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朝鲜语和汉语被动句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在被动句的构成方式上,英语、朝鲜语和汉语被动句都通过句法和词法手段,不同的是英语和朝鲜语被动句谓语动词是经过形态变化而形成的,而汉语被动句谓语动词没有经过形态变化;在被动表达方面,三种语言都具有标记和无标记被动表达方式;在被动句语义内涵的特征方面,三种语言都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平衡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固有属性之一,在英语句法中折射为句重心平衡、句对称平衡、句结构平衡、名词主语和动词谓语在人称和数的搭配上形成主谓语搭配的单复数平衡、英语时体的动态平衡等。对英语句法中平衡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英语语言的内在组织规律,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语言的区别性特征。因此我们在英汉一译中必须注意形合与意合之间的转换。本文拟从形合意的角度来探讨英语被动句的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认识一种语言,应首先从句子结构开始。汉语句的结构和英语句的结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汉语是意合型语言,英语是形合型语言,这就在很多句子结构上产生了不同。文章将从这个方面展开讨论,进而提高对汉语句和英语句特点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是英语和汉语篇章组织的常用手段,我们说英语是形合语言主要是因为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要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而汉语则是以神统形,词语与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子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含义的分句表达.本文主要结合古文<兰亭集序>的英译文来阐述英语的"重形合"与汉语的"重意合"这一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6.
句法学视角的语码转换研究关注两种语言在句内发生转换时两套语法规则的相互关系。Shana Poplack提出自由语素制约和对等制约两条具有普遍意义的语法制约原则,但是其适用性和语码转换中的非对称性受到了批评。在人们对语码转换对称性的研究基础上,Myers Scotton提出了"主体语言框架"模式,但忽视了主体语言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Bhatt从优选论的角度解释语码转换现象标志着语码转换的句法研究愈加程式化。  相似文献   

7.
形合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的表达方式,只是不同的语言倾向的侧重点不同,很对人错误地把英语定义为形合句,汉语定义为意合句。将以培根论文集中的《论读书》为例,阐述英语中意合句的存在现象,并探究其在汉语中的翻译策略,以求能为英汉互译工作贡献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法律英语是一种具有法律专业特点的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句法特性。本文主要从陈述句、完整句、长句、平行并列句、被动语态以及一般现在时等的使用阐述了法律英语的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类型学视角看,英语和汉语在句法上分别是偏重形合和意合的语言。受时间一维性原则的制约,在一个英语句子中,在某一时间位置如果有多个动词表达相关动作(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就只有一个动词(并列动词除外)具有时体等与时间信息有关的句法特征,其他动词则通过名词化或非限定形式来消除与时间信息相关的句法特征;汉语的动词在句法上也受时间一维性的制约。研究发现英汉语中的限定动词与非限定动词的对立在本质上相同,在句法表现上不同。此外,对比分析了英语动词名词化过程的连续统和汉语名动词的相似点,更好地揭示英语-ing分词、动名词和动词派生名词的本质和汉语名动词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在语言类型差异的视角下探讨了中介语假被动结构的生成原因。汉语属于话题突出语言,英语属于主语突出语言。汉语对话题的限制条件很少,在L2学习中,汉语话题—述题结构特征会以默认值的形式迁移到英语句法中生成中介语假被动结构,这种假被动结构具有明显汉语式的话题特征,所以假被动不是对英语句法中被动句的使用不当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沃尔夫的对比研究理论和相对论思想的指导下,对莫言的《师傅越来越幽默》及其英文译本中的并列结构作了句法和语义两个层面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汉语是意合语言,而英语是形合语言,同时反映出汉语的柔性和英语的刚性,进一步揭示了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的思维差异。  相似文献   

12.
汉语和英语在句法上面一个显著差异表现在汉语是注重话题的语言,而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汉译英要重视主语的选择,因为英语主语对全句具有全面密切的关系,它是谓语讨论或描写、叙述的对象。英译汉要重视话题的选择,因为话题是一个语篇概念,它可以而且经常将其语义管辖范围扩展到多个子句。  相似文献   

13.
英语在类型特征上与汉语有所差异,突出表现在: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而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零主句或零宾句结构、假被动句等是汉英中介语中出现的带有汉语类型特征的变异结构,正确理解和解释这些过渡结构产生的根源,能帮助L2学习者正确设置参数和恰当选择句法形式.  相似文献   

14.
“英语是形合语言,汉语是意合语言”是语言学和翻译学界的共识。针对这一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译文作适当调整以符合英汉语各自的特点。我们往往会认为通过翻译中的调整转换,在原语和译语之间也存在相应的英汉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却很少对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英语原创小说和其对应汉译本之间因果关系连词的对比分析,探讨“形合“与”意合”在原文和译文中的实际情况,进而指出上述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对比,该特点主要是针对原创文本而言。  相似文献   

15.
假设在构成语言能力的诸因素中可以分离出两种不同的成分 "句法语义成分 "和 "语用学成分 " ,那么前者所涉及的是句子的意义和句法形式之间的关系 ,后者涉及的是怎样使用和运用语言手段去促使语言交流的成功。具体地讲 ,我们可以把某一句法语义派生过程设想成逻辑结构和表面结构之间的一种映射。这类映射规则是句法学和语用学的一些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6.
“冗余”存在于语言的词、句、语义等层面。修辞上,英文法律语言的同一性和一致性特点赋予法律英语在修辞层面采用“重复”的措辞手法;词法上,英文法律语言的用词准确性和精确性塑造了法律英语多词表一义的特性。句法方面,冗余性贯穿于法律英语的语法规则和长句当中。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文化底蕴、哲学渊源以及审美取向的差异,导致了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诸多不同。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论文摘要的翻译来看,其最大的障碍是英语和汉语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英汉语句法在句子时态、语态、承接手段以及主语的有无等方面的差异。这里根据英汉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就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实例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必须立足于不同语言间语义、情感和美学的共性,采取异中求同的翻译策略,克服不同语言在结构上和形式上的差异,科学地实现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语句表达手段差异的研究发现:英语重形合,句子结构复杂,多用被动句和替代关系,侧重形式上的条理化;汉语重意合,语言简洁,在句子中多用主动句和省略,侧重语序上的条理化。  相似文献   

19.
英语是一门表达力强、词汇丰富的语言。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上的原因,英语中融合了大量的多词同义、多句同义以及多层次同义的表达方式。由于这一事实的存在,为同义结构之间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转换关系(transformational relations)。转换修辞(rhetorical transforma-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文化底蕴、哲学渊源以及审美取向的差异,导致了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诸多不同.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论文摘要的翻译来看,其最大的障碍是英语和汉语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英汉语句法在句子时态、语态、承接手段以及主语的有无等方面的差异.这里根据英汉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就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实例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必须立足于不同语言间语义、情感和美学的共性,采取异中求同的翻译策略,克服不同语言在结构上和形式上的差异,科学地实现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