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构建包含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城镇化冲击的城镇要素收入分配理论模型,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城镇化发展则有助于减轻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上述效应由于受到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的调节而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地区的城镇劳动需求弹性较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也较大.因此,要降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一方面,应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减轻城镇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市场化进程和扩大对外开放,打破要素市场分割,使城镇非农部门的劳动需求更加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发现,福建省农村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长期的地区差异,但可喜的是,近几年有下降的趋势。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人口规模的增大对提升城镇化水平有积极影响,而城乡收入差距和人口流动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人口等因素对沿海和山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表现之一.新的形势下,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都将给城乡收入差距带来新的影响.本文以中部欠发达城市南昌1990-2009年的样本数据为例,对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经济的增长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单向变动;城镇化的推进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没有影响;相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会加速城镇化进程,而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最后验证了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过程既是产业和人口集聚、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能源大量消耗、碳排放高度集中的过程,加快促进城镇绿色低碳转型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中国城镇化进程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呈现出较大地区差异,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生活消费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影响全要素碳排放效率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在江苏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本文从收入来源结构视角对江苏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以及收入不平等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发展一种基尼系数的测算方法,测度了总收入与不同来源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并通过构建基尼系数的结构分解方法,计算了不同来源收入对总收入基尼系数的效应,研究发现:不同来源收入不平等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边际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及动态变化特征。本文研究的政策涵义为:促进江苏城镇居民共同富裕战略的实现需要关注收入增长中不同来源收入不平等的调节,特别是对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分配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三角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等方法实证分析其三角关系,结果表明:长期内,三者具有相互促进的正效应;但短期内,农业发展与城镇化只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农业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而城镇化并未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城乡孤立、二元结构明显。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之间关系扭曲已成为阻碍城镇化进程的基本制约,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和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7.
FDI与中国收入不平等:来自1987~2006中国省际面板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FDI在中国的增长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得到了较多关注,而理论界对其收入分配效应则关注较少.本文使用多种计量方法对FDI与中国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FDI分布的产业及地域范围的逐步扩大,FDI对收入不平等的总体影响呈倒U型;(2)FDI在中国的收入分配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8.
地区平衡发展的真正内涵除了指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上的缩小外,也应该体现为生态环境质量差异的缩小。运用分布滞后调整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碳强度差异和经济增长差异的关系发现,两大地区人均收入差异存在绝对收敛,但与此同时,碳强度差异呈现发散趋势,地区间碳强度差异的收敛性与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并不同步;人均资本、城镇化、市场化及产业结构对碳强度的地区差异有较大解释力,而能源结构、技术水平则解释力不大。探究碳强度差异随经济增长差异变化的机理发现,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降低将引发碳强度差异扩大,而人均资本、城镇化、市场化、产业结构等决定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亦可以明显地影响碳强度差异。以上结论对中国走节能环保型区域平衡发展道路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就我国199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回归和工具变量法对贸易开放、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贸易开放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显著“U”形关系,且我国正处于该曲线的右半部区间;而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之间则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且我国正处于该曲线的左半部区间。就业创造、产业升级、投资拉动、收入分配四大效应均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就业创造效应、产业升级效应、投资拉动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未来我国应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机遇,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基础上,继续扩大贸易开放,不断降低贸易成本,积极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四大效应的作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增强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带动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然对城乡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影响。基于2007—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创新强度、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科技创新的城乡二元结构”、技术进步偏向性、农产品需求刚性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矛盾、“产业政策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差异等因素共同影响,提高创新投入强度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明显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当在坚持创新发展、促进企业结构升级的前提下,确保城乡之间协调均衡发展,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和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提高农业人力资本投入和农产品收购价格,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拓宽农业劳动者收入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