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随着高校法人地位的确立,高校原来单一的产权主体"一分为二"为高校举办者和高校法人。高校法人资产产权就是指以高校法人为主体的产权;高校产权主体化和法人化进一步发挥了高校法人资产产权的界区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通过设置高校资产管理机构分解产权,激活了高校资产管理;通过不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高校法人通过参与校办企业决策加强了对校办企业的领导,使高校法人资产产权的功能得以很好发挥。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项目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的核心环节,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发展和科学研究等具有重大意义。探究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问题及提高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水平是高校科研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论述了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高校各项改革的进行 ,给高校的财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财务队伍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需要调整。本文对高校财务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作了深刻论述 ,对高校财务人员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 ,为高校财务队伍的建设指明了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育管理是推进高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是维持高校教育秩序的关键。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决定了高校整体的健康发展,决定了人才的培养层次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文章对如何实现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了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扩展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空间,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提高,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手段,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但也对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必须坚持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种类型的高校校园文化均面临着挑战。文章分析了三种类型的高校校园文化及其面临的挑战,并就如何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强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高校范围内有关资金的组织、筹措、调拨、使用、结算、分配以及资金使用效益管理工作的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的开展。当前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加大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 ,高校办学模式呈现出了灵活性、多样化特征。由此 ,高校财务管理内涵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现行的高校财务管理运行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迫在眉睫。要切实做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必须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   一、转变高校财…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凝结了众多教师和管理工作者的精神财富,也是反映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它记录着高校教学水平的发展脉络,亦是高校未来发展走势的一个重要决策依据。高校教学档案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本文从高校教学档案的参考价值、传承价值、凭证价值以及激励价值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高校教学档案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筹资既是一个高校成立的前提,又是高校发展的基础,是任何高校都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高校筹资行为受高校筹资制度的约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国家的高校筹资制度均具有一定的特色。一个国家的高校筹资制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伴随着国家乃至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变化而变化。文章在对制度变迁的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筹资制度变迁的本质,重点运用高校筹资制度效用曲线对高校筹资制度变迁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它的负面效应加大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难点 ,再加上国际大气候的影响和知识经济的挑战 ,使高校德育工作出现了新问题。如何克服困难 ,不断开拓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就必须进一步明确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 ,具体德育工作的内容 ,灵活德育工作的方法 ,从而达到理想的高校德育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1.
贺然 《兰州学刊》2006,3(7):184-185
死刑的存废问题一直是法学家们争论的热点,其核心问题是法律的人道化与利益的最大化的关系问题。死刑的废除所体现的是法律的人道化,但这一人道化在我国现阶段并不具有实际的积极意义。法律的人道化是法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但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法律的首要的价值目标。法律的人道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应当有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而这个结合点只能靠我们在实践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体知”的意义——从西方诠释学的观点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知"是中国哲学所特有的面对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方法,与西方近代主客二分的知识论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儒家的"体知"观念则更重在个体生命的修身成德和道德实践性的充分扩展,凸显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旨趣。作为认识社会、体悟人生的实践型智慧,"体知"重视内在的省察,反观自我之心灵,而非一味地逐于外物;强调个体生命的亲历性和在场感,将知识的获得和生命的直接体验融合为一体,视求知为一个知识内在化的过程。同时,"体知"又包含了身、心、灵、神等不同的层面,在社会实践的场域中,不断地反思和重构已有的历史意识。就个体生命而言,"体知"是一个接受教化、融入群体的过程,又是见证人类普遍精神、存续文明脉流的不息活动。  相似文献   

13.
商周是中国早期文明,其政治文化模式的变迁对后世影响深远。殷周之际礼制下妇女角色的规制,向来被学者解读成后世妇女地位衰落的源头。然出土文献表明,周礼构建的妇女角色并不与西周历史实际进程相同步。商周时期贵族妇女地位转型实有两次,即殷亡鉴戒意识下西周妇女无与政事制度的构建阶段和东周以来由制度深入包括妇女在内的各阶层群体心灵的阶段。这一时期妇女地位演变的总体趋向,并不能以简单的"衰落"概之,尤其是后一次转型中妇女破除功利意识,对道德的真诚追求,彰显出对道德诉求的精神自觉。  相似文献   

14.
借助于中国哲学体用范畴观照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分析,"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命题极好地概括了亚里士多德灵魂学说的要旨.灵魂之体即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形式;灵魂之用即其营养能力、感觉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等,作为灵魂的不同功能并非灵魂的不同的类,而只是其不同的部分.对于灵魂的每一种能力的说明,同时也就是对灵魂的最中肯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挖掘笛卡尔的三个原初概念——灵魂与身体的紧密统一体、思维、广延——来重新更好地理解笛卡尔的整个哲学思想:他的第一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思”实际上应该对应于灵魂与身体的紧密统一体这个原初概念;他的形而上学是围绕思维这个原初概念展开的;他的物理学完全依赖于广延这个原初概念;他的认识论则更是以他的原初概念思想为基础的,原初概念应该是认识的先天形式,这就凸显了笛卡尔认识论的一种批判性维度;他的伦理学中人的概念也直接对应于他的灵魂与身体的紧密统一体这个原初概念。我们不能过于强调笛卡尔的二元区分的思想,而忘记了他另一个同样原初的灵魂和身体的统一体概念。  相似文献   

17.
电子游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但与此相伴的是大量的关于虚拟财产的纠纷,由于立法的滞后,这些纠纷往往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加快相应的立法。本文对虚拟财产保护的必要性,虚拟财产的法律界定、虚拟财产纠纷的法律保护现状和立法对策等进行了论述,希望对虚拟财产相关立法完善能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潘云华 《北方论丛》2007,(6):145-148
与实体中心说所导致的程序工具价值论相反,程序中心说导致了实质正义被贬低的弊端。将公正的程序置于中心地位,只是为了平衡对实体权利的不适当的强调,而不是要放逐实体。程序必须回应实体、向社会开放评价的实体标准。因为实体为程序规定目标、并为程序构筑边界。诚然,程序实体化会带来规范内容的价值冲突和造成对程序的统一性、独立性和完整性冲击的风险。由于现代社会的制度正义取决于整个市民社会的个体觉悟和道德交往,因此,程序实体化所造成的风险的化解途径,在于通过公民教育与民主实践培养发达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对认识的研究和了解只是侧重于反映和求真 ,对于认识是创造和求新则有所忽视。作者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对人的认识的推动 ,从欧洲哲学发展的历史 ,阐述了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创造和求新。文中特别提出创造是属于意识的 ,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意识即思维在本质上自由的 ,思维的自由是创造之母。  相似文献   

20.
王开玺 《河北学刊》2003,23(3):168-173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正是西学东渐时期。就文化的表现形式而言 ,太平天国领袖不可避免地带有中西文化扭结的特点和西方文化影响的表征。然而就文化的阶级属性或本质而论 ,农民当属封建文化的载体 ,他们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是疏离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即折射出太平天国这种既扭结又疏离的文化倾向。 186 1年《天朝田亩制度》的重颁 ,是太平天国农民领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回归和对西学的反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