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前,地下车库有独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还是与地上建筑物享有同一建设用地使用权? 国土资源部<关于地下建筑物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复函>[2000]171号文件明确规定:"①凡是与地上建筑物连为一体的地下建筑物,其土地权利可以确定为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2.
一、现行立法例及其评价我国现行立法对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属物同时抵押问题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1、《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7条规定:“依法取得的房屋连同...  相似文献   

3.
清末既已拉开中国法制转型的序幕,及至民国,法制近代化进程进入全面实践阶段。该时期尽管法律对民事审判的依据已有明确规定,但地方官在审理土地所有权纠纷时,有时却并不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裁判,而是动用国家权力对土地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形成进行干预。这一司法现象的产生,并非因为承审法官法律素养的欠缺或枉法徇私,而是其面对地方土地与国家立法现状时,受当时立法理念与立法趋向影响而自由心证的结果,反映了中国法律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初始过程中民法的粗疏、功能欠缺、发展变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司法问题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国初年的土地纠纷案件数量众多,司法机关对土地纠纷的审判很重视,一些重要的判词刊载在《司法公报》与《江苏省司法汇报》上.从判词明显看出,民初江苏地方法院和最高法院都尽量按照法律规则对土地案件进行判决,同时灵活运用契约、习惯、法理、司法判例和司法解释等多样性的判决依据.民初土地纠纷案件判决依据的多样性与传统法向近代法的转型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民初媒体所关注的土地纠纷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案件类型进行研究,分析民初江苏地方法院和最高法院对土地案件审判的依据,可以从微观角度观察近代中西法律磨合过程中司法改革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商品基本价值与市场泡沫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泡沫的程度有多大,一直是热点问题并存在争论。基于理性泡沫理论,并在房地产市场局部均衡模型的框架下,对中国房地产基本价值和泡沫度进行估算和预测后发现,自2001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存在泡沫,从2004年开始,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度急剧增加;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预计2009、2010和2011年房地产市场泡沫度将分别为21.6%、23.2%和18.3%,房地产市场的高泡沫状况难以出现根本性转变。而产生房地产泡沫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土地的垄断供给、普遍性的投机行为和房地产业的暴利。因此,解决房地产泡沫必须从打破土地垄断供给,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以及坚决遏制房地产行业暴利和投机等具体措施入手。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市场协调运行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房地产市场协调运行研究”课题组一、土地和房屋的关系问题在对待土地和房屋的关系问题上,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应是“地随房走”;有人认为地上有房、房依地载,两者密不可分,“所以那种机械地‘...  相似文献   

7.
土地使用权与抵押权效力问题探析张国炎一、土地使用权的利益范围及抵押意义土地使用权类似传统民法的地上权,其范围又超出传统的地上权范围。从我国实践看,能用于抵押的土地使用权一般包括:(1)土地使用权及地上附着物如植物、地上建筑物(房屋、道路或高架公路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及期限届满后地上建筑物的归属问题,期待《物权法》给予明确的回答。深圳市的实践及国外关于土地使用权期限的相关规定给予了我们很多有价值的启示。由于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规定还存在诸多缺陷,建议《物权法》进一步明确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法律后果,延长土地使用权的期限,明确期满续期的方式,以消除人们的疑虑。  相似文献   

9.
1935年的《中华民国刑法》,依据世界各国最新刑法学说和立法体例制定的同时,对中国家族本位的法律精神与法律制度进行改造并加以继承。近年来的"刑法修正案"与司法解释,显示出刑事立法与司法的一些内容有向传统回归的表现。回顾1935年的《中华民国刑法》对中国传统法的继承,分析近代刑法继承中国传统法的特点与学理,固有传统法制在近代的转换或许可以留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陈小东 《理论界》2011,(4):52-55
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纠结状况主要起源于"定价机制失灵"、"监管失灵"以及"法律失灵"。"国进民退"的提法缺乏经济科学性,不应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牟取暴利的遮羞布。有效规制和建构我国房地产市场新秩序,根子在于完善法律应对策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在宪法层面明确保护公民的居住权,使居住权不再定位为纯粹的私权,应将居住权"社会化"或"公益化",加强对公民居住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现有《土地法》、《房地产管理法》及相关税法,增加法律对当前房地产业发展态势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健全房地产法律体系,制定专门的《房地产监管法》或包括其内容的《产业政策法》。未来应加强我国房地产市场法治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是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之义。实施制度创新,是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下的必然结果;实施制度创新,将保证中国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发展初期就能有良性的制度规范。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是一个系统体系,我国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构建完善的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体系,并构建完善的制度创新环境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论物业管理的物权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现代物业管理的产权基础,物业管理权从实质上来说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将其所有权权能的一部分让渡给专业性的、超脱于所有权人之上的物业管理人行使的权利。由于现代物业管理的公共性和让渡性,使物业管理权具有了传统物权以外的性质和特征。但无论如何,物业管理权仍属于物权范畴,这一物权是基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而产生并依附于、从属于所有权。所以,应该以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为轴心构建我国物业管理的法律架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的税、租、费错位,税租费体系不明晰;税种设置不合理,征税范围狭窄;税率设计欠科学,计税标准欠合理,从而限制了房地产税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此,必须科学地确定房地产的税、租、费体系,合理地设置税种,规范房地产的税收体系;扩大征税范围,发挥房地产税的调控作用,科学地设置税率,发展和规范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房地产专业教育发展伴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现实问题。文章在对中国高校房地产专业教育体系中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发展高校房地产专业教育体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就是把房地产投资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证券资产的金融交易过程。本文首先对我国发展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接着研究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现状和发展障碍,最后结合次贷危机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经验教训,从金融体系、法律法规、中介服务机构和信用评级体系等方面提出健康发展中国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供应链成本控制体系及其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是为适应专业细分趋势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采用供应链合作开发的模式.建立一个整合房地产项目上下游企业的协调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以重庆房地产项目为例。研究房地产企业如何基于供应链的视角,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并基于SPSS主成分分析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以来,黑龙江省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总体上呈现快速上涨态势。本文结合黑龙江省三线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详尽分析,进而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所导致的人口大量迁移引起了对房地产的庞大需求。对未来十年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房地产业需求规模进行预测,并使用OLS回归估计进行证明的结果表明,城市化发展水平与高房价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品牌创建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慧灵 《兰州学刊》2005,(5):149-151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对品牌创建的认识不够,房地产的品牌状况不容乐观.房地产的品牌创建有其特殊性,在进行房地产品牌创建时,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考虑:重视企业品牌创建还是产品品牌创建;如何设计房地产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如何塑造房地产品牌形象;如何打造房地产品牌关系.  相似文献   

20.
对完善我国现行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娟 《阴山学刊》2003,16(3):92-96
房地产权属登记是对房地产物权的确认和公示,对国家和房地产权利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土地物权登记与房屋物权登记具有本质的不同,房地产管理体制本身的问题以及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立法的不严密,致使实践中权属登记的发证主体混乱。完善我国现行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有利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