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立 《民族论坛》2014,(8):9-10
正《民族论坛》:民族乡是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依法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基层政权形式,民族乡举办逢十庆典活动,您觉得对我们的民族乡和民族地区意义何在?李林:民族乡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必要补充形式,民族乡举办逢十周年庆典活动,积极展示民族乡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关心和照顾,也是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我市建有15个民族乡,其中桑植县7个白族乡,慈利县7个土家族乡,  相似文献   

2.
我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多民族省份,除民族自治地方外.还有100个民族乡,其绝对数在全国占第4位。这些民族乡分布在全省9个市的34个县(区)中。全省土家、茁、侗、瑶、白、回、壮、维吾尔8个世居少数民族均单独或联合建有民族乡。多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了促进民族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全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边疆省份。现有48个少数民族成份,220万人口,占全省 总人口的5.6%。全省建有一个自治县、1个民族区、70个民族乡(镇),其中民族镇10个。民族乡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补充形式。做为多民族散杂居省份,做好民族乡工作十分重 要 。多年来,我们始终把民族乡工作列为全省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日程,高度重视,坚 持用法律手段规范民族乡工作,用政策手段对民族乡实行优惠,突出发展以民族乡为重点的 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强民族法制建设,依法规范民族乡工作县民委于1986年起开…  相似文献   

4.
民族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双向调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民族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双向调适的主要内容。作者认为,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双向调适的经济基础是财税收缴、调整利器是法制建设、政治保障是基层党建、特殊变量是民族政策.文章最后指出,民族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善治”过程实际上是它们双向调适、互促互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俱全,少数民族常住人口近3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有1个自治州,2个自治县,12个民族乡镇,35个民族村,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还有民族乡的省份之一。自治地方区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44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34%。长期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指引,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  相似文献   

6.
《民族论坛》2011,(2):8-10
湖南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7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0.23%,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排第六位。有1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3个享受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县区、6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和99个民族乡。民族工作线长面广,任务繁重。近年来,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关心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全省民族工作部门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7.
答:新宪法关于建立民族乡的规定是我国客观实际的需要,也是民族政策上拨乱反正的结果。一、它适合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在我国六千七百万少数民族人口中,大约有二千万杂散居人口,其中又约有六百万人居住在相当于乡的小块聚居区,他们不可能建立自治地方,行使宪法赋予的自治权利,但可以建立民族乡,在基层政权实现当家作主的合法权利。二、建立民族乡是历史上成功经验的总结。按照一九五四年宪法规定,我国在一九五八年以前曾经建立了一千多个民族乡,包括少数民族人口四百  相似文献   

8.
<正>我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多民族省份,除民族自治地方外,还有100个民族乡,其绝对数在全国占第4位。这些民族乡分布在全省9个市的34个县(区)中。全省土家、苗、侗、瑶、白、回、壮、维吾尔8个世居少数民族均单独或联合建有民族乡。多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  相似文献   

9.
关于民族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包括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和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乡是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在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建立的乡一级基层行政区域。无论是从民族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过程以及所依据的理论看,还是从几十年来民族乡的实践看,民族乡都与一般乡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出自治的性质。属民族区域自治性质的乡级基层政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补充。为此,本文建议在宪法和其他法律中明确规定民族乡的这一性质和地位,以利于做好民族乡的工作,保障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城市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明 《民族研究》2003,(1):9-18
民族区域自治既包括农村区域自治 ,也包括城市区域自治。在城市化浪潮下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正从以农村区域自治为主转向扩大城市区域自治的新阶段。城市化暴露了原以农村区域自治为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些欠缺 ,即在城市区域自治的单位上 ,它仅有与自治区、自治州相适应的市 ,缺少与省、自治区、自治州相适应的自治市 ,不能满足中小民族、小聚居民族的城市区域自治的要求。在行政区划单位体系中增设自治市 ,是消解城市化与民族区域自治的矛盾与冲突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1.
秦和平 《民族学刊》2015,6(5):28-38,101-104
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研究中的老“问题”,研究论著汗牛充栋,本文论证与之不同,依据史事分析而非学理推论,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如何提出、怎样建立、有何考虑及其特点。中共选择民族的区域自治作为政治制度,有借鉴历朝管理边疆民族地区之经验,延续内蒙古的工作实践,也有少数民族上层的要求,以及藉此影响争取西藏地区。周恩来在接受“民族区域自治”时,加上“的”,成为“民族的区域自治”,得到政协代表的认可,表明区域自治是实质,自治是中国领土内某地区的自治,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中共之所以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在于少数民族能当家作主、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民族自治区的划分是以地区而非民族,故有区域因素,在制度建构、领导人选择、相关管理及地方武装等上,自治区与其他地方一样,由中共领导、服从中央政府;亦有民族因素,除规定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人士担任政府领导人外,在立法、教育、执法等上,维护区域内各民族的利益。当少数民族实现当家作主,且有制度保障后,区域自治应在经济、文化等上下功夫,利用自治法规,发展区域经济、改善民生,促进文化交流与繁荣。  相似文献   

12.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省,共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及197个民族乡,但云南地区各民族团结友善,社会和谐稳定,民族文化不断和谐发展,为维护我国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现状着手,讨论云南的民族工作中突出的特点和特色以及民族团结文化的原因,并从中发掘、整理、归纳经验,旨在促进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立 《民族论坛》2007,(12):5-7
<正>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共计有657.53万多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21%。民族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8%,下辖1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两个享受自治待遇县、99个民族乡。全省38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民族地区占20个;省定3100个特困村,民族地区占60个。可以说,湖南的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状况,直接关系到湖南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湖南的民族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根本宗旨是民族平等、团结、自治、发展。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请问,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联合建立的自治州、自治县的州长、县长,当地自治条例是否可以规定由排在第一位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如甲族乙族自治州(县),可否即由甲族公民担任?读者南丁南丁同志:关于您提出的问题,解答如下: 1984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7条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即是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所指的民族。因为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结合,是在一定区域单位内的民族自治,这一特点已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上明确地反映了出来。从目前我国建立起  相似文献   

16.
安徽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居省份,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4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0.66%,55个少数民族成份俱全,分布在各市县。其中回族人口最多,达33万,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3%。现有11个民族乡(场、街道),13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122所民族中小学。安徽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不断加大支持和投入,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全省民族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民族团结和谐稳定,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业已成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强大力量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除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你知道我国还有民族乡吗?  民族乡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政治制度,也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全国1200多个民族乡,帮助和支持民族乡的发展,共同建设民族乡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民族乡是在县以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基层区域或民族自治地方内其他少数民族聚居的乡,建立的相当于乡一级的地方国家行政单位。在民族组成上,民族乡可以在一个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建立,也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联合建立。少数民族人口一般需达到全乡总人口的30%左右。  相似文献   

19.
梁芳 《民族论坛》2003,(9):19-20
我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多民族省份,除民族自治地方外,还有100个民族乡,绝对数在全国占第4位。这些民族乡分布在全省9个市的34个县(区)中。其中怀化22个,永州22个,邵阳21个,张家界15个,郴州13个,常德4个,衡阳1个,株洲1个,益阳1个。全省土家、苗、侗、瑶、白、回、壮、维吾尔8个世居少数民族均单独或联合建有民族乡。其中瑶族乡50个,苗族乡14个,土家族乡9个,侗族乡2个,白族乡7个,壮族乡1个,回族乡2个,侗族苗族乡7个,苗族侗族乡4个,回族维吾尔族乡3个,维吾尔回族乡1个。2002年全省100个民族乡有人口11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68.1万…  相似文献   

20.
民族知识     
《民族论坛》2004,(9):64-64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 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这种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政治因素与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