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象大于思想”是一种规律性的文学现象,也是文学理论探索的重要课题。过去,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都是着眼于从作者到作品的单向流程,而没有为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对作品信息的反馈作用留下席位,更绝少有人明确地把读者的阅读实践活动同作家作品联系起来进行动态的思考。本文就试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古老的文学现象。文学作品中形象所显示出来的思想意义超越或违背了作家的创作意向,具有着作家  相似文献   

2.
《莺莺传》—《西厢记》(金·董解元)—《西厢记》(元·王实甫),这一流变过程也是读者(接受者)、作家、作品相互影响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以往对“西厢”的研究多囿于作家、作品而忽略了文学发展进程中的接受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起着积极能动作用的读者。没有读者参与的文学创作是不可想象的。通过读者这一媒介,“王西厢”才会完成它的再创作,才会取得如此成就。  相似文献   

3.
文学鋻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和文学创作、文学批评都有密切的关系。作家写作品,就是为了讓讀者鋻赏;文学创作是文学鉴赏的对象。而文学鉴赏又是文学创作发挥社会作用的必由途径。因为作家写出作品,还只是具备了产生社会作用的可能;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就有赖于读者的鉴赏。一部作品不管写得多么好,如果写出来以后根本不和读者接触,没有人去鉴赏它,那就毫无意义;反之,鉴赏的人越多,它的影响就越广,社会作用也越大。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们的文学研究正在出现新的转机,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给人以主体性地位。”文学的系统论告诉我们,文学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作者——作品——读者”。从这个整体意义上说,“给人以主体性地位”就包含了三个内容:创造主体的人——作家;文学作品中主体的人——作品中的人物;接受主体的人——读者。也就是说,文学研究中应该对作家、作品中的人物和读者以最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一鲁迅是一位具有自觉的读者意识的作家。重视读者及其艺术接受是鲁迅创作活动和文艺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首先,鲁迅认为,读者的审美需求影响着文艺创作,艺术接受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离不开接受主体——读者的参与和创造。它不仅影响作家创作的思想倾向和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学创作演变的动力之一。在谈到《官  相似文献   

6.
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读者成为文学活动中的动力系统,作品通过读者影响世界。在消费文化视野下,这就为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以读者的维度,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以图给作家创作以积极的启示。一是读者是"文本世界"意义的最终生成者;二是在阅读和接受过程中,读者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自身的主体意识;三是在消费时代,读者的文学接受效果已成为文学创作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方法论,发现了读者的重要性,恢复了文学从。“作者——作品——读者”的完整过程·接受美学者认为:首先,文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作者——作品、作品——读者两个环节,即创作与接受两个阶段。其次,接受过程不是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动的推动文学创作的过程,读者也是创作主体。再次,文学接受分为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社会接受是个人接受的前提和基础。最后,文学的接受既受作品的制约,又受读者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是以形象反映生活的语言艺术。语言的艺术要用艺术的语言。不掌握艺术的语言,文学创作就不能“刻画入微”;文学欣赏就不能“体会入微”;文学批评就不能“分析入微”。文学的语言通过心灵的桥梁、艺术的形象把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巧妙地联系起来。因此,研究文学必须研究作家的语言技巧及其艺  相似文献   

9.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古老弥新的话题。不管你承认与否,任何一个作家都离不开社会生活,任何一部作品都须在社会大系统中运行传播。只有作品中的作者创造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相吻合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作品的艺术价值。可以说,文学与社会密不可分。艺术作品从创作心理看,是属于作家的,是他主观情志的实现,但从社会学角度看,作品又不纯粹是主观的产物,而是无数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一个作家的创作,无论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都要打上时代、社会和文化的烙印,成为主观中融合着客观的多重因素的载体。作为一个有艺术良知的作家,都会自动调  相似文献   

10.
卢森堡对文学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她对文学的基本认识是:文学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尤其要反映当下普通人的生活,是日常生活的反射,同时也应该是社会历史的史料。而反映现实的文艺正是作家们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也是产生革命的思想源泉,对斗争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卢森堡认为,艺术家、作家与社会思想家并存。作为社会思想家的艺术家要有对社会的全面认知与思考,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反思社会,在批判的基础上改造社会。无论就艺术作品本身所反映的社会事实,还是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意义的深刻思考都见证着作家与社会思想家的统一。因此,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艺术作品所对应的必须是作家所处时代的现实社会,发生在社会中的一切问题都能在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得到呈现;而艺术家就是战士,他们用作品揭露社会的不公平并寻求解决不公平的手段。卢森堡对文学的独特看法在今天并不过时。事实上,用她对当时文学创作的批判性认知来比照今天的文学创作,让我们看到了现时代的文学在激发社会批判力量方面的某种缺位。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当代西方接受美学理论在学术界的广泛传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文学研究的兴趣,从作家的创作活动扩大到文学接受活动,探讨文学创作与接受、作品与读者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考察文学的接受活动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试图从艺术接受的角度,探讨作家创作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艺术手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关于精神产品的创造主体作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文学研究领域长期被人疏忽的一块处女地,甚至不少写一辈子作品的人都未能了解作家作为群体的自身和作为个体的自身的特点是什么。笔者认为展开作家素质的研究,对于推动文学事业有着重大的意义,应该从作为“作家”的人和作为“人”的作家这两方面去深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住文学创作群体作家的共性化素质特点。  相似文献   

13.
打倒“四人帮”三年来,我国文学劫后重生,新机焕发,在广大读者中激起了历史上少见的巨大反响。人民视文学为自己的心声,文学视人民为唯一知己。声息相通,感情互励,人民群众的思绪和三年来的文学浪潮紧密相连。每当一部好作品问世,哪怕仅仅是一首小诗,都要兴起社会情绪的波动。读者与观众奔走相告,家传户诵,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哭,一同笑,发生着强烈的共鸣。是什么东西赋予当前的文学创作以这样的魅力呢? 我们的回答是,作品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4.
文学创作与表现自我何殿仁文学创作的过程,从感受生活,积累材料,进入构思,到作品完成,都是在作者的头脑里进行的。生活不等于文学,再美再激动人心的生活也不等于文学作品。作为“自由的精神生产”(马克思语)的文学创作,整个创造过程是在作者的头脑的“加工厂”进...  相似文献   

15.
姚斯的接受美学将读者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起点。在接受的过程中,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对作品作出选择,随着水平的提高,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被打破或拓展,从而形成新的“期待视野”,这种提高或扩展了的“期待视野”又对文学提出新的要求。反馈到作家的创作活动中,作家便会努力拉开与读者期待视野的距离,不断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作品以期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融合,从而构成了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作家在作品中所创造的文学价值只是一种可能性价值.可能性同时又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观念,作品潜在的文学价值在读者的阅读接受中,其实现方式、所实现的价值内涵具有多元的性质.读者的作用是将可能性的文学价值向现实性、必然性的文学价值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17.
相似论是研究客观事物之间相同与变异的对立统一关系的科学理论,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探索文学创作奥秘的一把灵通的锁钥。 社会生活与文学作品,社会的人和作品中的人物,作家与作家,作家与读者,作品中的人与读者等,相互之间无不存在着某些相似性。这种相似现象,分别体现了“单元相似律”、“结构相似律”和“条件相似律”。  相似文献   

18.
作家要有超越意识。这是由文学创作活动的性质和文学作用于社会人生的特点决定的。超越意识,是作品创新的前提,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把握时代精神,在时代氛围中,锻铸作家艺术个性,表达作家艺术追求的行为指向。文学发展的历史,正是作家在这种超越意识中,营造着既不与前人重复,也不与同代人雷同的艺术天地的历史。学习和赞美文学大师,但绝不模仿他们。这样,文学作为艺术创造的品格便会越来越加强,文学的更大发展和突破便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9.
编写一部合乎中国现代文学60年(1917--1976年)发展实情的文学史,无论对研究或教学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怎样在既成事实基础上开创新格局,从而加深对文学现象的考察与解释,是大家共同关心的方面。本文仅提出几点看法,用以参加这问题的讨论。一历史踪迹,中国现代文学史史略作为文学的学术建设,编写文学史随文学创作及其它文学实践活动而进行。文学史是对文学现象的总结,也是一类系统知识或学问的样本(即“书籍形式”)。文学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包容着文学创作者(作家)文学样本(作品与文学研究著作)和文学接受者(读者与研究者三要素,这三方面通过极  相似文献   

20.
接受美学是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其核心理论是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不能由作品自身实现。他们视“作者──作品”为创作过程,视“作品──读者”为接受过程,这两个过程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前苏联学者梅拉赫称之为“动力过程”,并且认为,读者在“动力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反应环节,而是主动的。作品在接受活动中为客体方面,读者为主体方面,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读者阅读作品是驾驭者,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同时读者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