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行森林价值核算通常对林地、林木和环境资源分别根据成本或收益进行价值计量,然后加总为森林价值总量,这会造成重复计算。该文通过区别成本与收益、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等经济学概念指出:从成本角度核算森林价值,应包括土地价值和正算法的立木价值,环境价值不应记入,它属于收益;从收益角度核算森林价值,如果是一次性木材利用,应包括土地价值和倒算法的立木价值,环境功能没有被利用,不创造价值;如果是永续利用,应包括贴现后的木材采伐和环境服务价值,土地价值不应计入,它属于成本,该价值已经体现在了木材和环境产品上,由于永续利用,土地价值不能单独实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土地法律体系注重于土地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调整,管理目标上以提高土地经济价值和耕地管护为核心,忽视了从根本上维护土地的生态价值,这将导致土地利用难以为继,危害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整体环境。应当以生态价值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立法理念,创新相关法律理论,构建以保护土地生态价值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土地法律体系,促进人地关系的真正和谐,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会议宗旨工业遗产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文化价值、知识价值、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发达国家积累了成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曾为我国近代化、现代化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工业企业面临改组、搬迁,其设备、产品面临被淘汰或更新。国家有关部门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十分重视,已确定汉冶萍钢铁厂、青岛啤酒厂、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基地、中东铁路建筑等十余处国家级工业遗产博物馆,各地还有些工业遗产正在进一步确立申报中。值此工业遗产研究在国内迅速兴起之际,我们认为,有必要定期举办学术会议,交流对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提高有志于这一事业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水平,促进这一工作的开展。二、发起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研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三、承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史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四、组织机构1.会议执行主席:王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教授)2.会议筹备组:主任:姜振寰(哈工大科技史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副主任:张柏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相似文献   

4.
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地矛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求从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两方面着手解决。土地开发应遵循土地稀缺原理、地租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动态平衡原理与系统工程理论等。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较少,质量不高,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决定了应加强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其主要措施有:严格贯彻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拓展耕地保护思路;重视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开发;明晰和稳定土地开发产权制度以及加强土地开发制度建设与项目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费用的政策灵活性和地方特殊性很强 ,它的正确估算的前提是估算原理科学。文章以马克思的土地经济学说为指导 ,借鉴发达国家的土地管理经验 ,从我国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 ,对我国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使用费、征地拆迁费、场地开发费、土地税收和管理费的估算原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重心是建立合理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总结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演替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开发区实际,提出了优化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发展方向区采用与主区相同的评价指标;删除土地开发率指标;对工业主导型开发区用地效益的评价删除固定资产投入强度指标;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税收占总税收比重指标;建议将集体建设用地纳入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7.
以宿州市为研究对象,从土地投入程度、生产效率、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等4方面选择了11个指标,采用熵权法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出宿州市2003、2005和2009年土地集约利用值。结果表明:宿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逐年增高趋势,说明宿州市能够做到比较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但利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界定土地循环利用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土地循环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江苏省1996~2007年统计数据,评价其土地循环利用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省土地循环利用发展态势处于上升阶段且优于全国;棕地开发成为阻碍土地循环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资源减量投入在土地循环利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尚未凸显,土地、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利用率较低.最后指出:基于统筹大区域的产业发展,有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空置土地再开发和制定土地循环利用规划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另一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百姓生活》2012,(8):10-10
北京市将利用居住区待建土地、临时空闲场地、绿化用地等,因地制宜施划停车位或设置绿荫停车场;利用居住区既有平面机动车停车设施,实行“平改立”改造,设置立体停车设备;利用居住区待建土地、临时空闲场地或综合利用绿化用地,设置立体停车设备。2013年底前,本市四环路以内居住区将新建机动车停车位11万个以上,新建居住区停车设施采取居委会、业主委员会或建设单位申请,在申请人自筹和区级配套的基础上,由市财政对审核合格项目按照每新增一个停车位20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10.
土地流转问题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在梳理现有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通过对苏东A镇与赣中B镇土地流转的比较研究,引入嵌入性的社会学框架,呈现出土地流转镶嵌在地方社会的过程。讨论了政府干预是否阻碍产权的清晰表达,进而阻碍土地流转;是否只有完全竞争的市场才是唯一的有效资源配置方式;土地小规模流转是否非理性;两层所有权体制是否妨碍土地流转;经营权物权化是否一定可以提高效率等方面的问题。研究认为,单单依靠产权制度供给及市场机制的完善来讨论土地流转,脱离产权运作社会环境的分析是不完全的,唯有加入地方制度分析,考虑政府、市场、地方性制度的互动关系和影响过程,才可完整解释土地流转实现的地方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