词的描写和比较,总结了两部书中乃至先秦汉语中否定副词的特点和用法。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常用兼类词“为”,用法复杂,既可作动词,又可作介词,还可作语气词、副词。在具体运用中,其意义变化细微,读音变化不宜区别,须细心分辨;就“为”字的词义解释和造句方式而言,有许多值得研究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祖堂集》的副词丰富而有特色,通过考察其用法,分析其特点,认为《祖堂集》副词具有不同的时间层次,组合灵活;同一个副词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功能复杂;同一个语法意义又可以用若干个副词表达,聚合较多;副词的发展尚不完全稳定。文章兼及探讨了《祖堂集》中一些特色副词的用法及源流,为副词的历时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5.
副词"都"的全称量项义与隐含差比义明显不同,在焦点化能力、语义指向和方言等值词等方面都可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察“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用法,结合语义学的相关理论,对副词“特”的用法及发展进行梳理,随着词汇复音化的过程,副词“特”也演变出相应的复音副词。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汉语中产生了一批“~则”类副词,如“都则”、“多则”、“敢则”、“总则”等.其中的“则”是副词词尾,约产生于元代,是中古副词词尾“自”的同音替代字.词尾“则”在明清时期并没有得到发展,在元代昙花一现后便渐趋衰亡.  相似文献   

18.
"漫"是古今汉语中均较常见的词语之一,至少在唐代,就可以用作禁戒否定副词。"漫"作禁戒否定副词的演变轨迹为:大水→水满外溢→多→不受约束,散漫,放浪→随便地,胡乱地→枉,徒然,白白地→表示禁戒否定。另外,"曼"、"谩"、"慢"等在字形、语音、意义方面都与"漫"关系密切,而且也都可以用作禁戒否定副词。但"谩"、"慢"作禁戒否定副词主要是因其与"漫"相通的缘故,并非自身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