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要想使语言生动、鲜活,修辞格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比喻是最常用的一种修辞形式。尽管不同国度的人们,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语言,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相同及相近之处。英语、汉语中的对等型及相似型的比喻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2.
英汉比喻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类文化既有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从比喻角度探讨了英语和汉语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异同,英汉比喻的异同表现为:选用共同的喻体,反映共同的文化内涵;选用不同的喻体,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选用共同的喻体,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为了把事物描写得更形象、更生动,把道理说得更明白、更透彻,举出另外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是英国文学著作中常用的比喻修辞格;其种类繁多;但寻根究底,都是通过抓住本体或本体事例与喻体或喻体事例之间的相似点,用或不用比喻词、采取一定的语言形式来构成不同的英语比喻修辞格。本文基于这一设想,从英国作家哈代的世界名著《还乡》中归纳出metaphor、simile、analogy、allusion、antonomasia 等五种比喻修辞格,并就它们的语言结构、定义特点、细微区别、修辞效果,汉语中的对应辞格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求与同好者互相商酌。  相似文献   

4.
比喻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是英语中最为常见、使用广泛的一种修辞格。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语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比喻可分为三类:明喻、暗喻和提喻。本文想就三类比喻形式的定义、运用及其作用粗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英语修辞的运用是英语写作中必不可少的,有了修辞,我们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更好地传情达意。英语谚语是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固定的语句,往往是语言中极为精炼的部分,一般说来,谚语用词简单,通俗易懂,但寓意颇深。本文把英语修辞和英语谚语结合起来,介绍了八种修辞格在谚语中的运用,这八种修辞格是指音韵、重复、比喻、拟人、夸张、矛盾修饰与是非隽语、借代和对照。有了这些修辞格,英语谚语显得更加形象、生动,更具幽默感,使大家在轻松一笑之余便能记住。  相似文献   

6.
<正> 斯大林指出:“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毫无疑义,作为修辞学的一部分的修辞格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依存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的。就汉语修辞格而论,它的发展和变化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修辞格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代,一旦形成它的社会条件有了变化,它也就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或另创他格,或赋予新意,或相应萎缩,或趋于消亡;一是有的修辞格由于受语言内部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比喻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修辞手段,它主要用于揭示事物的特征,使语言形象、具体、生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启发读者丰富的联想。英语中的比喻修辞格又有明喻、暗喻和转喻之分。因本体、喻体和喻词出现的情况不同,这三种形式各具特点。本文通过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读者展示英语比喻修辞的全貌,以便更好地欣赏、正确地运用这些辞格。  相似文献   

8.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英语中的比喻包含明喻、隐喻、换喻等多种修辞格。了解并学会使用英语中常用的比喻方法有助于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 ,使语言更加丰富、洗练 ,富于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9.
英语经过长期发展,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惯用语。惯用语是语言中的核心和精华,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可以集中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含比喻修辞格的惯用语更是设喻丰富、生动形象、言简意赅。本文从设喻、理解及其翻译三个方面对含比喻修辞格的惯用语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英语和汉语都有丰富多彩的修辞方法。有些常用的英语修辞格有与之完全对应的汉语修辞格,因此,一般都采用了汉语修辞格的名称作为它们的译名。由于两者不论在构成、使用以及所造成的语言效果方面都相同,所以这些译名十分贴切、易懂。例如:simile——明喻,personification——拟人,irony——反语,hyperbole——夸张,pun——双关,等等。但是,英语和汉语毕竟是两种很不相同的语言,而且,英、汉两族人民在思维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故而.对大多数的英语修辞格来说,就不能简单地套用现成的汉语修辞格做为它们的译名。因为它们常常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或者看上去相同,实质上有区别,是“貌合神  相似文献   

11.
英语幽默语言风格的形成,主要是由英语的词汇运用、句、段及篇章的变义组合;夸张、对照、比喻、取笑、反语、轭式搭配法、仿拟及双关是英语中与幽默语言风格的形成关系较密切的几种修辞格。  相似文献   

12.
修辞格式对语言学习是很重要的。学会欣赏不同的修辞格式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本文对大学英语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双关、平行、转移等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修辞格的特征分析,比较了英语和汉语在明喻、隐喻、借代、反复等方面的差异,阐释了英汉翻译中运用修辞格的规律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德国语言学家F .M .Muller曾说过 ,比喻是一门艺术 ,比喻是人类语言中最有力的手段。没有比喻 ,语言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一般而言 ,比喻有三种成分 :一是需要描写刻画的事物 ,称为本体 ;二是用作比喻的事物 ,称为喻体 ;三是比喻词。汉语的比喻大体上可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三种。而英语中的比喻主要是Simile(明喻 )和Metaphor(隐喻 )。这里仅就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喻体及其翻译作一简要的分析。喻体 ,又称比喻形象。在两种语言中可用作喻体的事物是灵活多样的。冥冥大千中的万事万物 ,从山川河流到风雨雷电 ,从…  相似文献   

15.
阐释移就修辞格在英语运用中的独立修辞效果,比较修辞格在英语汉语运用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在英汉翻译中,部分英语习语可译为汉语成语。英语习语和汉语成语既是英语和汉语中重要的修辞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本文从英语修辞格中音韵格和意象修辞格的角度对可译为汉语成语的英语习语作了部分归纳。在音韵格中,本文从头韵、重复和韵脚三方面予以小结。在意象修辞格中,着重从明喻、借代、讽喻和拟人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旨在探讨汉语成语在翻译一些英语习语中的恰当运用。同时也指出不能滥用汉语成语。  相似文献   

17.
英语irony与汉语反语貌似相等,实则不然。本文结合实际的反语语例,分析并对比了反语在英汉修辞学中不同的定义及分类,指出汉语反语定义明确但内涵狭小,以语义颠倒为特征,而英语反语定义模糊但内涵广泛,以语义脱节为特征,因此依据英语反语的传统定义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这对修辞格相等同的观点有失偏颇。另外,二者在分类及运用方式上也不相同。汉语反语以表达内容的性质为分类标准,以单个词语为单位,而英语反语的分类是根据所依赖的语境层级,反语的单位可以是词语、整句或句群。汉语反语仅相当于英语的词语反语,而英语中的情景式反语在汉语中没有适合的对应修辞格。  相似文献   

18.
英语是综合型语言,句子中词与词的关系靠词尾变化来表示。汉语是分析型语言,句子中词与词的关系靠词序或助词来表示。而现代英语正由综合型逐渐向分析型发展。从现代言语的发展趋势来看,英语的语法结构越来越接近汉语,二者有许多共同之点。正象美国英语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指出的那样,人类的各种自然语言尽管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不同,而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却是相同的。这样便产生了各种语言的普遍性(universality)或一致性。现代英语的语法结构逐渐向分析型发展与汉语语法结构越来越显示出更多的一致性。下面便根据现代英语的发展趋势谈谈英语和汉语某些语法结构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中谚语是经过锤炼,考验,浓缩了语言的精华。从五个方面对英语谚语进行归类。首先从修辞方面来谈起,运用比喻手法的英语谚语又可分为四点。一是同一喻体,不同的比喻;二是比喻相似的谚语,意义未必一样,要具体分析;三是反义谚语;四是意义上相互联系的谚语。第二部分列举了含有动物的谚语表达;第三部分结合汉语分析了英语谚语与汉语谚语相对应的问题,第四部分专门收集了一些来自《圣经》的部分谚语,最后从文化背景入手来欣赏英语谚语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在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句法结构和语序等各方面差别都很大。但是,如果撇开这些因素不谈,单就修辞的手法而论,那么,除了个别专门涉及音韵的修辞格如Alliteration (头韵法)而外,英语绝大部分常用修辞格都与汉语修辞格相同或相似。有几种英语修辞格在分类上与汉语修辞格互有参差,然而那不是本质问题,本质问题是双方有着相同的修辞现象。还有几种常用的英语修辞格,虽然找不到对应的汉语修辞格,但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也存在着具有同一特点的修辞方式,只不过至今还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