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时与城市居民在互动中产生了冲突和磨擦,而这种群际冲突的实质是人们把自己看作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而发生的内隐或外显的对抗行为。社会类别化是群际冲突产生的认知基础,而相对被剥夺感是群际冲突的基本心理动力,群际冲突产生的直接原因则是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之间有着利益冲突。要想减少这种群际冲突,就要消除刻板印象,通过平等的接触加强相互了解,并且要运用规范使冲突去人格化。  相似文献   

2.
间接群际接触是一种非面对面的群际接触形式,主要包括扩展群际接触、想象群际接触以及替代群际接触。近年来,对间接群际接触的研究发现,如果个体得知本群体成员与外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亲密的友谊关系(扩展群际接触),或者想象自己与外群体成员的积极互动情景(想象群际接触),或者观察内群体成员与外群体成员的交往互动过程(替代群际接触),可以有效减少个体对外群体的偏见,改善个体对外群体的态度。当然,间接群际接触改善群体态度的有效性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调节性影响。今后,围绕间接群际接触的主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间接群际接触效应的跨文化特点,尤其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中的适用性问题;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的间接群际接触所产生的综合心理效应;深入考察间接群际接触的长远社会效果;积极发挥间接群际接触在增进群际关系中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群际关系的社会心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际关系是指人们把自己看做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而非单独的个体而发生的相互作用,具有易冲突性的特点。影响群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类别化、相对被剥夺感、威胁与反威胁、信任与不信任。我们可以采用再类别化、交叉类别化、多元文化主义、接触、合作与相互依存、减少威胁、运用规范使冲突去人格化和第三方干预等方法来减少群际冲突,改善群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群际囚徒困境差异最大化游戏(IPD-MD)和群际囚徒困境游戏(IPD)的重复决策设计,模拟具有不同冲突历史的群际冲突情境,探讨不同回报方式对个体在群际冲突情境中的决策动机及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不论群际间是否存在冲突历史,个体在模拟的群际冲突情境中都表现出了一致的决策动机和行为特点:在虚拟回报条件下,超越外群体的竞争动机主导着个体的行为,个体捐献更多的游戏券到组间公用基金以最大化群体的相对收益;在现金回报条件下,使内群体受益的利他动机主导着个体的行为,个体捐献更多的游戏券到组内公用基金以最大化群体的绝对收益。回报方式对个体在群际冲突情境中的决策动机及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7省13市的抽样调查数据,重点考察了不同类型的群际交往以及人际信任对社会距离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群际交往对改善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群际关系有不同的作用,亲密关系和同事关系的交往有助于缩小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社会距离,而邻里关系对社会距离没有显著影响。城市居民的人际信任度越高,对农民工的社会距离越小;人际信任度越高,交往频率对社会距离的影响越大。这表明群际交往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平等地位、共同目标、相互合作、制度支持和亲密关系等客观条件,还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态度。  相似文献   

6.
社会距离是衡量群际关系状况的重要指标,依据2014年“南京市城乡居民调查问卷”数据,从社会经济地位、群际接触的角度分析了市民与农民工间的社会距离。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工社会距离影响更为显著,农民工受教育年限越长,主观阶层地位越高,感知到的社会距离越小,而市民主观阶层地位越高,对农民工施予的社会距离大;群际接触也有助于消减二者之间的隔离,促进相互融合,其中,社区参与程度、他群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对于两类群体的距离感影响均显著,居住环境只对农民工影响显著。如果具体到通婚意愿,社会经济地位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相比农民工,群际接触对于改善市民对农民工通婚意愿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7.
人际-群际非连续性效应是指群体比个体更富竞争性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研究者们整合了现实冲突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从群际互动和人际互动的差异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这些理论认为,相较于人际互动,群际互动中的博弈双方更为贪婪,且对彼此更不信任,其决策更为理性。从该理论出发,研究者们提出了减少群际冲突的几条重要途径,分别是:关注长期利益,委任强硬的领导,诱发对外群体的同情和设置超级目标。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研究这些策略如何彼此补充,以期能对建构现实社会中的群际和谐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高甲布努瑶歌文本是瑶族用壮族古壮字传抄并以北部壮语方言为主要演述语言的民间口承文献。桂西北壮汉瑶三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征为群际接触提供重要场域,也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空间基础。受接触场景中政治、交通、经济与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清末民初桂西北壮汉瑶三族的群际接触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接触情况,其群际接触的中介变量包括群体间的依存关系、群际互动、群际情绪和认知因素等,这些中介变量所凝练出的历史经验对当前推动民族交流交融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跨群体友谊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群际接触,对内外群体、群际关系以及个体自身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尤其民族间的跨群体友谊,即跨民族友谊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已有研究从接触假说、拓展性接触假说以及自我拓展性假说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然而对跨民族友谊作用对象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外群体和对群际接触的态度与情感,缺乏对自我认同建构、群际关系以及社会认同的研究。当前,跨民族友谊有必要在研究边界、研究方法等方面不断完善,并亟待对其产生、发展和动态培育过程中的个体认知、情绪变化等加以进一步研究,以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和促进提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老年歧视问题,国内学者大多从社会政策和法律层面进行理论探讨,实证调查研究较少。对73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老年歧视、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群际焦虑、代际接触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显著相关。代际接触既能够直接负向预测老年歧视,也能够通过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群际焦虑的独立中介效应,以及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群际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老年歧视。增加大学生与老年人的代际接触,有利于减少消极老化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水平,进而减少老年歧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基本主题之一,而明确提出发展问题并对之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主要成果体现在现代发展理论中.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现代发展理论出现了引人注目的理论转向,即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这种增长的社会历史向度,并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发展"的主题.这一变化趋势突显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远意义和当代性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要义表明:这种发展观不仅具有严整而科学的世界观基础,而且也日益显示出它在探索和回应当代发展问题时所具有的深刻而持久的理论张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传统发展观之所以造成当代社会发展的危机,根源就在于发展目标设定上人的失落.而可持续发展观则把人的发展提到首要地位,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提出的全新的科学发展观。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在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观的演进的三个阶段: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探讨了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度量手段———指标体系,以及中国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度量的探索。提出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社会发展,再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的演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从西方发展观的历史演变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力图寻求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西方发展理论也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简要地凝练为这样五个方面:从西化到特色的转变、从增长到发展的转变、从单面到全面的转变、从征服到保护的转变和从物本到人本的转变.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辩证地借鉴和吸收这些理论成果的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从西方发展观的历史演变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力图寻求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西方发展理论也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简要地凝练为这样五个方面:从西化到特色的转变、从增长到发展的转变、从单面到全面的转变、从征服到保护的转变和从物本到人本的转变。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辩证地借鉴和吸收这些理论成果的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发展理论经历了从传统经济发展观到生态伦理发展观再到当代科学发展观依次递进的三个发展阶段, 相应地,遵循的是“人”-“非人”-“人”的人学演变逻辑。科学发展观既克服了传统经济发展观对人的片面理解,又克服了生态伦理发展观对人的“非人”理解,是真正的人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依我之见,我们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实质,就是“十一五”期间发展必须立足于科学发展。为此,全会号召我们“要加快建设资源节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涵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源能力的现状 ,提出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围绕金融自由化、FDI冲击及信贷资金配置等与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的3个问题,介绍了近期国内外文献关于金融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研究的进展及争论,指出在我国金融发展过程中应稳妥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改变对于FDI的偏好,积极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并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及区域政策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