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每次阅读都觉得亲切而有收益。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我常常看别人的评论,其中有很多分析精深的文章对自己启发很大。但是,我觉得有一些评论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也有可以讨论的地方,现在将我的一些意见写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怎样评价镜吾先生和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共两大部分,后一部分主要是写镜吾先生和他的三味书屋。怎样评价镜吾先生和三味书屋呢?有人说,三味书屋是少年儿童的“牢笼”,“三味书屋远不及百草园那么广阔美丽,富有生气,走进了黑油的竹  相似文献   

2.
鲁迅作品内容博大精深,艺术新颖独特,是值得我们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研究的,既不能违背作者的创作意图,又不能脱离作品实际,这确实需要化大气力去探索。李兵培同志对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了思考,他批判了“乐园说”,得出的结论是:百草园是牢笼,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部分的关系是并列的或承接的;此外,  相似文献   

3.
<正>鲁迅,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在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往往成为学生们品味经典和提升素养的重要材料。无论是《孔乙己》《故乡》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作品,鲁迅总能用他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揭示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脆弱,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人生路上,在诸多的老师中,鲁迅先生最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的导师章太炎先生。鲁迅先生以温暖的情怀,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鲁迅先生眼里,寿先生方正、质朴、博学,教学极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鲁迅先生的父亲病重,服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说法。但通读全篇,我们不难体会到怀旧意味和抒写百草园时渗透出来的对往昔的慨叹,以及描写三味书屋生活背后流露出来的对寿先生的敬意与怀念。该文是鲁迅回顾往昔生活一系列链条中的一环,折射了鲁迅的一个思想印迹,传达了中年鲁迅的寂寞情怀和在纷扰中寻求闲静的无奈心态。  相似文献   

6.
“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开蒙的塾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作者为回忆这段读书生活而写的一篇优美朴实的自传性散文。“三味书屋”原来叫“三余书屋”。据说,清朝嘉庆年间,鲁迅老师寿镜吾的祖父寿峰岚先生首先在这里置地建屋斋,名曰“三余书屋”。当初定名“三余”,是取董遇“学当以三余”之义。据《魏略》记载:董遇教书,其弟子说,读书“苦渴无日”。遇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中学时就学过,以后也曾多次提起。但鲁迅读书的这个地方,为什么叫“三味书屋”?这“三味”又指哪“三味”?却早都忘了。直到最近去鲁迅的故乡绍兴,亲身走进“三味书屋”,看  相似文献   

8.
对比,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文学作品和其他文章的艺术表现手法。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广泛运用了对比的方法,使读者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初步阅读鲁迅作品,发现对比的表现手法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环境对比,深刻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在小说《祝福》中以鲁四老爷家为代表的鲁镇祝福和主人公祥林嫂怀着孤苦无告的心境孤寂死去的情景相对比。“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一边是欢乐的“祝福”,“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一边是怀着恐惧和不安,悲惨地死去;一边是酒肉,一边是饿殍。两相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祝福”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加重了祥林嫂悲剧的沉痛气氛,揭露了封建社会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的罪恶。 优美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而在三味书屋却是一味的读书、习字,对课,这里的学生生活是枯燥无味的,它严重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三味书屋典型的封建教育场所。乐园与书屋相对比,作者反对封建教育的主题就显而易见了。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诵读法”与“抄录法”是两种传统的教学法,正确地运用这两种方法往往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旧社会,书塾中古文的诵读情况,年长的一辈都还有深刻的印象:塾师摇头晃脑的得意吟诵,学童们高声大喊地齐声诵读。真是书声琅琅。鲁迅先生对此就有生动形象的描述,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结构和视角入手,解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首尾对应的两个小板块(隐性结构)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活描写的两个大板块(显性结构),以及相应的成年鲁迅视角和童年鲁迅视角。以细读的方式,透析小板块背后的情感——失去——和大板块蕴涵的生命体验——童心的好奇与快乐,追寻文章社会主题中潜伏的人生主题:感叹逝水流年。  相似文献   

11.
鲁迅以“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概括了成长过程中接受的两种文化,揭露了“三味书屋”正统教育的“文化权威”性质及其弊端,表达了对“百草园”这一全面发展寓教于乐学堂的颂赞。“百草园”生活诱发、强化了鲁迅的艺术审美性,拓展了文化视野与思维空间,使他从非主流文化中吸取了反封建资源,获得了个性自由与思想解放,这是鲁迅成为文学家思想家的重要因素。鲁迅从破除文化权威的整体性高度击中了传统教育的要害,同时切中时弊,启发我们反思当前日趋功利化标准化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此书中的第六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1926年9月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的.鲁迅不因为取材于回忆中的往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共收回忆散文十篇。从内容看,都足鲁迅青少年时期生活的真实记录,是研究鲁迅生平、思想的珍贵材料;从艺术看,十篇小文,篇篇玲珑刺透,有如一串璀粲夺目的明珠,是学习鲁迅散文艺术的绝好范本。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经常选入中学教材,成为保留篇目。多年来,对此文思想与艺术的研究,已取得许多积极的成果,但也还有一些问题却常常发生争论。而一些教学参考书对此又常常语焉不详,令教者着急。本文想就几个分歧较大的问题略加探讨,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4.
鲁迅1926年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回忆道:“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鲁迅这里所谓的“我家”,确切地说,当指绍兴城内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新台门是一座封建士大夫宅第,当时共居住着覆盆桥周氏中的六个房族,而鲁迅故居则为新台门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孔乙己》是鲁迅自己最喜欢的一篇作品。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曾回忆道:“我尝问鲁迅先生,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说里,他最喜欢那一篇。”“他答复我说是《孔乙己》。”(《鲁迅先生二三事·〈孔乙己〉》)当有日文杂志的编者向鲁迅索稿时,鲁迅自己曾将这篇小说译成日文;一九三二年,他还将《孔乙己》编入他的《自选集》里。这些,也都能说明鲁迅对《孔乙己》这篇作品的态度。的确,这是一篇具有惊人的艺术概括力的作品。鲁迅以简洁凝炼的线条,从容不迫的文字,勾勒出现实生活的生动画面,刻划  相似文献   

16.
从自然美、人文美及作品主题思想等几方面探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美感体验 ,引导学生触摸文学的脉搏 ,就能走近作家的心灵 ,感悟美 ,欣赏美。在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中 ,面对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失落 ,情商教育对语文阅读教学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拓荒者 ,不仅在儿童文学理论和翻译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的儿童题材文学创作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他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人物画廊提供了第一批个性鲜明的儿童形象 ,他的儿童视角小说与散文为读者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树起了现代儿童散文的典范 ,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语言朴素、含义深长的散文。多年来,本文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都把文中的百草园当做乐园来解释,说“百草园确实优美,其乐无穷”。我们认为,这样解释脱离文章实际,违背作者意图,未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研究百草园,要从百草园的实际出发,主要是看这园子是否给了“我”应有的乐趣。作者笔下的百草园是什么样子呢?四周泥墙,岌岌可危,拔何首乌藤会“弄坏了泥墙”。园内“人迹罕至”,是“荒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而且“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园中的桑椹、复盆子,都是介乎果与药之间的玩艺;唯一的树是高大的皂夹树,不能爬。鸣蝉自然是伏在这树的“树叶里”,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反封建意识与生命意识完美融合的角度重新解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认为这篇散文既有针对现实的反封建的呐喊,又有来自作者内心的生命的呼唤,二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造成了一种极具穿透力的思想光芒和深厚的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20.
说谐音双关     
利用语言文字音同或音近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造成一语两解的效果,这在修辞上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妙语双关现象.谐音语说明的事理,总结的规律,是以本民族为立足点的,它扎根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本民族特定的历史、语言、生活习俗、物产风貌等等密切相关.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一段话提到了鹿:“……匾下是一幅画,画着一只肥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