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亮  干静枫 《现代妇女》2013,(12):264-264
在旅游翻译中,旅游服务行业特点及跨文化因素是变译理论存在的重要理据。本文从目论的角度分析了旅游文本语篇翻译中变译问题,认为常见的变译手段适用于旅游翻译。这里因为变译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和特效体现了旅游翻译过程的特点,符合游客的接受心理。译者应重视语篇层面的变译。  相似文献   

2.
当今我国翻译事业飞速发展,要开展翻译工作研究,提高译学理论水平,就必须首先研究中国译学理论史。陈福康编著的《中国译学史》一书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勾勒出中国译学理论的轮廓,为翻译工作者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译学理论提供了宝贵资料。基于此书,本文总结了各阶段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旨在了解我国译论及其发展历史,进一步提升翻译爱好者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变译是结合文化语境的删繁就简的变通翻译方法。汉语歇后语的变译要在领会歇后语表层意义和蕴含意蕴的前提下,结合源语文本的语境和语用因素,进行译语的仿拟和改写,从而在归化和异化之间,做到既忠实源语,又找到译语的对等成分。  相似文献   

4.
周平  王静 《现代交际》2011,(3):105-106
在以源语为导向的传统翻译评论中,林纾的翻译因其"不忠"而常常成为批评的目标。本文将从操控论的角度,将林纾的作品纳入历史的文化的宏观视野中去进行考察,指出其特殊翻译现象是意识形态、诗学因素操控下而产生的文化变译现象,力图证明变译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调查温州市主要旅游景点介绍文字日语翻译的现状,并对日语翻译的文本进行分析和整理,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原则解析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日语翻译的直译、加译、合译、倒译和意译等技巧,同时挖掘深层次的文化要素,使译文更易于游客理解,实现旅游这一交际目的。希望对温州市旅游景点翻译以及温州市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借鉴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彦  郭霄 《现代交际》2012,(1):43-44
网络流行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气息,其语言的表现形式也生动多样,这就使得流行词翻译的语言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特征显得更为突出。零翻译理论是译者在克服不可译问题上的尝试。零翻译的八种具体策略有着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价值,这一理论对网络流行词的翻译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译者在翻译网络流行词的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不可译问题。  相似文献   

7.
口译工作者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担任着演讲者与目的语听众之间的唯一媒介。本文以德国著名翻译家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创立的目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白岩松耶鲁演讲口译稿,来探讨一下目的理论中的忠实性法则、连贯性法则、目的性法则对口译技巧中的直译、增译、省译等翻译策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工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听说译能力比较薄弱,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主要以文秋芳教授"输出驱动假设"为理论支持,从说、写、译等语言输出能力方面开展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功能翻译理论中指出目的论对于翻译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是该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翻译理论家弗米尔所说:翻译是人类交际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行为。翻译是为了实现不同文化间交际的完成,因此译入语的文化必然会影响翻译结果的实现。(Nord 2001:27)电影片名是电影的商标和广告载体,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译入语观众对电影的接受度和电影的市场预期值。以实现电影片名的信息传递,激发观众的观看欲等功能为目的,译者应当采用直译、补译或创译的电影片名翻译策略。本文笔者选取一些西语国家较有知名度的影片为例,试析其翻译方面的特点,从而探讨在西语影片名汉译上的策略和方法及其在西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译者的综合素质素养能力决定译品的优劣.所有的翻译理论与技巧都要通过人,即翻译工作者,才能得到贯彻实施.脱离了对译者的要求,脱离了译者本身应有的素质素养能力来谈翻译理论与技巧显然是不能完全奏效的.对译者角色的认识一直是国内外翻译理论界不断在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当代译学理论中地位日益彰显.本文就新时代译者的素质素养能力讨论,希望翻译者努力培养自身素质素养能力真正形成专家能力.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国之根本,而农民科学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形象,还极大地影响着农业的科学化发展。因此,深入细致地研究我国农村科普工作就尤为重要,根据当前科普工作存在的农民缺乏足够的科学观念、农村科普资源较为匮乏、科普机制落后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采取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村科普工作体系及优化整合科普工作队伍等相应措施,来推动我国农村科普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多元系统认为,作为文学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翻译文学应该置于译入语文化的大环境中来,而非只关注文本的信息转移,还应结合译入语文化系统中的意识形态、社会习俗等因素。图里打破了传统的规约模式,提出了“描述性翻译研究”,拓宽了翻译理论的一片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庞德是20世纪伟大的意象派诗人,同时也是中诗英译的创造性实践者。他的译作风格独树一帜,被称之为"阐释性翻译",在东西方翻译界受到广泛争议。本文从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把翻译研究与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历史环境相结合来分析庞德中诗英译的目的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龙泉一中借助学校的资源优势,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先后建成了环境资源教育中心,组建了绿世界环保协会、绿色生态导览协会和龙泉大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搭建了科普志愿服务社会化平台,带动了一系列青少年科普活动的蓬勃开展。文章结合龙泉一中科普社团志愿者团队建设实例,初步探讨科普社团对中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酒店宣传册是酒店进行对外宣传和扩大业务影响的手段,是酒店形象、业绩和文化内涵的缩影.本文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出发,对所收集到的中国五星级酒店宣传手册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和研究,分别阐述了目的论三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忠实法则,对五星级酒店宣传册英译的启示,并相应地提出一些翻译策略,旨在提高中国酒店宣传手册英译水准,进而促进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公示语英译实例,对公示语的语言特点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同时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如何提高译者的素养。  相似文献   

17.
李军 《现代交际》2010,(6):125-125
汉语的词汇经历着从新词到旧词过渡的一个时期,本文旨在对“盲流”一词如何翻译进行探讨,是应该褒译,还是贬译;分析了现下较流行的译法,然后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分析比较在字面和内涵上更适合该词的英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在不断加快,很多新型城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严重阻碍了新型城镇的发展,对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促进新型城镇劳动者科普教育,提升劳动者的科学素质意义重大。在劳动者科普教育环节,结合劳动者自身对科学的需求,找出科普教育中的问题,增加教育投入,明确科普教育对象,切实提升劳动者科普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曾全声 《职业》2011,(Z1):74-74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2007),又译尚·布希亚、让·波德里亚,其消费社会理论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大师列斐夫尓"受控消费的官僚社会"理论的影响,而巴特的理论则构成了他的符号学转向。理解鲍德里亚的"消费"概念是理解其消费社会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操纵学派在多元系统论发展的基础,产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翻译理论界。该理论将翻译重点从原文、原作者转向译者和译入语读者,认为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受赞助人、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等的影响。本文对操纵学派理论进行综述,指出其影响及该理论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