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的根本使命。要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立德”工作,“立德”在培育学生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思想等方面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要求。要完成“立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组织建设、工作方法、教书育人、管理服务育人等方面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与教育理念的重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知识经济”是当代正在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的出现将深刻地改变我们对教育的传统理念,具体地说,它使我们对知识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使我们原有的“知识观”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并且使我们形成“以人为本位”、“学习社会”、“国际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等四大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理念的转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矛盾运动和外部环境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理念经历了从“供给者本位”向“需求者本位”的转换。“供给者本位”强调把社会需要看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而“需求者本位”则强调把“现实的人”看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两种育人理念尽管都是为了克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某种困境而建立起来的,然而却由于其本身的理论缺陷,使其又陷入了新的困境。实现“供给者本位”和“需求者本位”的统一是解决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理念弊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是铸造“和谐”思想、引领“和谐”建设的坚强后盾。合并高校创建和谐校园,尤其需要加强良好大学精神的冶铸。以人为本与执政为民的精神,平等协作与和而不同的精神,依法治校与人文关怀的精神,学术自由与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和谐校园大学精神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国翻译理论界有人认为奈达翻译理论包含一种奈达信息翻译理论。“奈达信息翻译理论”实质上不存在,奈达在他的翻译理论中仅仅使用了“信息”二字,没有发展形成“奈达信息翻译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相比较,奈达的翻译理论仅仅在术语上更现代,本质上没有突破性发展。奈达的翻译理论是面向信息的转换或变换,不同于香农的信息理论。香农的信息理论是信息通讯理论,面向信息的转移或传递。信息的转换或变换不同于信息的转移或传递。奈达翻译理论中的“信息”与香农信息理论中的“信息”处理者不同,处理方式不同。奈达的翻译理论不可能建立在香农的信息理论的基础上。奈达翻译理论中的“信息”指的是语言的意义和形式。  相似文献   

6.
发展“教育产业”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教育产业就是产业化的教育活动”,“教育产业化早在四百年前(世界范围)和一百年前(中国范围)即已基本完成”,并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市场化和信息化为核心的教育产业发展政策”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传播学领域对福柯的研究兴趣一直持续着,尤其在新媒介技术勃兴的今天,数据库技术的使用对个体社会实践的影响成为讨论的热点。由于福柯思想的艰涩难懂,普遍存在的误读和不恰当的理论应用成为传播学基础研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从传播符号学出发,通过“信息意义”和“社会互动”两大环节可以探寻福柯与传播学研究的理论交集:福柯对“信息撒播”与“社会实践”的理解,与传播符号学形成共鸣;而通过对作为“信息意义”与“社会实践”之内在逻辑通道的“规训技术”的层层解析,则可揭示出传播学对福柯理论的应用研究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8.
种种迹象表明,高校陡峭型薪酬结构难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建模和系统仿真揭示,高校科研导向下的绩效工资激励具有典型的“倒U”效应,最佳薪酬结构在于保持固定工资与弹性工资比例为7/3左右,才能有效平衡绩效工资的“激励效应”与“挤出效应”。结合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研究发现,由于当前收入水平无法体现其人力资本特性,我国高校薪酬模式正陷入一个制度困境:默认或缺乏对“体外”收入的有效监管造成工资结构倒挂。创建去功利化的高校薪酬制度必须提到国家战略议程,本文认为,与其诉诸巨额成本矫正绩效评价信息扭曲,不如通过强化基础绩效工资的功能和比重以改善薪酬结构,在逐步提高高校薪酬水平的基础上促使薪酬曲线从陡峭型向平缓型转变。  相似文献   

9.
从差异论的视角分析,“富二代”大学生是社会差异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求异思维时期的必然产物。由于儒家思想中“家本位”观点,使中国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形成了由家族成员治理的模式,“富二代”大学生群体得以形成。“富二代”以其群体个性张扬的“富人”特征而与所谓“穷二代”大学生形成巨大反差,这种大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投资者针对股东大会的各项议案进行表决投票,是股东权利保护的重要机制,也是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方式。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投票数据,可证实投票议案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利益相关性是投资者参与投票的重要动因。投资者参与投票建立在投票信息被市场关注的基础上,利益相关性不会影响市场关注度较低的议案。进一步地,按照投票前股票异常收益率区分“好议案”与“坏议案”,“坏议案”弃权率仅受市场关注度影响,而利益相关性与“好议案”的弃权率显著负相关,表明投资者面对“坏议案”的投票信息会选择“用脚投票”方式卖出股份,以降低预期损失,而积极参与“好议案”投票。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它不但赋予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而且也成为人类改造世界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语言在传递信息、存储知识的同时也构成人类接触真实世界的屏障。和语言形影相伴的修辞可以提高语言的使用效率,产生说服的效果,促使受众改变心理现实并进而改变客观现实。修辞过程就是修辞主体在真善、利益、伦理等的介入下弥合分歧达到认同的过程,而当修辞手段失效时,便容易导致暴力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社会是在物质与信息双重意义上存在的,社会实践有其作为信息活动的本质规定。信息的社会实现表现为一种使人的行为成为符合人的目的、设计或操作的活动,信息的社会实现方式应该与实践方式具有一致性。真理性信息是信息能够社会实现的保证或根据。基于人的和多元文明的合理的“价值”信息是真理的本质的、固有的构成要素,真理性信息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多元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对人自身的切身关怀始终是哲学的一个中心主题。哲学中"人"的"缺场",是导致这种哲学走向死亡的一个关键因素。旧哲学思维方式的缺陷导致其哲学中"人"的"缺场"。哲学只关心抽象的人,也即是对人的抽象关心。而马克思新哲学从实践理解"人"、关怀"现实的人",使人真正地"作为人"而存在,实现了对"人"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4.
“自然”一词至少指称着两个层面的意义,即由万事万物的本真存在组成的“自然界”和万事万物背后蕴含的本性、规律或万物“所以自己而然”之理。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呈现出迷信的、理性的和德性的三种形态。德性式的“敬畏”是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重新审视及对前两种“敬畏”形式的扬弃和超越,对于构建环境伦理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其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依存的,是一个和谐整体。建立和谐生存世界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是自然界生命价值的承担者与呵护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主体。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运用于现代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就是要在图书馆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精神,提供人性化服务,为读者创造一个亲切、温馨、宽松、和谐的读书环境。  相似文献   

16.
哈佛大学是如何开展通识教育、培养优秀人才,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如何使学校的管理跟上时代的脚步,本刊就以上问题专访了哈佛大学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教授。他详尽讲述了该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内容、理念、价值和使命,他认为大学教育的卓越灵魂能使世界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功利主义思想渗透高校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迷茫”与“堕落”,表现出自我压抑与好幻想、自我迷失与易妥协、自我放逐与难回归等特点.从人学视角看,大学生的“迷茫”与“堕落”的原因,在于大学生虚构了“现实的人”、逃避着“现实的人”的要求、妥协着“现实的人”的需要.在教育中,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引...  相似文献   

18.
论"文学是人学"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文艺理论在理解“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时,往往倾向于从认识论和知识论哲学出发,将文学活动中的人仅仅看成是思维主体和认识主体。这种思维视觉的局限扼杀了“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的理论张力和推衍能力。惟有从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这三个维度出发,才能准确把握“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的理论含蕴,从而对这一传统命题作出恰当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人与动物的区别,最终表现为实践的自由及其生成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也就是说,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使得人脱离了动物界成为能够审美的人,审美的人越来越离开动物界,成为真正的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个根本点上来看,马克思与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不是本质性的。这种区别并不影响实践美学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所作的美学建构及其体系。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作为艺术创造和再创造的备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总结榆林学院近3年教师教案的基本现状,从引导教师树立教学意识、改进备课机制及认真编写教案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备课的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