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克尔凯郭尔与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相反,强调人的个体性,认为群体是荒谬的,只有个体的人才是信仰的真正主体。在他看来,信仰就是孤独的个体在恐惧和绝望的内心体验中走向上帝的过程。他把人看作一个不断生成着的存在,认为个体的人只有借助对上帝的信仰,才能摆脱精神的绝望,最终回归自我,“成为自己”。克尔凯郭尔的个体主义宗教哲学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新维度。  相似文献   

2.
书刊简讯     
罗特:《克尔凯郭尔》Sφren Kierkegaard.By Peter Rohde.Translatedby Alan Moray Williams(Allen and Unwin.Pp.164.)据《泰晤士报文学增刊》(1964年3月12日)的评论员说,罗特从事于一项艰巨的任务,试图以“通俗的”方法叙述克尔凯郭尔的生平与著述。传记的上半部一直写到考萨尔(Corsair)事件和克尔凯郭尔同该杂志的编辑戈耳德施米德和主要撰稿人莫勒发生冲突为止,这一部分写得很全面,而且这些材料在有些地方对英语读者来说是新的。例如,罗特较详尽地叙述了克尔凯郭尔的访问柏林并且纠正了他过  相似文献   

3.
国内研究克尔凯郭尔往往关注他哲学方面的成就,却忽视了他全部创作的根本底蕴--信仰问题.本文拟从基督教思想史而非哲学的角度,把握这位非凡的思想家.力图通过克尔凯郭尔对人、罪、上帝、信仰等问题的独特看法,来发现他与传统信仰的冲突之处.文章指出,克尔凯郭尔并非游离于社会之外,相反,他敏锐的目光始终关注着社会.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克尔凯郭尔都是人类文明的警示者和沉睡国民的唤醒者,在他们的思想构图中,群体永远都处在与个体的对立性并置模式中,他们都把批判的锋芒对准无所不在的群体.鲁迅文学世界中的群体形象以及他对群体的深度开掘与克尔凯郭尔的"个-群"对立模式有许多相通之处.本文只拈出"看客"和"无主名"在鲁迅与克尔凯郭尔之间展开比较阐发研究,力图彰显鲁迅群体观的哲学、心理学深度和普世性广度.  相似文献   

5.
克尔凯郭尔“相信”有一个悖谬的世界,他相信荒谬的力量,相信不相信,以此磨炼他的意志。他引用圣经中亚伯拉罕的故事,说明信仰就是对不可能之事所报的热情。但与一般的有神论不同,克尔凯郭尔认为信仰也同时是一个与上帝搏斗的过程:他不是无神论者,但是他信神而又与神过不去,使理解成为一件不可思议之事。这种态度,使克尔凯郭尔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与黑格尔不同的纯粹个人的世界,强调精神的个性与纯粹性。  相似文献   

6.
关于死亡的思考,我们多源于对他人死亡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如果进行形而上学的追问,又多趋向于对经验的抽象概括。而克尔凯郭尔对于死亡问题的思考,则把思考的方向侧重于伦理的面向。在厘清死亡的主语之后,克尔凯郭尔站在对死亡“无知”的立场,把对死亡的形而上学追问转向了“死亡意味着什么”的伦理追问。克尔凯郭尔对死亡的“无知”是一种关切的无知,进而推动个体反思死亡在自身生存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死亡的确定性包含了结果的确定性以及精神不朽的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则是死亡时间和精神不朽的不确定性。个体在面对死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中,将重新去思考死亡对于生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伤逝》是鲁迅虚构最多的小说,也因此造成了它主题的多样化和阐释空间的丰富性。鲁迅这一作品中,以爱情为独特视角,探讨他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伤逝"、"新生"和"孤独者抗争"的主题。他以一种冷静的态度对五四启蒙运动作出深刻反思,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孤独和彷徨以及走向新生的虚妄。  相似文献   

8.
《心是孤独的猎手》中“孤独”的矛盾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文坛史上极具才华的女作家,她的长篇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是最具代表意义的一部作品.表达了人类的“精神隔绝”和“终极孤独”主题。本文通过对《心是孤独的猎手》中“孤独”主题的分析,突出“孤独”双重性本质的特点:孤独是残酷和决绝的,但最终所指并不是消极和阴郁的,而是充满积极色彩的爱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克尔凯郭尔诞生于哥本哈根,他的一生也是在那里度过的。克尔凯郭尔的父亲是日德兰半岛人、那个地方很荒僻。他父亲从小就同严酷的生活环境作拼死的斗争,直到12岁时才由一位叔父把他带到  相似文献   

10.
以克尔凯郭尔“自我”这一哲学概念为基础,来阐释《“兔子”,跑吧》中“兔子”的逃跑———回归———逃跑———回归这一心路历程,从而指出一个真正的、完整意义上的自我追求者,必须是一个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个体与社会的复杂统一体。从这种意义上,一直在苦苦追寻自我的“兔子”最后必须回到现实中来。  相似文献   

11.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14.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5.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6.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19.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20.
庄子之"道"重在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然而,"道"又难以言说.故庄子以"技"论"道",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使人更易悟"道".庄子本无心于艺术,可是这些故事却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追求"虚静"的审美心胸.二是在写作方法和创作技巧上强调天人、合道艺,以实现"人艺"与"天工"的自然融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