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梦树开花了     
<正>当梦树这个词来到我心里,曾跟她联系在一起的那些事物便一起回来了。带着雾气的清晨的阳光,春天的一两声鸟鸣,母亲出早工回来的身影,祖母在灶屋刷锅的声音,爱惹是非的大公鸡咕咕叫着,昂首阔步,母鸡们一溜儿跟在他身后,向风声飒飒的竹林走去。回忆需要开启的钥匙,对我来说这钥匙无处不在,熟悉的声音、气息、味道、光影、有时是一个捉摸不定的场景,一个梦,或者一朵花一棵草,一个像梦树这样的词汇。梦树不是树,她矮小,且长着柔韧无比的枝杆,她也不像花,毛绒绒的花球球垂挂在光秃秃的枝头,一点儿  相似文献   

2.
驼铃的诱惑     
正一多少年来,我一直在做一个梦,梦见自己被一串"叮咚"的悦耳声音牵引,于是,在多少个梦里与它纠缠。一天,在丝绸之路的一个小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沿的村庄里,我与这个声音不期而遇,一声叮咚,声声清脆,如清风拂过我的面庞,如清爽的雨滴洗过我干枯的灵魂,如母亲的呼唤轻轻击打着我的耳膜……瞬间,我的眼中不知何时挤满了咸湿的泪水,滴在那赤无雨滴、一点就着的沙粒上,滑过心尖上的磐石,落在圈圈纹路的湖水中,荡漾起一片莫名的清愁。这难道是我梦中的声音,由远而近,是那样清晰,清脆如管弦琴、如葫芦丝、如羌笛,是佛音、是天籁,是我听过最原始、最朴素的清音,如耳边那温柔的叮咛,是一种离别思念的情愫。  相似文献   

3.
许鑫 《中国民族》2008,(12):10-19
踏上广西这方神奇的土地,耳边掠过的是刘三姐动听的歌声。踏歌而行,欣赏着青山绿水间的美丽风光,沐浴着海滨城市的金色辉煌,眼前簇拥着繁花一般的少数民族姑娘。广西,怎能不让你沉醉? 如果你认为广西的美仅在于此,那么当你行走在这方水土之间时,便会错过太多的东西。这南部边陲,始皇的马蹄踏过,史禄的灵渠安在,苏东坡歌赋犹存,柳宗元墨迹未干,袁崇焕生于斯,徐霞客游于此,太平天国风卷云涌,桂系军阀硝烟弥漫,百色的号角吹响,左右江的故事流传…… 当历史的硝烟弥散开来,一轮新日翘首东方。广西,满载着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的厚重遗产,开始了它的新生。从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至今,整整半个世纪,广西的变化是令人瞩目的。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加快建立,北部湾经济区的风生水起,广西正从我国的西南边陲走向对外开放前沿。八桂大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世人瞩目。 恰逢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10月28日,本刊记者随中宣部带领的中央33家媒体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9家地方知名媒体记者一起,从首府南宁出发由东向西环绕一周,足迹遍及自治区的14个地市,进行为期24天的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能撇尽乡愁不管,我不得不说,正如沅陵这怡人的山山水水一样,挂职的日子既是安静的,也是实在的。学校有熙攘的人群,更有朗朗读书声。而挂职的日子里,更多的是安静,有辗转难眠的安静,有走在乡村山路上的安静,也有自己独自思考的安静。就是在这种安静之中,我得以驻足欣赏沅陵的大美山水和绚丽人文,领略了"酉山遥入望,苍色自千  相似文献   

5.
阿燕 《中国民族》2012,(8):32-33
当舞剧《草原记忆》的大幕拉开,当遥远的马头琴低婉地弹奏,童年的口琴幽幽地吹起,一种爱与被爱的两条情感丝带温柔地相互萦绕抚慰时,我忽然想:如果此刻妈妈在身边,和我共同欣赏这个舞剧,该是多少美好的事儿。从渐渐长大到成熟,我开始越来越深地依恋妈妈,无论走到哪儿,看到美的风景,精彩的节目,有趣的活动,甚至于好吃的东西,我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妈妈。  相似文献   

6.
张璇 《中国民族》2013,(7):46-47
每周五晚,中央民族大学校园里的"锅庄派对"引爆了各族同胞欢聚欢歌的激情时刻,点亮了灰蒙蒙的夜空。"锅庄大圆圈"如麦浪滚滚般聚合分离、变化起伏,大家齐声欢唱,谈天说地,自在起舞。身着本民族特色服饰的姑娘、小伙格外引人注目,大方地拉手,笑脸红扑扑的:"我们都爱跳锅庄,我们的家乡也有辽阔的草原,我们的家乡也有巍峨的大山,我们的家乡也有碧绿的湖水,我们的家乡也有白花花的牛羊,我们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 生活工作在雪域高原的人们,虽然可以乘飞机﹑坐火车出行,但选择一条条翻山越岭的公路乘坐汽车,仍然是他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汽车要出行,必须有公路.根据受援地西藏山南的请求,受湖北省委﹑省政府委派,2015年初,新一轮湖北交通援藏专业技术人才工作队带着对藏族同胞的深情厚谊,从荆楚大地来到雪域雅砻,他们用激情书写辉煌,用深情丈量高原,用行动演绎传奇.  相似文献   

8.
湘西凤凰美丽而迷人的腊尔山台地,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这里风景秀丽,民风纯朴,虽然现代文明的印痕随处可见,但独特的民俗风情却令中外游客留恋忘返。生活在台地上的苗族人民,不仅勤劳朴实,热情好客,豪爽大方,而且普遍长寿!最令人羡慕的是这里目前还生活着当今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对年逾百岁的最长寿的美满夫妻。  今年阳春三月,沐浴着明媚的春光,我从县城驱车赶往腊尔山,专门拜访了这对已身跨三个世纪的百岁老人。  中国最长寿的夫妻  这对百岁夫妻结婚后,一直居住在腊尔山镇所得村,丈夫吴玉堂生于1896年10月25日,今…  相似文献   

9.
两年前,来自意大利的甜点提拉米苏像一股风暴,席卷了整个城市,连城市的空气里都充满了浓浓的馥郁的甜香。据朋友说,提拉米苏入口的感觉,有点像爱情的滋味,甚至比爱情的滋味更让人沉醉和心动。她说的时候,一脸的向往和回味,诱惑得我神往不已,想入非非——还没有吃到口,就心甘情愿做了提拉米苏的俘虏。等我千辛万苦找到一家正宗的意大利餐厅,品尝了这种美食后,从此就死心塌地爱上了。的确很好吃,绵软润滑的奶香,咖啡的醇浓微苦,朱古利的芬芳,白兰地朗姆酒的醇美,就像许多种生活的滋味重叠在一起,所有的感官与味觉在提拉米苏入口的那一瞬间同时…  相似文献   

10.
巍巍武陵山,悠悠猛洞水,养育了一个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的土家族儿子,他的名字叫尹文贵。自参加工作以来,尹文贵29年如一日,赤胆忠心讲党性,呕心沥血为人民,似一头“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春牛”,默默耕耘,拓荒不止,忠实地实践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先后30多次受到省、州、县的表彰。尹文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铸造了一座不平凡的“亲民、爱民、富良”的丰碑。(一) 1952年,尹文贵出生在永顺县咱河村,该村共有16个生产队,1106人,土地面积13000亩,平均海拔800多米,是全县有名的岩溶干旱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意在分析宋明以降钦州西部溪峒社会的变迁与当地人群祖先记忆创制之间的关系。在宋代,今广西防城港市一带为广南西路钦州西部七峒之地,是一种以地方酋领为核心的社会。进入明代,里甲制度的推行以及宣德年间的弃交趾事件,使七峒中的四峒叛附安南。嘉靖间,知州林希元加强了对钦州西部的经营,他还参与当时的"议征安南",积极主战。于是,四峒一事成为林主张"讨"安南、"取"安南的重要理由。此时,四峒之民也急于归正复业。正是在这种情景下,"汉将后裔"的记忆得到创制。  相似文献   

12.
西北回族对辛亥革命的贡献--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 ,是一次全国规模的有各族人民参加的革命运动。它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不少西北回族革命志士同汉族及其他各族士志一起 ,为推翻帝制创建共和英勇奋斗 ,在回族人民的斗争史上 ,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绚丽篇章。本文就所接触到的资料 ,回顾和研究这一历史时期西北回族人民的革命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甘南夏河是安多藏区的宗教、文化中心,以藏传佛教著名黄教寺院拉卜楞寺为中心,这里云集着各个教派的大小寺院,也是藏传佛教觉姆寺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据笔者调查,目前在拉卜楞寺周边建有三所觉姆寺.本文在对其中两所女寺尼僧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尼僧群体的出家原因和不同原因所占的比例,并由此认为,安多藏族女性剃度出家原因已经从生活所迫为主演变为自愿选择为主,同时探讨了该现象形成的社会与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对我国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将对我国产生全方位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现状 ,浅谈加入WTO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原则、观念、内容、变通权四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最近十余年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素梅 《民族研究》2005,(2):95-105
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以来,中国民族史研究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局面,每年出版和发表的著述数量巨大,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所取得的史学创获令人瞩目。本文从中国民族史的研究状况、特点和趋势几个方面,对这十余年中国大陆民族史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哲里木盟不同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情况的分析,找出微量元素缺乏的原因。根据哲盟各旗、县、市微肥的缺乏状况,提出哲盟大田作物如玉米、甜菜、大豆、马铃薯等施用微肥的重要性,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象征华夏民族精神的舞龙,广泛流传在祖国辽阔疆域的南北东西。广西壮族人民也非常喜欢舞龙运动,对于壮族舞龙运动的渊源,我们根据人类学、考古学以及丰富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性人类学主要针对部落社会以及其他技术不发达的非西方文化中的性实践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 ,关注的主要是生物的、心理的因素和产生性爱冲动、性吸引以及某种特定性行为的文化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马林诺夫斯基是性人类学研究的第一位大师 ,他对异域社会性实践的田野考察建构了一种文化差异 ,为的是让人们找到反省本土文化的机会 ,从而做出建设性的自我批评并抛弃掉那些既武断又矛盾的陈旧观念  相似文献   

19.
《八十二种苗图并说》成书年代至今争议较大,但多数主张成于嘉庆时期。该书作者和研究者都认为,白仲家、车寨苗、鸦雀苗、黑脚苗、郎慈苗和六洞夷人等族称,为《百苗图》首次启用的称谓。事实上,这些族称在乾隆时期余上泗《蛮峒竹枝词》中已出现,且其所述内容与《八十二种苗图并说》十分相近。这足以说明《八十二种苗图并说》中所发现的新族称是在乾隆时期启用的。《八十二种苗图并说》当成书于乾隆中期。  相似文献   

20.
被佛教视为与释迦牟尼同生的佛像艺术,原来是在释迦牟尼逝世后相当长时间里孕育产生的,它的诞生与欧洲古希腊的艺术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