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贾岷江 《统计与决策》2012,(22):103-105
文章建立了1994~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外出用餐支出、及其占食品总支出的比例与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的协整模型,研究发现:人均年外出用餐实际支出与当期实际可支配收入正相关,与当期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负相关;人均年外出用餐实际支出占食品总支出的比例与上期实际可支配收入正相关,与当期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数字攀枝花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数字攀枝花  相似文献   

3.
从1985年舟山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建队以来的13年资料显示:全市城镇居民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消费水平也同步提高,本文对此作了剖析,并展望了“九五”后期的发展趋势。一、城市居民消费状况总体评价1979年~1997年舟山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年均递增18.6%。呈现出几个阶段性特点。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3年,居民消费品的短缺状况,开始有所缓解,消费增长起步,五年间人均消费支出年均递增74%。。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8年,国家放开水产品价格,促进我市渔业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经济高速发展和收入快速增长,五年中,居民人…  相似文献   

4.
“九五”以来,随着四川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2001年四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360元,与1996年相比,增长44.4%。但是,在城市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居民家庭之间收入差距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卢学法  申绘芳 《统计教育》2008,(9):11-13,51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78-2007年度数据以杭州市为例对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单向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即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是影响人均消费变动的原因,而人均消费变动不是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的原因。因此,从长期来看,要刺激城镇居民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瞭望     
2011年长三角地区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一季度长三角出口回暖投资消费活跃2011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达到3035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人均消费支出19737元,同比增长15.5%。其中,有9个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分别是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南京、台州、绍兴、无锡和舟山;人均消费支出居前6位的城市为上海、台州、杭州、宁波、苏州、南京,均已突破2万元。今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达到19086亿元,增速均值为9.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9178亿元,  相似文献   

7.
郭红梅  李光 《山西统计》1998,(9):43-43,23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居民收入朝多层次方向转化,但并未形成消费需求的多层次。尤其是今年以来,市场疲软,商品积压,尽管商家、厂家费尽心机,采取种种促销手段刺激消费,但仍难以出现几年前人潮如涌的购物场面。据太原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全币300户城市居民家庭抽样调查,今年1—5月份,人均消费性支出1844.17元,比去年同期仅增长2.3%,其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19.1个百分点。制约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收入增幅缓慢,减收面扩大1、收入增幅缓慢。收入决定消费,收入的多寡直接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高低。山西地处内陆地…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银川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2006年银川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1.1倍,年均递增12.8%。人均GDP从2000年的10404元增加到2006年的23506元,年均递增14.6%。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增长。2006年银川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7.76元,  相似文献   

9.
杭斌 《统计研究》2007,24(2):38-43
 摘  要:标准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假定消费者有能力求解复杂的动态优化问题,这一假定至少在中国是不能成立的。本文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关于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基本假设。即由于存在信贷约束和消费支出高峰,中国城市居民跨时消费的理性选择是:在避免未来发生流动性约束的前提下尽可能平滑各个时期的消费。与之相对应,本文假定中国城市居民跨时消费决策的主要依据是财富目标和持久收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经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是:(1)1990年以来,随着城市居民财富目标的不断提高,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呈持续下降趋势。(2)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的确存在一个学习和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10.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对天津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78—2005年的官方收入数据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了名义与实际城乡收入比的差别,检验结果表明:价格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显著;根据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水平,构造了含时变结构的消费一收入模型;根据时变边际消费倾向对城乡居民实际收入进行调整,得到了观测期内经调整的实际收入比的时序数据,并表明:城乡居民经调整后的实际收入差距在1978—1988年间呈现缩小的特征,特别是1984—1988年间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时期,1989—2005年间,这一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自2002年起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比超过4;最后对部分学者测算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武 《统计研究》2007,24(6):67-69
 本文根据1991-2005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统计数据,依据凯恩斯消费函数,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解释。同时,通过建立城乡居民的消费收入模型,对城乡居民的消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我国农村居民不仅基本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居民,而且其样本期平均边际消费倾向亦低于城镇居民的结论,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以绝对收入假说为基础的消费函数分析中发现,消费倾向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不显著,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通过构造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收入差距的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收入差距有双向的因果关系。为此,要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需要消费政策与收入政策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城镇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费的提高,阻碍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进而影响消费总需求。本文利用Panel data模型,对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2000-2006年),具体分析不同收入等级在各种消费品上的差别,从而有利于调整和实施不同收入等级的不同消费政策。  相似文献   

15.
孙燕 《统计研究》2010,27(3):22-28
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因素,本文采用Gregory和Hansen等首先提出的考虑结构突变可能性的5种模型对1978-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收入进行了Gregory-Hansen协整检验,为了进一步验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基于不同方法检验了变结构协整关系的存在性和协整向量的稳定性。实证结果表明: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之间确实存在着含时间趋势的水平项漂移的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建立了消费收入的误差修正模型,由此可以看出消费者会根据长期均衡关系很快调整消费,故刺激消费的短期政策从长远来看是无效的,要扩大消费只有依靠在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6.
就业结构、收入结构与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杭斌 《统计研究》2003,20(11):19-4
按照现行统计口径 ,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源于 1 1个方面 :( 1 )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工资 ,( 2 )集体经济单位职工工资 ,( 3)其他经济类型(包括股份制企业、外国企业及港、澳、台企业等 )职工收入 ,( 4 )个体经营者的净收益 ,( 5 )个体被雇者收入 ,( 6)离退休再就业人员收入 ,( 7)其它就业者收入 ,( 8)其它劳动者收入 ,( 9)财产性收入 (包含利息、红利及其它财产租金收入 ) ,( 1 0 )转移收入 (包含离退休金、赡养收入、赠送收入等 8项内容 ) ,( 1 1 )家庭副业收入。其中 ,前 8项基本包括了各种经济成分、经济类型职工的收入。本文将着重…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大陆28个省、直辖市2005-2010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内容和收入来源项目面板数据为对象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该动态面板模型的GMM(广义矩方法)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在衣着消费支出和杂项商品及服务项目上存在显著的消费习惯,在食品、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和居住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消费习惯;GMM估计结果同时反映了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城镇居民各部分消费支出的影响情况,该结果表明不同收入来源对居民各部分消费行为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万兴  范金  胡汉辉 《统计研究》2007,24(11):15-21
摘  要:本文首先编制了1997年和2002年中国细分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然后利用广义交叉熵法更新SAM系数。基于SAM及SAM更新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水平及其变化。研究发现:第一,总体而言,各产业的中间投入比例降低,增加值占总投入比例上升,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其他产业中间投入的比例上升;第二,2002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不熟练劳动力,资本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的比例有所增加;第三,城镇中等偏上收入分组及以上居民所有六大类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比例均得到提高,而其他低收入分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则不能兼顾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消费 。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中国2004-2013年的省级数据,建立PSTR模型实证分析消费信贷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对于收入变化和消费信贷变化均具有过度敏感性,但是高收入居民的收入敏感系数和消费信贷敏感系数均低于低收入居民,而利率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城镇居民对于收入变化和消费信贷变化具有过度敏感性并非是消费者的短视所引致,而是由于流动性约束引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