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大数据预测,能将其优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有机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与针对性.大数据预测能在网络舆情预警、心理危机干预、教育效果预估、超前服务预备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当前,应契入大数据思维拓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根据大数据时代要求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统筹大数据资源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积极创造大数据预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氛围和条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着眼于可量化、个性化和精细化的价值定位,在构建的技术框架上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分析层、数据管理层三大层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现实路径为:转换思维方式,充分认识大数据的本质特征及其系统之构建对教育实践的创造性力量;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升大数据系统价值密度;通过智能性挖掘,建立分析模型,丰富大数据系统的文本内容;培育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使之成为系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如何认识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实现教学目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从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特点与教学原则三个方面对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以期对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本研究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并举,围绕理论依据、多案例分析、困境透视、路径抉择四个向度,以多维视角进行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通过阐述融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理论和启示,为融入路径提供理论基础;选取四所高校作为典型案例,总结融入经验;在现状调查中构建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理论,从发挥教育主体引导作用、激发教育客体主体意识、促进教育介体合作效力、强化教育环体熏陶功能四个层面探究融入路径,为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5.
略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定位的基本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俊拴 《江汉论坛》2008,1(4):68-7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学术建构不应从某种原则、假设和逻辑推理出发,而应当基于经验事实.分析学科产生的特定政治环境为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供了基本路径.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普遍制度安排给思想政治教育学国际化学术努力打上了自己的烙印,政党作为终极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6.
网络化时代,在多校区高校文化融合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更为复杂的新形势。文章基于多校区文化融合的视角,通过建立SWOT内外部关系模型,深入分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文化融合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借助矩阵分析得出多校区文化融合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策略,从而为多校区模式运行的高校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进而推进文化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推进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需要对大数据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路进行研究.基于大数据自身优势、科学预测功能和益于发挥"课程思政"协同效应三方面论证两者融合的可行性,融入过程中需要遵循人全面发展的原则、教育活动性原则、伦理性原则,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作机制和综合平台,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创设审美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效果的绝佳渠道.对"情境"的内涵解析是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情境"概念的逻辑起点.诗性艺术语言情境、红歌音乐艺术情境、戏剧艺术舞台情境和红色影视审美情境是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情境的主要形式,引入优美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情境氛围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意识与趣味;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和谐互动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情境资源的有机整合与运用.  相似文献   

9.
精准供给: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是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对接、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供给方式的创新实践。大数据技术和思维逻辑具有多样性、精准性和时效性特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高度契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搜集、有序存储、画像分析、供给咨询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模式,将有利于提升和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覆盖度、接受性与获得感。  相似文献   

10.
社团文化在高校的兴起与繁荣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新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有机融合了高校社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关键途径。下面立足高校社团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两者融合的重要性,探究提出若干推进两者相互融合的路径,希望能对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自2013年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被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围绕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价值、困境、建构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学者们突出时代性和技术性,认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是立足新时代运用新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形态。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思维方式、强大的监督力量和引导功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同时也在专业人员、数据处理、隐私保护等方面面临新问题。学界集中从国家、学校、教育者三个维度研究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路径,强调共生主体、制度保障、思维转换、技术提升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思维深刻影响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演变。用户思维有效提升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社会化思维有效提升教育主客体的互动性,简约思维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大数据思维有效提升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跨界思维与平台思维增强教育的多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适应互联网思维带来的深刻影响,主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联网思维实践路径,真正实现互联网思维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心,科学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立足新时代、迎接新挑战,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提升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实施精准思政,是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施精准思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大数据挖掘有助于精准把握教育对象,大数据分析有助于精准供给教育内容,大数据动态监控有助于精准控制教育过程,大数据评估体系建构有助于精准评估教育效果.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把握教育对象、按需甄选教育内容、全面优化教育过程、多维评估教育效果,是大数据时代实施精准思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引导个体价值观念?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不同,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点,基于互联网技术意识形态属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面临着知识论与价值论?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重矛盾?技术批判?议题引导?内容吸引?载体整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结合改革开放30余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成绩,针对大学生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着眼点出发,整合时政教育资源、开发儒学教育资源、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有助于共同打造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在大学生的主观接纳和行动自觉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大规模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引发人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等风险,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地位,使得信息技术僭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手段主导目的会导致人新的异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被遮蔽的后果。信息技术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辅助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相对于信息技术具有超主体性地位。应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统一为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指向,通过突出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功能、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等实践策略,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数据的出现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人类社会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改造世界的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也呈现出契机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从大数据的内涵和大数据时代的特征研究出发,以把握厘清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变革为牵引,以研究剖析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为导向,提出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建立大数据专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合作共建机制、加强高校运用大数据的法律风险防控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约束四个方面,探索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公安院校承担着为我国公安机关输送合格的公安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公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公安院校必须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勇于献身的高尚情操。发挥大学生英雄典型内在的示范价值与激励价值,充分利用时代英雄典型的社会影响力,有助于提高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警察职业精神,提升公安院校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9.
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的三重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旗渠精神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蕴涵丰富的育人价值,是新时期高校思政课育人的丰厚滋养。新的时代场域下,高校思政课育人在取得成效的同时,需进一步提升其价值引领力、思想阐释力以及实践教学实效力。基于此,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要以问题为导向,从价值、理论、实践三个向度出发,阐明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的价值指向、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旨,有效推动两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