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近两年来,我省在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过程中,重点加强了以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压缩和调整了一部分重工业产品,工业内部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在本省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由1979年的百分之三十二点一上升到1980年的百分之三十六点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重工业,消费品的供应比往年有所好转。但是,这仅仅是开始。工业调整的任务还很繁重。  相似文献   

2.
一、江苏工业结构的两个显著特点“轻型工业结构”,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轻工业比重高於重工业比重,进而形成的一个以轻工业的发展为中心、其它经济部门(主要指工业部门)为它提供服务的工业生产体系。在各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轻型工业结构”有它各自的特点。江苏的工业结构具有两大特点: 特点之一:在全省工业结构中,轻工业一直占居主导地位。首先看轻、重工业产值在全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轻、重工业产值之比是9:1,其中,1950年为94.4:5.6;1957年为84.8:15.2。②从1958  相似文献   

3.
一、广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与发达国家和发达省区进行比较,广西现行的产业结构还存许多不够合理的地方,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1、传统农业和精加工工业占主导地位.广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从1993年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社会总产值来看,广西农业所占比重为30.5%,比全国高出10.1个百分点,其国民收入所占比重为45.04%,比全国高出12.2个百分点,在广西五大物质生产中居首位.从就业结构看,广西农业就劳动力占78.1%,比全国农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62.2%高18.1个百分点.从工业来说,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工业.如:采矿业、食品工业、小化肥、小五金、小水泥以及烟草工业等.从社会总产值来看,按十多个产业群的构成分析,广西机械电子工业所占比重为9.46%,比全国所占比重14.9%(?)44%个百分点,缺少科技含量高和在机械电子行业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由于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区的电子工业显得十分薄弱.2、基础工业还比较落后.(1)从产业相互效应看,我区的基础产业比较薄弱.第一,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基础相当薄弱.1993年广西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9.9%,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出12.34个百分点,但绝对值不高,生产水平低.仅以1993年例,当年每亩耕地的种植业产值为190.64  相似文献   

4.
<正> 经济优势与薄弱环节是我省经济翻番中的两个带决定性的问题.山东省的经济优势是什么?有的同志讲是农业、轻工业,因为它们的产值在全国占前几名,因为它们的产值绝对值大.也有的同志将乐陵小枣、阿胶也列为山东省的经济优势.山东省的薄弱环节又是什么?有的同志又提到农业、轻工业.那么经济优势与薄弱环节且不是混而"合一"了吗?我认为,经济优势不是讲的份额、比重或绝对量.份额多、比重高、绝对量大不一定就是优势.  相似文献   

5.
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调整的方针指引下,上海轻工业有了迅猛的发展,1981年生产总值达349亿元,4年间平均增幅10.4%,超过以前29年平均增幅9.1%的速度,这使上海轻工业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49.3%,上升为55.9%。上海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8,而上海轻工业总产值要占全国轻工的13.5%,其中纺织更占全国纺织的16.3%。近几年上海轻工业在调整中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农轻重  相似文献   

6.
一般说来,集体所有制经济比全民所有制经济具有投资少、周期短、产出快、效益高、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贵州经济要振兴必需要求集体经济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发展,但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不尽如人意,增长幅度缓慢,所占比重下降,当全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以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看,全国由1978年的19.2%上升到1987年的31.9%,而我省则由15.7%下降到13.0%,所占比重略高于甘肃省,低于27个省市(区),比起沿海地区差距就更大,江苏、浙江省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已超过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  相似文献   

7.
轻工业是以制造消费品为主的生产体系,同重工业相比,产品消费面广而分散,所需原料也较为广泛。因此,轻工业原料的来源与保证程度及其发展潜力,影响或决定轻工业结构和生产布局。本文对我省轻工原料供求现状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1.目前,我省轻工原料第一层次结构中,农业原料约占80%,工业原料约为20%。由于我省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山区省份,生物资源丰富,立体农业特征显著;再加上山区闭塞、交通运输困难,轻工业原料指向的特点显著。因此,我省轻工原料结构中,农业原料比  相似文献   

8.
一、现阶段江西省农业结构绩效的实证分析江西省是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农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1年江西省农村经济总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占44.29%(其中种植业26.5%,其他农业3.6%,畜牧业10.3%,渔业1.90%,林业2%),第二产业收入占36.49%,第三产业占19.22%,种植业仍然是江西省农业经济的主导业,第二、三产业比重偏小,三大产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农业内部粮、棉、油、猪传统产品产值比重仍较高,2001年占农业总产值的45%,农业经济仍未走出“粮猪型”经济模式。畜牧业结构单一,所占比重仍然偏低,2001年其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28.…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任何国家。首先要有农业一定程度的发展。农业能够为农村人口和整个社会提供必需的食物,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才能发展起来。在我国这样一个十一亿人口的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更加突出。虽然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从1952年的56.9%,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轻工业产值73%。农村商品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6.8%,农付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47.1%,农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32.4%。尤其是,农业每年为全国人民提供了4亿吨粮食、1300万吨油料、3200万吨肉类、1100万吨水产品。满足了全国人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多年的实践证明。只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国民经济各部门就能顺利发展;如果农业出现困难,国民经济各部门就要大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干流从西向东全长6,380公里,年平均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支流大体为南北走向,与干流成扇形展开,形成辽阔的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地跨18个省、市、自治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人口3.5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5%,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据统计,1981年长江干线沿江六省一市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39.14%,其中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38.24%,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39.45%,轻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1.69%,长江流域的开发建设在振兴我国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钦州地区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条件较好,前景广阔,应予以大力发展。一、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的重要地位首先,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所占比重大,它的发展对于整个地区工业发展举足轻重。钦州地区轻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73%,提高到1982年的80%,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产值占轻工业产值1982年达到77%。  相似文献   

12.
计算单位:元口..............目...翔....‘.帅.曰~...、J.............门..‘...叫...侧...全国上一…辽一‘宁一…甘·1.每百元产值占用全部资金 其中: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其他各种经济类型 其中:轻工业 重工业2.每百元产值占用定额流动资金 其中;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其他各种经济类型 其中:轻工业 重二一业3.每百元产值提供利润税金 其中: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其他各种经济类型 其中:轻工业 重工业4.每百元产值提供利润 其中: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其他各种经济类型 其中:轻工业 重_卫业5.每百元资金生产总产值 其中,全民所有…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实证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发达地区而言,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具有其特殊性。2000-2007年山东省聊城市产业结构演变的轨迹具体概括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经济所占比重快速提升;农业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趋于下降,畜牧业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在轻工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呈现出明显的重工业化趋势;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生活服务业所占比重趋于提高。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具体包括:坚持把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经济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努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坚持从全国统一市场的需求前沿出发,选择战略产业;坚持培植战略产业与发展传统产业相兼顾,抓好传统产业的发展;坚持把提升产业素质摆在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坚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一、历史回顾建国初期,由于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特别是受国家在东北三省建设重工业基地做法的制约,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明显呈现出重型化的特征。从1978年的统计数据来看,黑龙江省当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为273.0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6090亿元,占22.3%,工业产值为212.14亿元,占77.7%,在工业产值中,重工业占71%,轻工业占29%①。就当时来讲,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国家建立工业化基地确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也不可避免地强化了城乡之间的二元化经济结构,城市集中了工业化生产手段以及现代物质和精…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任何国家,首先要有农业一定程度的发展,能够为农村人口和整个社会提供必需的食物,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才能发展起来。在我国这样一个十一亿人口的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更加突出。虽然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从1952年的56.9%降为1988年的24.3%,但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59.5%,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轻工业产值73%,农村商品零售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6.8%,农付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47.1%,农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32.4%。尤其是,农业每年为全国人民提供了4亿吨粮食,1300万吨油料、3200万吨肉类、1100万吨水产品,满足了全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农业生产的情况如何,直接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多年的实践证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人多地少、粮食紧缺的省份,怎样才能生产出更多的肉、奶及其他畜产品,以满足整个国计民生的需要,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发展我省草食畜禽业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对策等问题,谈谈一些看法。 值得重视的薄弱环节 当前,我省农业生产结构中,畜牧业处于落后状态;在畜牧业中草食畜禽业又居微弱地位。解放以来,我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徘徊在10%左右,其中2/3以上的年份低于10%。最近几年,由于批判了“左”的错误,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1982年畜牧业生产创新记录,产值达17.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但也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2.6%,低于全国16.4%的比重。在落后的畜牧业中,以猪为主的食粮畜禽占绝对优势,而牛、羊、兔、鹅等草食畜禽所占比重很小。1983年上半年,全省  相似文献   

17.
安徽产业结构五十年的演变历程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来,我省产业结构演变经历了曲折历程,与世界各国及全国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有一定差异,本文对此进行初步分析。一、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过程第一阶段:1952年至1978年建国初,全省国民经济整体处于凋敝状态,仅有的一点工业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只处于从属地位。1949年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2.6%,工业只占17.4%,产业结构几乎是单一的农业。经过3年经济恢复,1952年全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我省社会主义经济增长过程也正式开始。当时,全省工业主要集中于采掘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工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很低,工业化必需的资金…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贵州省轻工业有了较快发展,1990年总产值达9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0年增长2.24倍,平均每年递增12.5%。但是。轻工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全省人均轻工业产值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3%,支柱产品单一,对重工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仍相当薄弱,寻求大力和有效发展轻工业的方向和途径,促使贵州产业结构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工业化中期阶段过渡,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 广东农业生产结构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突破了长期存在的“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格局,形成比较合理的生产结构.下表反映了广东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情况,到1990年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低于50%.其结构变化值,1949—1978年29年变化只有19.2,而1978—1990年12年变化却有37.8,说明了改革开放期间结构的剧烈变动.在这一变动过程中,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亦由1978年的68.4%降至1990年的46.1%,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由93.7%降至67.7%,分别降了22.3和26个百分点,反映出在农业稳步增长的同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下降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一、战略:跨越重化工业阶段关于广东的产业发展方向,选择什么战略,目前在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中存在一种争论:是否按部就班走重化工业道路。我们认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广东省应该跨越重化工业阶段,实施协调发展战略。主要有如下理由: 1.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建国初期,广东的工业是一个超轻型的结构,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0-90%,这固然因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但不可否认轻型工业是有优势的。六、七十年代,与全国情况一样,因受重工业优先发展,工业“以钢为纲”思想指导,不顾历史形成的产业优势和自然资源情况,工业投资重心却人为地转向重化工业部门。“三五”、“四五”、“五五”三个五年计划时期,重工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89.04%。但是,1980年与1957年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