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族的尚白文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族人民对洁白无瑕的颜色有一种特殊的崇尚心理,认为白色象征着纯洁、善良、阳刚之气质和光明,能表现他们洁白的心灵。所以,在他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自古传承下来的尚白文化现象,概述如后。 一、社会风尚方面尚白文化现象。土族人民从来自称“蒙古尔、察汗蒙古尔孔”,而“察汗”即为“白”之意,顾名思义,就是,“白蒙古尔人”。据说,“古时候,察汗蒙古尔  相似文献   

2.
颜色词不仅描述颜色,而且具有联想意义和象征意义.因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习俗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汉英两民族的颜色观存在着许多差异.但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异质文化的趋同性影响,两种语言所反映的颜色观又出现了相似或叠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试论边缘文化——现代文化的平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文化的边缘、边际和边际值等三个概念的界定,力图解释文化中的三种现象:在同一文化的不同地区,可以看到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区别,同时边缘文化是存在的文化层面;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相遇时(或共存的地区),能够体会和观察到文化间的界线,这便是文化的边际。边际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无论哪一种文化都是要发展的,文化发展的表现就是其原有文化内容的保留和增减变化,文章将这种变化情况界定为文化边际值。被保留下来的为最大值;消失的称之为最小值;增加的不论是吸纳异族文化还是现代文化,统称为新增值。从而架构出一个新的、能从技术上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体系。本文认为,三种文化现象的各自作用及其影响,是今后世界上最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由此入手,可以建立一个小型的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性别歧视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对英汉两种语言在称谓俗语词汇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别歧视现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藏族典籍文化既是一种物质文化也是精神文化,它是以书籍的外在形式来表现藏族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历史现象。藏文典籍雏形出现于松赞干布时期,后随藏族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与此同时,藏文典籍的刻写、印刷、装帧及其对藏文典籍的管理都与独特的藏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禁忌作为一种民俗观念和精神民俗,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文化现象,而一旦将禁忌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子系统来研究,则会在民族文化的整体领域内抽象出一个独立的体系——禁忌文化。回族之所以在千百年的延续中没有被同化反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正是因为其独特的禁忌文化在固守和维持。这种禁忌文化在回族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回族的俗信禁忌中,多表现出浓厚的伊斯兰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7.
从“女书”研究看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民族文献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传在湖南省江永县及其近邻一带妇女中的女书,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植根甚古、牵涉面颇广、信息含量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据考证,它不仅是人类唯一的女性文字、举世罕见的记号音节文字,与甲金文有过密切关系的世界性古老文字,还是一种流传至今的古越文字体系。它标志着长江流域古代民族文化的繁荣,表现出中国妇女追求平等、自由的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对它的研究,在文字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文化史、民族关系史、妇女学、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等诸学科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及价值。1983年中南民族大学女…  相似文献   

8.
一 “文化”通常指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方式(行为、行为方式、行为产物、观念和态度)。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一般来说,作为社会文化,都有其共同的特征:a.超自然性;b.超个人性;c.传承性;d.整合性;E.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并以此区别于动物。F.民族性;G.可变性。并在阶级社会里文化具有阶级性。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这种特色,在文化学上经常使用一个概念:文化形态。在一种文化形态的形成中表现最突出、占据最主要位置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文化主因。依据这样的原则,我们说,今天是视觉文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靠视觉获取信息成了人们最常借助的手段之一。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容身在丰富多彩的视觉影像世界里:在居室里看电视,我们看到的是流动的影像;等候在车站,我们欣常着车体卜色彩斑斓的广告: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后10年,回族穆斯林民间报刊大量出现成为一种十分醒目的文化现象,其中以兰州市回族穆斯林民间创办的<开拓>杂志持续办刊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民间社会影响最深,成为这一文化现象的一个突兀的"符号".本文通过对这一文化现象的透视,认为这一凸现在改革开放社会大背景上的文化现象是回族穆斯林之文化自觉与精神渴望的必然结果.同时,这一文化现象作为应合大社会变迁的滥觞于民间的文化自觉运动,又成为20世纪末回族穆斯林文化振兴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中亚“苏非主义”的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苏非主义”不仅具有伊斯兰教本身的特点,而且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文章从“苏非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传播入手,对中亚地区“苏非主义”与当地的政治、文化、历史风俗相互渗透、糅合的基本特征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回族古籍是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主要以汉语、阿拉伯文、波斯文、"小经"等记录的各类文字和口碑等文献资料。本文从历史角度,探讨了回族古籍收集、整理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回族古籍收集、整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有助于对回族古籍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化多样性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多样性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以国内外学者关于文化多样性的研究文献为基础,对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回顾。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传统环保习俗与生态意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蒙古族传统环保习俗与生态意识是从其宗教信仰、法律制度、生产生活方式等多方面体现出来的 ,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 ,是蒙古游牧文明的重要内容 ,对调适北方草原牧区人与自然关系、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对今天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西部电视文化的现状以及文化与电视传播的互动关系,探讨西部在文化层面,发掘、宣传、彰显丰富多彩的西部民族文化,使西部人文环境有效地转化为人文资源优势,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以关中地区的自然景色、风土人文为题材,体现关中地域特色的诗占有显著的比例。关中水深土厚的自然环境使其诗具有高远空阔的地貌特点;安土乐生、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使其诗具有朴澹安恬的风土人情;开放包容的时代文化氖围与平和安宁的个性又使其诗具有了廓落雍和的胸怀气度。  相似文献   

17.
文化圈学说与文化中心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文化圈学说与文化中心论的主要理论观点, 并对其进行了客观评述。  相似文献   

18.
旅游是文明社会的一种文化活动、一种精神需求。改革开放以后,广西的旅游得到很大发展。但从思想认识上,还有欠缺,理论上还缺乏深入的探讨。在广西要把民族文化引入旅游,丰富旅游的内涵,加强旅游的凝聚力。本文对旅游的本质,广西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内涵,旅游和民族文化的互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青海穆斯林民营企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穆斯林地区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青海穆斯林和穆斯林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带有明显的宗教狭隘经营思维。本文试图通过青海穆斯林和穆斯林地区民营企业在产业选择和经营空间上的位移来说明,由于宗教信仰的约束及穆斯林民营企业家的价值取向,使得现代化企业制度和经营理念在民族区域内的建立健全和有效传播存在明显的个人操作性,穆斯林和穆斯林地区民营企业家通过经营企业的方式在不断地对民族宗教信仰和地区生产生活方式施加影响,而这种影响在本文看来与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悖。  相似文献   

20.
以建立民族国家为目标,以市场诱因为核心的政治民族主义传播范式在和平时期渐趋僵化,儒家民族主义传播范式更好地弥补了文化连续体缺失的状况,相应地带动了民族认同的强化。本文认为,转向之后应通过仪式性的特殊文化符码来复活传统文化的核心,这样才能最终完成想象共同体的构建及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