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邹雷 《金陵瞭望》2009,(18):66-67
人们耳熟能详的古代文化名人,几乎都跟金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中有的出生在金陵,有的在金陵为官.有的则千里迢迢来到金陵,一睹“帝王洲”的风采.并为南京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成为南京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纯纯因子。  相似文献   

2.
书画绘金陵     
从六朝肇始,中经南唐,再到明末清初.南京一直是中国美术重镇,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傅抱石、吕凤子、陈之佛、钱松岳、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老一辈艺术家,开创了金陵画坛的新风,培育影响了南京一代代画家。新金陵画派以自觉的创新意识,辩证的民族意识,高尚的人文精神的艺术理念,作品以江南山水风景、金陵山水城林为题材,表现出秀丽的江南山水和深刻文化历史内涵.从而长期影响国内画坛,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3.
许宏亮 《金陵瞭望》2011,(27):108-108
每一个地区.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文化特色的标志性美食.在外地人看来.宛如一张精美的名片.一目了然.同时又被深深地吸引。这种标志性的美食.必定是当地非常大众化的食品.广泛深入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相关产业链.凸现着这个城市的地域性格和文化品位。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西安的羊肉泡馍等等。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厉恩宝  邢小青 《金陵瞭望》2008,(21):100-101
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能创造出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 面对创意产业在国内国外风起云涌般的发展,南京凸现出敏锐的意识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快速步入“创意时代”: 2005年,南京首次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创造之都的基本对策;2006年,出台了《南京市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并制订、实施了《关于加快发展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见》;2007年.成立了省内首家文化创意产业协会;2008年,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资助和奖励了21个单位共22个项目。  相似文献   

5.
爱南京,是因为这里的山川河流,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一道风景;爱南京,是因为这里的悠远历史,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记录了一段帝王之都的沧桑往事;爱南京,是因为这里的文采风流,这里的一颦一笑、一诗一赋就是妙手偶得的千古文章;爱南京,是因为这里淳朴、文明、博爱和智慧的人民,这是一个人才济济、英雄辈出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一直认为中国有三大传统文化:儒家文化、释家文化、道家文化,笔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四大传统文化,即除了以上三大传统文化之外,还有帝王文化。帝王文化的思想源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自晋之后是历代皇帝的独断思想。帝王文化即有自己的社会基础、自己的文化典籍、自己的文化符号和自己的文化结构。当然,帝王文化和儒家文化、释家文化、道家文化进行了充分的融合,互相汲取,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多元文化。帝王文化对其他文化进行了两千多年的整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专制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7.
周茜  潘雪江 《金陵瞭望》2008,(21):47-53
第一章回:起——金陵文化的曙光 南京最早的人类文化曙光.闪现于距今约50万至60万年前的汤山。当时地球正处在冰期。气候寒冷,为躲避严寒。大批喜欢温暖的北方动物纷纷南迁。汤山附近广阔平坦的山麓,森林和草原,以及湖泊河流,不仅成为它们休养生息的优良场所,也为古人类的生存、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南京直立人(又称汤山猿人,与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属于同样古人类分类学.处于古猿与智人之间)就栖息于此.形成了最早的“汤山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出自南北朝谢朓的《入朝曲》。这首诗描绘了帝都金陵(即今南京)的富丽繁华,既是一曲颂歌,也是一幅壮丽的山水画。自古以来,南京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文化古迹遍布,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南京更是有一张漂亮文化清单,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多达145种,分布在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10多个领域,犹如一颗  相似文献   

9.
3月4日(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金陵元宵节文化堪称南京文化中的一枝奇葩。许亚洲将金陵元宵节文化分为灯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体育文化三个板块,并广征博引,把金陵元宵文化描绘得妙趣横生、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10.
试论庐山文化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笔者从帝王文化、隐逸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园林建筑文化、旅游文化等方面,论述了庐山文化的概念、范畴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11.
赵锐 《金陵瞭望》2011,(20):10-18
2006年,我市启动了“文化名人精品工程”,今年,第二届南京“文化名人”和“文化精品”项目评选揭晓,我们看到南京的天空又出现一簇璀璨的星辰——  相似文献   

12.
《金陵瞭望》2011,(16):I0003-I0004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南京的美誉自古传唱。2008年以来,我市把创建全国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作为实践以人为本、加快富民和谐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切入点,作为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内容,全力加以推进。城乡创业创新活力因此迸发,创业企业成长壮大,带动就业人数显著增加。南京已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创业热土,新的创新家园。  相似文献   

13.
帝王名号的历史考察林存阳本文对帝王名号在先秦、两汉时期的源流嬗变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论述,以期通过这一局部探讨能反映出帝王名号在历史上的精神风貌。作者认为,作为论证帝王统治合法性的一套观念体系,帝王名号乃一历史动态观念,其发展有着自身的文化演进规律;同时...  相似文献   

14.
陈向俞  程伟 《金陵瞭望》2011,(17):44-45
竹刻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竹在传统文化中有“气节”、“隐逸”、“君子”等文化内涵.因而.从古至今竹刻艺术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5.
赵锐  宁劳轩 《金陵瞭望》2011,(13):14-17
古城南京有2500岁.是享誉海内外的“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优越的自然环境、悠久的文化历史让南京城富庶繁荣、发达祥和,也让这里的人们养成了知天乐命、与世无争的脾性。知道南京人有个别号叫做“大萝卜”吗?这大萝卜的优点一大堆,朴实憨厚、沉稳可靠、价廉物美……缺点也一目了然.那就是稳重有余、激情不足,  相似文献   

16.
王薇 《金陵瞭望》2011,(20):F0003-F0003
一部红楼.让世人记住了金陵十二钗的美丽.成为了传世著作.江苏中烟倾力打造的新产品——“金陵十二钗”品牌香烟.文化与技术的大胆创新,为卷烟市场带来了一场盛宴。  相似文献   

17.
田汉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巨子,他对中国戏剧、电影事业的丰功伟绩,几乎无人不知。今年是他110岁诞辰,也恰恰是他辞世40周年,这使人不禁想起他当年在南京那些不寻常的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18.
在不久前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家王蒙对内容粗糙的电视小品帝王戏提出批评。指出近期受到褒扬的《汉武大帝》里面的封建思想太多,对帝王美化过多,与历史不符。著名剧作家魏明伦也深有同感.他尖锐指出:“现在一打开电视,明君圣主满天飞,简直陷入一片帝王的阴影。”“而帝王戏又多集中在清代,其实中国的腐败和:莨落,就是在清代,一个思想空前禁锢的时代,怎么能叫盛世呢?”  相似文献   

19.
清代是官学登峰造极的时代,清代官学的实质是帝王之学。作为清代重大国家文化工程的《四库全书》和《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修纂,是清王朝建构帝王之学的重要举措。清代帝王难以拥有绝对话语权,因为受到两种压迫:一种压迫来自身份相同的前代帝王;另一种压迫来自儒者群体,儒者群体已经抢先一步占据着思想和文化的优越地位。故尔,尊今贬古、尊清贬明以凌厉前代,尊王贬儒以压服儒者群体,这种“言而世为天下则”的帝王之学就成为统摄百家的最高轨范。清代帝王之学有两个根本点,将帝王的文化心态和牧民方法悉数纳入,一是“圣人之道大,兼收并蓄”,二是“群言淆乱而折诸圣”。帝王之学的建构是清王朝达到思想一统的政治手段,也是理解《四库全书》和《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以及清代政治、思想、文化、学术的总纲。  相似文献   

20.
邹雷 《金陵瞭望》2007,(21):52-52
文化创新是南京的光荣传统。南京的历史上文化名人辈出,文化精品不断,成果丰硕,追根溯源,还是前辈先贤执着的文化创新。东晋以前,虽然历朝历代有许多艺术作品,但它们都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识,也就不会有独立人格的艺术家。生活在南京这片沃土上的先辈,冲破传统束缚,追求艺术个性解放,使艺术在历史的天空绽放出灿烂的花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