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本文提出从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双重度来研究外国哲学。认为从文化视角对外国哲学研究在本质上就是把外国哲学研究放在中外文化圈内,特别是放在中国文化圈内,这种进入中国文化的外国哲学研究本身就成为中国文化与哲学的构成部分。这样它才直接影响到当代中国文化与哲学的发展。本文也论及了外国哲学研究在当代中国哲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着重论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与外国哲学三大哲学主流之关系,如何正确认识三者间的关系促进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曹伟业 《21世纪》2001,(6):30-31
东西两大文化板块的碰撞交汇,文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现象上看,令人颇感不安的是,当世界经济发展迈向一体化之时,文化之间的交流已不再是单纯的“增进了解”与“互通有无”,在大街小巷无不充斥着西方音乐、外国影视等大众文化产品的状况下,一种潜在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虚无思想正在不自觉中蔓延滋生,导致传统文化在一天天萎缩、日渐枯萎,由于外来文化势头过大,文 化的质量与准 则受到威胁, 难免会使人对自身传统文化产生疏远与冷落:一场文化之间的争夺战正缓缓地拉开帷幕。 有先见者预言:将来的时代是一个文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正>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与特点,早在三百年前一些学者就已开始反思,历经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就是“五四运动”前后),一直到八十年代初“寻根意识”的兴起,其间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界定,从而也相应地对文化的未来作了不同的预测.有钱穆先生的“少年文化”说;有徐复观的“耻感文化”说;有李泽厚的“实践理性”论;有汤一介先生的“内在超越”论,诸此等等,不一而足.本文试图立足从人论的角度来揭示传统文化的特点,并认为中国文化走过来的历程和走向未来的道路是一个通过异化而后又扬弃异化的过程.“文化”是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器物、制度、思想、道德等等.文化层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地变换着,有时是物质层面占主导地位,有时是政治层面占主导地位,有时是思想层面占主导地位.但不管怎样,文化的中心问题是人的问题,文化的理论就是人的理论,亦即人是怎样认识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层面上分析了中西医的根本区别,指出了它们的各自特征、存在方式及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医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中医药学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她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围绕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特别是针对“废止”、“否定”中医思潮的再度泛起,分析了其产生的文化及其认识论根源;分析中医学发展面临的诸多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乃是一种互释互约的解释学循环。人的文化环境,就是使人的存在成为现实可能的诸文化条件的总和。它是人一旦出生就被抛入并生存其中的整个文化氛围,大致包括知识系统、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层面。文化环境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濡化”和“涵化”。人的个体与类、人与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塑造了人的文化模式。它既是人的文化创造的结果,又对人及其活动具有先在制约性。文化模式一般具有共享性、规范性、可塑性、再生性和理想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层面上分析了中西医的根本区别,指出了它们的各自特征、存在方式及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医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中医药学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她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围绕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特别是针对“废止”、“否定”中医思潮的再度泛起,分析了其产生的文化及其认识论根源;分析中医学发展面,搭的诸多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就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接受的复杂性而言,必须要对其中多元聚合因素加以细致考察.从历史层面看,“接受”乃是随着现实政治社会条件变化,随着知识主体不断调整其角色与位置,面向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受众而最终作出的选择;从学理层面看,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政治现实、中国文化传统相互融合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建构,既是一个在历史中不断生成其问题指向的过程,也是一个中外文化资源不断交汇生成其理论形态的过程,在多元聚合因素下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深入考察,既是总结历史经验的有效方式,也是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当代保持活力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8.
格雷厄姆·默多克是西方传媒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开创者、当今英国“新左派”的代表人物。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不同,传媒政治经济学重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间隔”,善于从经济结构和所有制关系的层面来剖析大众传媒的内在矛盾,重新思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身份和文化权力,由此,它是一种在后现代语境下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西山岳型世界遗产类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今天不少人对“世界遗产”的价值观有明显错位,过多的看重它的经济价值,忽视它的环境、生态、文化的世界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的世界意义。其表现一是认为进入“世界遗产”就是对旅游地“授勋”、“升位”,忘掉进入“世界遗产”就是进入世界目光的监督,意味着最高标准的责任与保护。二是认为进入“世界遗产目录”就买了终身保险,而未看到它恰恰是最脆弱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区。本文以四川山岳型世界遗产类旅游地研究为切入点,提出了应研究的目标、内容、关键等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普遍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杰出创造之一,从东汉时期的“蔡伦术”到近代以来的“四大发明”,再到当前成为学术热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命名与表述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对造纸术的文化认知和文化阐释.值得重视的是,在东西方话语交汇的当下,对造纸术的研究不仅关乎传统技艺的科学探索,更在于经由造纸术研究来重新审视东西方之间文化与技术的交流与传播,形成关于“中国化的欧洲”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出现过拒绝接受外来文化和全盘西化两种极端现象,其根源都是缺乏文化自信,既影响了近代中国文化建设又影响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对中华民 族文化充满自信,并从历史和现实依据以及方法论等方面论述了文化自信的问题,为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处理传统与当代以及中外文化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文化观,从而实现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教育跨文化交流和中外合作办学中,中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和冲突日趋明显。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我们应该吸取外国优秀文化,但更要坚持和强化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特色,重视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外语教学注重目的语语言技能的培养,并逐步加入了西方文化的元素,但却忽略了对学生的民族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育,教材也缺乏相关内容,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障碍。目前外语教学在此方面的不足具体表现在:(1)培养方案中缺乏民族语言和文化课程设置;(2)所谓的学分制与真正定义上的完全由学生自主选课的学分制相差甚远;(3)教师在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知识对外语教学起重要作用的认识上观念模糊;(4)学生对母语及其文化重视不够;(5)教材中民族文化知识含量不足。基于此,建议:(1)调整培养方案,设置相关课程;(2)规定跨系跨专业选修课学分;(3)正确引导和树立学生的人文意识;(4)编写适用教材。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土洋节日之争”体现的是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而形成的文化冲突,其背后所隐藏的身份焦虑导致了人们对本土传统节日文化和外来节日的不平衡发展和文化自卑心理。从文化价值维度讲,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多的具有男性特征、高权力距离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而西方的节日更多体现弱男性特征、低权力距离和个体主义。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西方文化,也冲击了传统的中国文化,进而在社会中产生了身份焦虑。这些都体现了转型期中国民众对多元文化包容心态和驾驭能力的缺失,也暴露了全球化态势下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的失衡。  相似文献   

15.
运用比较研究法和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西方社会文化、宗教等因素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对中西方人文主义不同的起源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中西方人文体育观的差异及互相影响的因素.西方体育观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它提倡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主体;而中国体育文化在儒家人文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形成强调文化意境,注重艺术性的特点.随着"西学东渐"浪潮,中国的人文体育观逐渐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育价值观.比照中西方体育观的差异,可以为中国体育发展方向的研究提供更多哲学文化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任何语言都需依托于自己的文化背景。文化是民族差异的标志,而语言又像镜子一样将这种差异反映出来。因此,学习一门外语不仅仅是学习其语音、语法、词汇等体系,更意味着要学习目的语(targetlanguage)所反映的思想、风俗及社会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学习其“内在语言”。词汇,尤其是实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最终也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英汉实词对比,不仅能反映出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别,反过来这些差别也能加深我们对英汉词汇的理解。通过考察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本文总结了五种实词对比方式,旨在探索词汇与文化的关系,从而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误读现象。  相似文献   

17.
符号·文化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符号是整个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具有任意性和约定俗成的特性。同时,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所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系统是不一样的。我们学习一门外语,是在本族语和本族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另一种文化系统下语言符号的掌握.从而能够解决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交际问题。本文拟就英汉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以及礼仪符号在其文化背景下的一些差异性进行探讨,并提出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外语学习实际上是文化学习,要学好外语就必须了解目的语文化,尤其要熟悉本族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由于不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学习者在外语交际中出现了许多文化错误和障碍。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问题是目前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文章通过实例分析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干扰,并归纳出几种不同的文化干扰的表现形式,分析了文化干扰产生的原因,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文化简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区域文化由于长期大一统的社会格局使其具有自然与人为综合构成的独特性:既有以空间地域而定的“东西”“南北”和以文化品位而定的“华夷”“中外”一级地域文化的定义和划分;又有由中原区系、南方区系、北方区系、青藏区系四大文化拼块构成的次一级文化区系。在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又经历了只有考古和文献意义的、有较强自然属性和较少人为因素的萌芽阶段;以封国独立为主要形式的区域文化成型的方国时代和以地方行政区划为类征的区域文化发展的史志阶段.而其“核心-边缘”结构的游移、变化则最终形成了我国区域文化的全面缀连。  相似文献   

20.
坚持把中国哲学"和而不同"的理念确立为文化全球化的价值取向是文化全球化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文化在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只要有正确的应对措施,中国文化以其独特优势在全球化时代获得光明的发展前景是可以预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