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低碳经济时代中国如何实现低碳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海永 《社科纵横》2010,25(9):27-28
本文通过论述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分析我国低碳经济现状和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以及中国在低碳经济时代如何实现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2.
夏忠臣 《学术交流》2012,(7):139-142
中国的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鉴于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消费理念难以转变、技术创新不足以及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现实,实现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要勇于通过自身低碳技术的创新、低碳产业的发展、低碳产品的开发、低碳形象的树立,承担低碳经济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王茹 《学术交流》2012,(8):65-68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中国政府努力探寻低碳经济与国家发展战略的结合点,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从发展禀赋来看,中国当前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使低碳经济成为两难选择,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大了节能减排的难度,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重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几十年的粗放式发展从发展模式、技术到投资都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锁定效应",现有贸易结构带来巨大的"内涵能源"出口净值,由技术基础、技术成本和技术转让共同形成了低碳经济技术壁垒。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包括将发展低碳经济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加强气候变化立法,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并争夺低碳领域国际标准话语权,完善低碳政策体系,企业和社会全面参与等。  相似文献   

4.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近年来,中国在致力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一方面,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发展理念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形成了高度的统一;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新常态"也为解决一直以来困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难题提供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的认识差异与低碳城市建设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经济虽然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低碳经济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由于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发达国家强调的是绝对的低碳,而发展中国家强调相对的低碳,进而在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模式上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无论绝对的低碳经济还是相对的低碳经济,都是为了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反映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可以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充分利用优质生态环境和新能源的优势,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提升低碳经济竞争力,使海峡西岸经济区率先实现"低碳经济"转型。本文在探索低碳经济竞争力内涵基础上,构建了省际低碳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年东部沿海9个省份低碳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了福建省低碳...  相似文献   

7.
刘扬  陈怀录  陈冲 《社科纵横》2011,26(2):27-32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中,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从而保持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走一条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永续不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能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是能否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东部经济发展以及西部的开发中,存在着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破坏的问题,而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因此,在西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本文以低碳世界中的中国西部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低碳经济对中国西部城市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低碳经济是中国西部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实现低碳减排的主要战场。建立低碳制造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可对我国制造业的低碳发展进行定量的研究评价,并从制造业低碳经济、低碳技术和低碳环境三方面分析对碳排放的影响。我国的低碳制造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未来,我国的制造业既要保持高速发展,同时也要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低碳技术,调整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9.
陈英 《社科纵横》2010,25(12):61-63
在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重庆市的"森林重庆"和渝北区的"生态渝北"建设正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之一。大力发展林业碳汇,使之成为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气候变暖最有效的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认识渝北区发展林业碳汇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从而提出大力发展林业碳汇,助推渝北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低碳经济的建议。一是加强低碳及碳汇的相关宣传力度,二是合理布局,三是探索建立与实施碳汇项目的区域布局相配套的管理政策,四是搭建渝北区林业碳汇交易平台,通过林业碳汇勾勒出渝北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及"生态渝北"的低碳经济路径,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升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其他方面,中国都是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之中,以重化工产业主导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资源压力和气候压力。虽然《京都议定书》生效并没给现在的中国带来切实压力,但对未来中国影响巨大。发展中的中国必须做好迎接后京都挑战的准备。本文介绍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其在英国的实践,从内部需求和外部驱动两方面说明了中国经济需要走低碳发展道路,并对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可能途径和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