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中西文学撞击交汇中的新时期文坛,存在着两类引人注目的小说:(一)、《受戒》、《大淖记事》、《桥边小说三篇》、《白色鸟》、《一夕三逝》、《哦,香雪》……;(二)、《你别无选择》(以下简称《选择》)、《蓝天绿海》、《无主题变奏》、《鬈毛》、《黑颜色》……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对《哦,香雪》理解和接受,都是建立在小说唯美的风格和宏大历史叙事的价值取向上,而小说所揭示的文明的悖论及其反现代性的因素,一直处于被遮蔽的状态。所谓的香雪们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以及对行将逝去的纯朴的乡村文化的担忧.都是建构在对于现代性认同的基础上的同一种话语。香雪由于一个铅笔盒开始的奇异旅行,是对来自文明的暴力的拒斥与反抗,是对个体生命尊严的坚守与维护!如果说香雪们的行为是对现代性的向往与认同,那么,这也是一种始于反抗的无奈认同。  相似文献   

3.
铁凝是伴随着《哦,香雪》、《六月的话题》、《没有或扣的红衬衫}}等作品的问世,而走上文坛并被世人所瞩目的。这几篇作品,仿佛几块很厚重的砖头,将铁凝作为小说家的名望和品位垫得很高。要想走近铁凝,认识铁凝,对这些作品的读解是必不可少的。但铁凝并不是脚踏这些砖头才能保持自己高度的作家。她追踪时代的步伐,执着于社会和人生的探寻,而又有旺盛的自我更生能力。因此,在宽广的文学创作道路上,她时有佳作推出。特别是九十年代,她发表的一系列短篇小说,常常被《新华文摘》、饲。说选刊》、《小说月报》转载,更受到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
情感的退位与理性的反驳——铁凝小说《秀色》解读西慧玲铁凝被读者认知是从《哦,香雪》开始,她用饱蘸情感之笔为读者勾勒了一幅至真至纯的乡村女孩子的心灵画廊。在这篇小说里,人们读解出的是隐匿在贫穷落后之中的希望与向往。而铁凝的新作《秀色》,却用冷静凝滞的语...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对<哦,香雪>理解和接受,都是建立在小说唯美的风格和宏大历史叙事的价值取向上,而小说所揭示的文明的悖论及其反现代性的因素,一直处于被遮蔽的状态.所谓的香雪们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以及对行将逝去的纯朴的乡村文化的担忧,都是建构在对于现代性认同的基础上的同一种话语.香雪由于一个铅笔盒开始的奇异旅行,是对采自文明的暴力的拒斥与反抗,是对个体生命尊严的坚守与维护!如果说香雪们的行为是对现代性的向往与认同,那么,这也是一种始于反抗的无奈认同.  相似文献   

6.
《废都》和"废都意识"的出现与流布,不是偶然的,除了贾平凹滥用自己的才情之外,当然也有转型期各种思想意识交织碰撞的痕迹,包括积极的与颓废的意识碰撞的痕迹,其中也有西方十九世纪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自然主义的消极影响.《废都》和"废都意识"显现出的与道德规范的严重不和谐,在中国文坛的负面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7.
“秀色”,一个多么鲜丽的词汇:美好的景色或容貌!然而,由于“美丽的胴体”(?)频繁展览,“秀色可餐”的胡侃不绝于耳,“秀色”被污染了,贬值了,甚至变得惨不忍睹了。所以一见《秀色》(《小说月报》1997年第3期)篇名便觉扎眼,怎么,当年写《哦,香雪》的女作家铁凝也赶起时髦来了?于是,怀着几分好奇、几分挑剔阅读作品。随着文字的流动、画面的转换,人物的凸现、主题的清晰,我越来越觉得错怪了铁凝。《秀色》与觊觎、玩赏“秀色”之作不同,确实给人以“猝不及防之感”,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潇洒和美”(铁凝:《我看短篇小…  相似文献   

8.
俞天白的长篇新作《大上海沉没》(《纵横大上海》第一部,下称《沉没》)在1988年最后两期(《当代》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它在1988年上海文坛上的出现,也象同年发表的《衰与荣》、《商界》在首都文坛、广东文坛上的出现一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著名的华文作家云里风先生,从50年代至90年代从事文学创作40余年,尽管其中因病两度辍笔,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写出《黑色的牢门》、《出路》、《冲出云围的月亮》、《望子成龙》和《相逢》五部小说集,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和文坛引起强烈反响。近年来,随着中、马文化交流,云里风的作品也引起中国文坛的注意,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0.
2015年1月12日,由谭五昌、陈旭光、柳忠秧、李遇春、谢有顺五位国内新锐批评家与学者发起的第四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在长沙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清华美院清美艺术研究会、《文艺争鸣》杂志社、《当代文坛》杂志社、国际汉语诗歌协会共同主办,由《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云梦学刊》、《创作与评论》、清美华艺文化机构协办。本次论坛秉承着一贯的宗旨与口号:"重塑批评家  相似文献   

11.
论毛泽东对《武训传》的批判翟传增新中国文坛的第一个重大事件便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发起和领导的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所以有人干脆把它称之为新中国“文坛第一案”。对这个“文坛第一案”的总体评价可以198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评论者大多以毛泽东《应...  相似文献   

12.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百年孤独》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文坛产生了较大影响。《百年孤独》的成功也使作家们受到鼓舞和启发,直接引发了"寻根文学"的热潮。但是"寻根文学"并没有取得人们预料中的成就.表面看来这是由于作家们没有真正学到魔幻现实主义的精髓,实际上从作家的心态、作家对文学之"根"的理解、作家对自身定位这三个角度看,"寻根文学"的失败是必然的。这种结果,给人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学如何呈现历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经典命题。当代女性文学从与女性处境相通的“日常生活”出发,探索了不同的观察、理解、呈现历史的文学书写路径。《哦,香雪》《烦恼人生》《上种红菱下种藕》等以“日常生活”切入历史、呈现历史,制作呈现了血肉丰富的历史“切片”;《笨花》以一种更接近原汁原味的乡村历史“样本”,探索了历史理性和历史无意识的浑然书写;《长恨歌》《天香》以多重视角的融合对上海、女性、日常生活进行了精密的“透视”和辩证书写。从历史“切片”、历史“样本”到历史“透视”,铁凝、王安忆等当代女作家挣脱了性别单一视角的限制,以开阔的历史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找到了文学进入历史、呈现历史的独特路径和方法,在更为综合的视野中展示了新的文学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评奖一直颇多争议。较早以调侃的方式把中国评奖乱象搬上银幕的是米家山导演的《顽主》(1988年),借"三T"公司替三流作家宝康操办文学奖发奖大会道尽文坛评奖荒唐之事。  相似文献   

15.
胡书庆 《江汉论坛》2012,(3):114-118
史铁生既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个性突出的作家,也是这个语境中一位特殊的宗教思想家。他的作品中一直有着大量的宗教性书写,而其《我的丁一之旅》在这一点上堪称其总结性的"心灵文献"。基督教及佛教元素渗透了这部小说的叙述,这两种元素自始至终矛盾统一于一颗不知所终地祈祷的"心魂"。  相似文献   

16.
莎菲论     
一莎菲是丁玲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以下简称《日记》)的女主人公.这篇作于一九二七年冬到一九二八年春,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二月《小说月报》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内容和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曾经震动了当时的文坛,并使作者一举成名,"好似在这死寂的文坛上,抛下一颗炸弹一样,大家都不免为她的天才所震惊了."虽然莎菲女士的出现哄动了中国的文坛,但是中国的文坛却长久地并没有真正了解和懂得莎菲.半个多世纪以来,文坛上对这个人物进行了各种各  相似文献   

17.
孤岛时期"论语派"的文学活动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飞 《学术探索》2005,(6):134-137
孤岛时期的论语派是抗战时期上海文坛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一直未被研究者关注。围绕着《宇宙风乙刊》以及《西风副刊》论语派进行的创作和翻译活动,不但为当时的文坛提供了各派文人交流的平台,也使西洋杂志文成为孤岛散文界的主流,并影响了沦陷后上海文坛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1 从一九二一年开始,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连续发表《命命鸟》、《商人妇》、《换巢鸾凤》等小说,以异域风情的描述,独树一帜,引起文坛注意.历史进入三十年代,艾芜在《文学月报》、《现代》杂志发表《人生哲学的一课》、《我们的友人》,《伙伴》等小说,也以新颖的域外题材,受到文坛的重视.尽管在许地山与艾芜之外,也曾出现过或一作家或一域外题材小说,但总没形成这种题材的系列性.许地山和艾芜是以大量描写异域风光而显示独  相似文献   

19.
自明成祖设立天津卫以来,天津的古典文学就开始萌发并发展起来。有清一代,天津古典文学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诗词,是天津文坛的主流。至民国、典诗词的发展势头稍歇,不再是天津文坛的主流文学,这与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背景息息相关,也与天津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有直接关系。虽如此,民围文坛仍涌现出诸多诗词作品集,诸如《水香洲酬唱集》、《城南诗社集》、《癸西展重阳水西庄酬唱集》等等。这一方面说明了文学发展的复杂性,一方面也说明了古典诗词之于天津文人的精神感召力。正是这种精神的感召力使得天津文人的旧体诗词创作一直延续到建圈后,并绵延至今。  相似文献   

20.
《理论界》2016,(10)
名作家苏童极擅长写短篇小说,但近年来他推出的长篇小说《河岸》和《黄雀记》,直面社会现实的人性现实,洞悉与书写时代生活之变,既得到专家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也淬炼了他的文学品性和精神品质,实现了他所寻求的文学思想与艺术创造的现实跳转,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越走越从容自信,越走越坚实宽广。苏童的这种具有"新生"意味的嬗变,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自身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人文价值,同时更拓展了当代文学烛照社会现实的精神空间,成为新世纪文学发展主潮中的形象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