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东剧变后,弗朗西斯.福山发表了《历史的终结》一文,将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视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20年后,面对中国的崛起,福山发表题为《历史的未来》的文章,称"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人类思想宝库需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世界需要在多元基础上实现新的融合。弗朗西斯.福山思想的转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
1989年,在苏东剧变还在进行着的时候.日裔美国学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发表了一篇题为《历史的终结?》(The End of History?)的论文。在福山看来.这场剧变表明,自由与民主的理念已无可匹敌,历史的演进过程已走向完成。“自由民主可能形成‘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也构成‘历史的终结’。……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① 福山以一个黑格尔主义者的身份,宣布自由主义已定于一尊。这篇使他一夜之间暴得大名的论文的题目《历史的终结》,就是借自黑格尔哲学的术语。福山自己也说,他的理解“与德国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关系最为密切”。(2)然而我们总不该忘记,黑格尔(和马克思)是批判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福山引黑格尔为同道,论证自由民主理念已构成历史的终结,使得我们今天关于黑格尔历史终结论的讨论,不仅只具有一点点历史的意义、更具有现实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华 《学术研究》2006,1(12):92-97
福山和沃勒斯坦的历史趋势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何种历史的终结。福山认为自由民主社会将终结人类意识形态的发展史,沃勒斯坦声称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体系将面临崩溃。二是两种不同的历史观。两种不同的历史趋势是两种不同的历史观演绎的结果,福山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单线进步的和欧洲中心主义的,沃勒斯坦的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多元的和全球性的。三是历史的终结和主体的实践。福山认为在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后,人们的实践是消极的,所获得的只是物质的满足;沃勒斯坦认为资本主义历史终结后,美好的社会只是一种可能,因而主体的实践变得非常必要并且意义重大。总之,两人的历史终结论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西方世界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前景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4.
魏万磊  刘黎 《学术论坛》2007,(1):184-187
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提到三个普遍史论者,却混为一谈。近代关于普遍史的论证方式至少有三种,这些论证都建立在对人性改造具有可能性的基础之上。要批判福山有五个方面的难度,但总而言之,人类对于未来的好奇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向上的动力,如果在现实中找到了人类历史的终结点,无论这个整全性学说本身的理论逻辑对错,都将窒息人类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过 《南方论刊》2012,(11):53-54,37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福山就宣称自由民主可能形成“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也构成“历史的终结”。他的“历史终结论”自提出起就受到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不断的挑战,而福山也在这些批判和挑战中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二十余年来,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逐步退去华丽的哲学外衣,而更加注重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理论构建。在历史哲学上的让步、在政治科学上的改变与坚持以及对现阶段中国发展模式的思考,共同构成了福山“历史终结论”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福山历史终结论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差异,并就福山和科耶夫、斯特劳斯的思想关联做了辨析,强调所谓历史的终结,只不过是某种特定的历史概念的终结;所谓马克思主义的终结,只不过是对待马克思的某种态度的终结;历史不会终结,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终结。  相似文献   

7.
从自由民主制度"历史终结论"的预言到"国家构建"理论的重构,弗朗西斯·福山思想的演进是基于对历史逻辑与现实世界的广泛分析与深刻思考,更加关注在"国家职能"和"国家能力"二维分析框架下改善国家治理主体的能力、建立良制、促进社会良序。解析福山"国家构建"理论提出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对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及治理体系建设研究的深入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马克思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不但与人类的全球化历史进程要求相一致,而且在本质上必须以其进一步的发展为前提和条件.这一方面为20世纪社会主义的错误特别是"苏联模式"的失败所证实,同时全球化的当代发展也在更深刻的程度上向人们昭示着马克思社会主义对于人类未来的价值;历史没有"终结",全球化的最新趋势正推动"历史"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游兆和先生在《学术研究》2007第8期上发表了《哲学在何种意义上终结》一文,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哲学终结’的历史背景是19世纪实证科学思潮的兴起与德国古典思辨哲学的终结,由此‘哲学终结’也就具有‘思辨哲学’与‘全部哲学’终结的双重含义,而‘哲学’最终将‘消失’在‘实证科学’之中";"一个是‘世界观’,一个是‘逻辑学’,但二者也终将""完结",并认为"断言马克思不是‘哲学终结论者’缺乏历史与逻辑根据"。但是,马克思哲学的"终结"的真实含义在于超越"思辨哲学",而没有否定"全部哲学";马克思的"实证科学"概念只是处于哲学与科学意义张力中的一个含糊的名称,不能断言马克思"随着这种‘历史科学’的诞生,‘哲学’或任何‘历史哲学’也就成为‘多余的’";马克思在终结"思辨哲学"之后拯救出积极世界观,实现了哲学变革并开辟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学说。  相似文献   

10.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的思想。笔者认为,马克思是从异化的实践和革命的实践两个方面考察历史,并把异化的历史和扬弃异化的历史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这一思想贯穿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阶级斗争理论、政治经济学成果和晚年对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只是一种“个人叙事”,也就是说 ,它只是从个人学习经验的狭窄角度出发 ,表达自己面临困惑与紧张时的一种“自言自语”。之所以有必要把它拿到公共学术场合进行讨论 ,目的仅仅是期望得到师长和专家的指教。把“思想史与社会史的关系”当做一个“问题”提出 ,可能本身就是 9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科不断发展的标志之一。但这个假设需要论证。我们必须追问 :把这两种不同研究视角和阐述理路结合起来的潜在动机和实际意义是什么 ?其目的在于为一项有意义的学术建设提供较清晰的分析前提。在一个消极的角度上 ,“思想史与社…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深刻剖析了存在于文学史写作中的种种弊端,如从后往前读的阐释模式、整一性预设框架决定材料的取舍方式、认为文本是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服从于既有的文学常识和观念的惰性迷失等。针对以上问题,他在文学史理论和写作方面都做出了可贵的尝试与创新:坚持历史主义的文学史观、在文学史写作中重视文学中介和文学话语体系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是思辨的历史哲学大师.他构筑了一个哲学的世界史体系.这是一个"精神"的世界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他以"人是否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在什么程度上人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为主线,探讨了世界史的发展历程.他的历史哲学的意义不在于所构筑的世界体系本身,而在于他强调人的认识主体的作用,强调人的认识能力是可以随着变化了的形势而不断提升的.他的这一思想对以后的历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律史学科是在以西方法重构中国法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是一种"西方法在中国的历史"的研究,忽视了中国法本身具有的多层次,多向度以及模糊性的特点。中国法律史的研究对象应当转向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约束人们行为的是什么"和"约束纠纷裁断的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上来,强调对中国法历史的描述性微观研究。与之相对应,中国法律史的研究素材应当在对成文法律研究的基础上,更广泛地使用诸如地方司法档案等中国本土素材来描述中国法在历史实践中的真实面貌。从而将中国法律史定位为研究"中国法的历史",而非"西方法在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李文初 《学术研究》2001,(10):83-88
文学史的"本位"问题,关涉到文学史的学科性质.文学史的研究对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而是文学发展的历史."以时代为纲,以作家作品为纬"的体例结构之所以难以打破,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结构模式符合文学史自身的性质--文学与史学相结合的学科内涵.  相似文献   

16.
秦太明 《殷都学刊》2006,(3):111-112
埙作为一件古老的吹奏乐器,经历了历史的沧桑,见证了各个时期的荣辱兴衰。它有过昔日宫廷殿堂的辉煌,也有过流落民间甚至被遗忘的沉寂和失落,更有庞大家族和发展振兴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胡适的"接受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雨虹 《江淮论坛》2005,5(4):136-141
分析有关胡适的研究、评论、出版等情况可以发现,胡适被阅读、被接受的历史曲折跌宕,其背后所体现的社会价值、文化风尚、审美需求、传播手段等的变迁引人深思.从学术研究开始,"胡适"被不断地建构、不断地借用,现已成为经典、偶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引起知识阶层广泛的共鸣,从而成为某种象征而被争相效仿.研究胡适的"接受史"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8.
哲学史为真正的哲学家所创造.但以往的哲学史写作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客观态度和严格的人物品评,存在哲学史人物与哲学人物混淆不清而降低入史门槛的现象.其要害不在于是否吝啬笔墨和美名,而在于世道人心之教化.如何写作哲学史暗示一个民族的学术品位、学术价值观、学术方法、学术评价规范等,构成一种学术理念宣言,深远地影响着学术走向和学术生态.本文以时间就是存在的变化这一立论为切入点,彻底取消一切无变化事物的历史属性,从而证明只有哲学创新事件才构造出哲学这一主观精神存在领域的时间,形成哲学史.因此,只有那些取得理论创新成果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哲学史而成为哲学史人物.在理论创新标准的严格界定条件下,某种哲学史可能会变得相对简约.  相似文献   

19.
自从巴门尼德开了追问“存在”的先河后,一方面,对“存在”作形而上探究逐渐成了西方哲学的传统;另一方面,经过柏拉图的润色和亚里士多德的改装,对“存在”作实体化理解的实体主义观点占据了西方存在论的主导地位。然而,将“存在”本身实体化,其实只是将“存在”作了存在者化的处理,而决非是对“存在”本身的揭示。这种做法不仅丝毫无助于对 “存在”本身意义的澄明,反而导致了思想对存在本身的“遗忘”。  相似文献   

20.
在<回到列宁>一书中,作者运用新近提出的文本解读方法--"思想构境论",对列宁"哲学笔记"中大量的"拟文本"进行了构境式的解读,从而拟现出列宁在研究黑格尔哲学过程中发生的多次重大思想转变和"逻辑异轨".作为一种新的文本研究方式,"思想构境论"何以实现对传统研究方法与结论的突破是本文的关注焦点.本文拟从作为思想研究对象的文本缘何退隐与凸显这一视角出发,来窥探"思想构境论"这一理论生产方式的特质.进而指出,该方法在强调解读构架的科学性的同时,更突显了解读构架与文本对象的辩证关系,从而告别了以还原或逼近客观性为旨归的旧式文本阅读观,走向了承认主观性与相对客观性的"创造性的生产"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