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针对汽车空调广泛使用的制冷剂R134a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课题组提出将2种不同混合比例的R1234yf/R134a混合工质应用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中,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R1234yf替代R134a的可行性。通过REFPROP 9.0分析了混合工质及R134a的环境性能和热力学性质,理论上表明混合工质可替代R134a;通过搭建汽车热泵空调试验台在不同的制冷、制热工况下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在各个工况下,混合工质的排气温度均低于R134a,排气压力差别不大;制冷量、制热量方面,混合工质与R134a相差很小;另外,由于混合工质对压缩机功耗的要求更高,因而混合工质系统的能效比值CCOP略低于R134a系统,但差值不超过7%,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R1234yf/R134a混合工质具有替代R134a应用于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在常年高温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为了使系统性能最优化,提高能源利用率,利用空气源 热泵热水器实验台,模拟夏季高温下室内环境,对其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环境温度下、不同循环水 流量和不同电子膨胀阀开度下系统参数的变化,得出一系列结果:系统能效比C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随周围环境 温度上升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变大;周围环境温度越低,压缩机排气温度越高;在实验温度为23~35℃区间内Ccop均值 在4.0左右,最高可达到5.2。通过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调节制冷剂流量,可准确控制蒸发器出口过热度,解决了系统 变工况下运行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能效比Ccop。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可替代制冷剂,提高循环性能参数,利用MATLAB结合NIST对承载R410A,R32,R404A和R507A共4种制冷剂的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进行模拟,课题组对比分析高压级压缩机排气温度、系统能效比(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单位制冷量和制冷剂流量对蒸发温度从-44 ℃上升到-30 ℃时的动态响应,研究4种制冷剂在两级压缩中的具体性能差异,以期对制冷剂的选择做出相应的指导。结果表明:4种制冷剂中R32的高压级压缩机排气温度偏高,但其单位制冷能力最大,制冷剂流量最小;R507A对蒸发温度的动态响应最为强烈;制冷剂R507A和R404A各项性能指标接近;R32的CCOP最高,比R410A高约3.9%,比R404A和R507A分别高约14.03%和12.40%。通过对数据研究对比发现,4种制冷剂中R32的各项性能更为出色,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制冷剂,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房间空调器应用的制冷剂R22具有全球变暖潜能值高的缺点,课题组提出将R290和R600a以95%/5%的比例组成碳氢 混合工质来替代R22。以REFPROP 9.1为基础分析R22,R290和95% R290/5% R600a的环境及热物理性能,并在理论工况下进行计算;在某防爆实验室内,对R22房间 空调器使用3种制冷剂后在额定制冷、制热工况下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数据。结果表明:额定制冷工况下,混合工质的输入功率比R22低17.31%,制冷量为R22 的85.85%;额定制热工况下,混合工质的输入功率仅为R22的80.58%,制热量比R22低8.72%;在2种工况下,混合工质的性能系数分别比R22高3.82%和13.26%。另 外,混合工质与R290的各项性能参数差别不大,而在制热工况下混合工质的性能系数高于R290。综上,R290/R600a混合制冷剂性能优良,在房间空调器上具有替 代R22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由R32/R125/R134a组成的三元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循环制冷工质,分析了其分馏特性,并且对变组成理论制冷循环的性能进行了计算,探讨了一种采用三元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通过改变组分组成达到容量控制的新型空调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运行工况多变,制热效率不稳定的特点,设计了循环加热式热泵热水器实验装置,系统由制冷剂循 环和水循环两部分构成,重点研究了水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逐时能效比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加热前期水流量越大能效比越低,加热后期刚 好相反;水流量越小系统越容易吸气带液,吸气带液会使制热量降低,能效比下降速率增大,导致系统性能变差;吸气带液时,制冷剂流量减小,换热系数增大 ,与换热系数相比制冷剂流量对制热量的影响更大。该结果为系统实际运行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R32制冷系统排气温度高的问题,课题组从系统性能、可行性等方面分析讨论了目前主流的4种方法(中间补气法、两级 压缩法、喷液法以及湿压缩法)的优劣,建立了小型变流量冷水机组,采用湿压缩的方法来优化R32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对于 R32制冷系统,采用湿压缩的方法来降低排气温度为较好选择;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结构特性使得针对R32制冷系统的排气温度降低的问题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标准空调工况下,湿压缩的方法可显著改善R32排气温度。实际工程中可通过控制压缩机吸气口干度值来降低R32的排气温度,获得最优系统性能系数。  相似文献   

8.
在焓差实验装置和热泵性能测试系统中,对一台R410A空气源热泵的翅片管式蒸发器在结霜工况下的换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改变蒸发器制冷剂侧和空气侧的流体温度、流量等参数,利用显微摄影机对室外侧换热器的平直翅片表面结霜过程进行动态跟踪.实验表明,结霜速率和霜层厚度的变化对制冷系统的换热量、蒸发温度、制冷剂侧压降、整体传热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蒸发器的结霜初期和结霜后期,系统性能的衰减程度有较大区别.在空气温度为0℃~-4℃,相对湿度大于80%的情况下,换热器表面结霜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9.
以核电站大型空调系统替代工质冷水机组的国产化为背景,考虑以HFC134a作为HCFC22替代工质的主要选择对象,对HFC134a和HCFC22的物理性质,、循环特性和系统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采用替代工质时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实验应用流动显示方法,发现变制冷剂流量制冷循环的蒸发器入口(也是膨胀阀出口)的制冷剂流动存在两类不同的气液两相流流型--液气分相流和泡气分相流,并且存在流型转变的过渡区域.在不同的气液两相流流型时,变制冷剂流量制冷循环的制冷量、过热度、排气温度等性能截然不同,在流型转变的过渡区域,制冷循环处于波动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