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雅疏证>所涉及的"正反同词"现象的最重要的形成原因,是由词义性质和词义范围产生的词义引申.由词义性质引申形成正反同词,其内在理据是"义相反而实相因",其具体方式是相关代用和相因推演.由词义范围引申形成正反同词,表现为由语境引起词义范围缩小,从而使上位意义降格为互相对立的两个下位意义.视角单一和比较对象不同,也是正反同词现象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A不AB"式结构是现代汉语正反问句中运用的一种正反对举格式.人们对于由AB式词构成的"A不AB"武结构历来争议较大,本文讨论这种结构的来源、特点以及是否属于规范用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支那"一词源于梵文"cina",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关于这个词的原意,学术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对"支那"一词的词义进行探讨,认为"支那"是一个超越了时空概念的词汇,借指所有中原王朝.对于"支那"一词的使用范围,笔者认为在东西文化发生大规模碰撞之前,在一些佛教界人士中使用相对较多.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也很少使用"支那"一词称呼中国,明治维新以后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抬头,在日本教育中,把中国说成"支那",意在把中国人说成是野蛮、落伍和无能的一群人,"支那"一词也逐渐由褒义转向贬义,抗日战争胜利后"支那"一词在日本从国家层面上才开始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反训的经典例词"臭"的分析,我们认为:如果从共时同一性角度来确定词,那么一个词不可能同时具有正反两个义位,对词义的解释不能随文释义,同时,词义的发展也不可能从义位"A"引申发展为其反义义位"-A","臭"不是一个反训词。  相似文献   

5.
"反训"浅谈     
"反训"是指一个词同时兼具两种相反的意义,这样的词可称为"反训词";"反训"可分为"正反同辞"、"美恶同辞"和"施受同辞"三类;词义引申、动作的特征、修辞等是"反训"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不说反义词,而说词义正反,因为不仅不同的词表正反两义(反义词),而且相同的词也有正反两义的(同词反义),在语言和心理上它们还有相通的地方,所以谈“词义正反”,以便兼论。词义正反,用得恰当,灵活有力;有时正反相通,妙若天成;有时正兼反义,溶二为一;有时正反同列,或并或偏。但是,如果学用不当,有时发生误解,有的造成悬案,有时执著支节,有时竟成谬论,只是武断。原因在于词义正反是语言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7.
"比兴"的多层级人文关怀、审美和实用的价值取向,是被历代诗家及晚清词家接受的一个内在前提。"比兴"追寻传统诗学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风骚之义",与狭义诗学比较,词家不仅削弱了传统的"宗经辨骚"意识,而且强化了楚骚的寄托精神。"寄托"是审视晚清词学思想的一种独特话语,晚清词家不离比兴之义,既丰富了词体体性观念,也充实了比兴思想。晚清词家浓郁的比兴寄托思想及其解词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皆催化了"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观念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清代咏物词中出现很多新题材。以顺康二朝为例,自鸣钟、千里镜、顺风耳、百步灯等科技产品,美人高底鞋、西洋烛、高丽烟、口琴等日常生活用品,火鸡等外来物种都大量被写入词中,甚至还出现吟咏"黑鬼"(对黑人的蔑称)的作品。这些作品多以舶来品甚至外国人为吟咏对象,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史料和文化价值:它们如实地呈现文化交流后社会生活的时尚变化及当时文人看待这些舶来品的态度,甚至可以窥见当时流行的种族观念。凡此,皆使这些作品不但有以词证史之效,而且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雅疏证》以"凡"语所说明的各种词义现象情况,包括七个方面,即:说明词的含义、说明词义引申现象、说明正反同词现象、说明两个词的含义相近、说明《广雅》和《说文》某些词义训释的理由、说明具有某种特征之物皆有某种含义、说明在散文对文情况下词义范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当年曾有一批日本战俘、"日本八路"在延安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使他们对延安难以忘怀,延安随着他们对中国革命及中国共产党的理解与接受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致。同是外国人,这与西方人对延安的认识又有巨大差异。考察延安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变迁,既可以了解延安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探寻外国人的战争文化心理对延安书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食"文化极具民族特征,与"食"文化有关的词语也富含中华民族文化信息,采用异化翻译能最大限度保留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文章对历史典故词、民俗习惯词、饮食审美词和医食同源词四个类别的"食"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并指出翻译要做到辞旧迎新、健全翻译体系、开设翻译课程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阮桦 《华人时刊》2008,(8):68-68
去德国探亲,对德国感触颇深的是德国人经常说的一个词"Ordnung"。这个词的基本意思就是"秩序、规则、纪律"。进入德国的土地,第一感觉是那里的道路、田野和建筑物分布得井井有条。维持秩序的标志牌和禁令牌到处可见。外国人在德国最早学到的单词之一也许就是"Ordnung"。法国人戏称:"德国公路上的指示牌傻子都能看懂。"的确,在德国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乡村小道,各类标志牌、指  相似文献   

13.
"乌台诗案"改变了苏轼的政治命运,也改变了其词创作的价值取向,使词在文化品格和文化层次上发生改变,得以与传统的立志之诗并驾齐驱.实现了黄州词从"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文化负载词是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准确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不仅能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促进民族间友好交往.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成因﹑可译性及译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在采用"直译"、"直译+厚译"、"直译+意译"和"义素分析法"的同时,注重"音译"及"商标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认为,具有相反两义且又同时合用的字词宜于思辨,我们将这种字词称之为"思辨词"。我国古代训诂学曾称之为"反训",但难于自圆其说。在《管锥编》中,钱钟书先生从体用有别的观点出发,厘清了多义词的种类,并对一字包含正反多义并同时合用的字词的辩证意义,进行了深入的阐发,指出思辨词是客观事物和人们观念情感等矛盾统一和矛盾转化的生动反映,表现了我们民族的高度智慧。  相似文献   

16.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制约了颜色词的意义演变,颜色词的文化意义又折射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有异,很多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差异较大,容易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本文运用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理论,对"颜色词"在英汉文化交际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论述了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的异同,及产生的原因.旨在增强人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促进异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汉语中出现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为了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迫切需要把这些特色词语恰当地翻译成英语,准确传达中国独特的文化信息。根据目的论,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即“目的决定手段”。诺德提出的“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对汉语特色词的英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迪斯尼版的《花木兰》可谓是以外国人的审美观来诠释中国古代的传说。在主题上,它以"追求个人价值"与"爱"置换了原文化内涵中的核心主题"自我牺牲"与"忠孝";在人物形象上,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伦理观赋予东方传统意义上的花木兰以新的形象和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英汉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相同的颜色词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红"、"白"两种颜色出发,从语意和语境两方面对"红"、"白"词群在文学文本特殊语境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指出唯有在准确理解英汉语言本身及其语言所反映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和使用颜色词。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的产生除了直接源自本土外,还有一种"异地移植"的方式。积极的文化移植是一个有选择的接受过程。因此,移植之后的新文化已不完全等同于原来的文化,其突出的特点是带上了浓厚的地方色彩。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词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早期具有明显的北方文化气质。至宋代,词则完成了由"北方文学"向"南方文学"的转变。五代以后,全国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南移,环境的变化对词的面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词向"南方文学"转变的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