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俞利娟 《社区》2010,(36):22-23
1998年10月20日,我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从最初的一个每天与机器打交道的下岗女工,经过十年的磨砺,锻炼成长为一名社区负责人。十年社工路,最难是坚持,一路走来,我感到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无怨无悔。我分管过环境卫生、计划生育、民政福利、人民调解和党务工作,也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通过十年的社工工作,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社工就是要做居民的知心人;社工要做育龄妇女的贴心人;社工要做群众的娘家人。  相似文献   

2.
护生护心     
干海盈 《社区》2012,(11):36-37
2009年初,我从企业跳槽,加入到社区工作者这个群体。因为之前对社区工作者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的宗旨有所了解,所以我对社会工作满怀期望。但是,初入社区,我的理想和现实发生了巨大的矛盾,与居民的接触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被藐视的痛苦,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被认可的快乐,以下记录了我做社工初期的"转变三部曲"。  相似文献   

3.
干海盈 《社区》2012,(16):36-37
2009年初,我从企业跳槽,加入到社区工作者这个群体。因为之前对社区工作者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的宗旨有所了解,所以我对社会工作满怀期望。但是,初入社区,我的理想和现实发生了巨大的矛盾,与居民的接触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被藐视的痛苦,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被认可的快乐,以下记录了我做社工初期的“转变三部曲”。  相似文献   

4.
巫春红 《社区》2013,(1):28-28
2012年11月13日,我有幸作为社区主任代表参加由南京市委组织部、白下区民政局组织的关于社区工作者薪资待遇的座谈会。在得知全区只有3名社区主任参会后,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为了能让自己的发言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全面性,我认真翻阅了全国大量社工薪资的相关报道,与其他社区主任和社工们交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并认真准备好了发言稿。  相似文献   

5.
陆加贝 《社区》2012,(21):3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成为社区工作者。和头发花白的大爷大妈们相比,大学生社工综合素质高、文字功底厚、专业知识丰富。他们活跃的身影、丰富的知识、新颖的方法,诠释着社区工作者这个职业新的定义。但是,社区工作复杂琐碎,很多事情处理起来并非在书本中能找到答案。因此,老社工的经验尤为宝贵。如果社区老社工们能对新人进行传帮带,新社工将更快适应这份与居民打交道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绚丽余晖     
正我曾经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一位党务工作者,在2003年主动申请退居二线后,我跟随爱人回沪定居。2004年,凭借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工作经验,我被真新街道聘为社工。2009年从社区退休后,我为党和社会做奉献的热情丝毫未减,作为真新街道的一名社区教育志愿者,我仍然活跃在街道、社区的各种平台上,利用自己的特长,继续发挥余热,全心全意地为居民服务。  相似文献   

7.
姜维霞 《社区》2022,(7):50-5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重要指示精神,山东省平度市将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作为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有效载体,设立城市社区工作者专职岗位(以下简称“社工岗”),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需要的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8.
历琴 《社区》2011,(22):51-51
我始终认为社区工作最适合女同志做,比如调解夫妻矛盾、邻里纠纷,特别是计划生育方面的工作。直到今年年初,我们社区来了一位男社工,改变了我多年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社区》2012,(17):32
社区工作就是处理矛盾,解决问题——在社工专业领域中,有学者干脆将社会工作者称为"斡旋者",其意为他们本着自愿、中立、理解、保密等原则,善用社会资源,解决社区冲突。但从我们身边的现实个案可以看到,第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们,在处理矛盾的时候,往往都做  相似文献   

10.
余颖婷 《社区》2009,(34):46-46
2007年7月的一天,一位好友托我帮她买大学生村官考试用书,“大学生村官”,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因为好奇,我查询网络,了解到选聘的村官是从事农村和城市社区工作的,当时的我不太明白社区具体工作内容,还以为类似于社工、义工的工作。既可以做事业,又可以做公益,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和好友一同去报了名。  相似文献   

11.
孟谦 《社区》2014,(22):1-1
本刊记者时常有机会走访各地的社区,社区工作者们给我们介绍当地情况时,很少有主动挑自己“毛病”的。日前,笔者到南方某城市参观一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时,遇到了一位心直口快的社工,她的见解让笔者有了新认识。那是一个环境整洁,设施齐全的综合服务中心,这位介绍情况的社工很健谈,在历数了诸多优点后,她主动地说她觉得中心有个“不足”,  相似文献   

12.
陈汉萍 《社区》2012,(19):20-20
一路走来,我做了13年的社工,先后在4个居委会做过计生、综治、民政工作,担任过社区居委会主任和社区党委书记。13年来,我为居民解决了很多难事、麻烦事、烦心事。  相似文献   

13.
周宁 《社区》2013,(3):39
2008年我进入社区工作,当时正好赶上了全国加快发展社区的好时期,杭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高社工待遇,并且为社工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这让我感觉在社区越干越有奔头。刚到社区时,我的实际收入只有七八百元,生活经常是捉襟见肘。2008年10月,杭州市出台《关于提高杭州市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  相似文献   

14.
陆加贝 《社区》2012,(31):36-3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成为社区工作者。和头发花白的大爷大妈们相比,大学生社工综合素质高、文字功底厚、专业知识丰富。他们活跃的身影、丰富的知识、新颖的方法,诠释着社区工作者这个职业新的定义。但是,社区工作复杂琐碎,很多事情处理起来并非在书本中能找到答案。因此,老社工的经验尤为宝贵。如果社区老社工们能对新人进行传帮带,新社工将更快适应这份与居民打交道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历琴 《社区》2011,(15):51
我始终认为社区工作最适合女同志做,比如调解夫妻矛盾、邻里纠纷,特别是计划生育方面的工作。直到今年年初,我们社区来了一位男社工,改变了我多年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陈汉萍 《社区》2012,(13):20
一路走来,我做了13年的社工,先后在4个居委会做过计生、综治、民政工作,担任过社区居委会主任和社区党委书记。13年来,我为居民解决了很多难事、麻烦事、烦心事。2010年5月的一天,居民罗阿姨来到社区,向我道出了埋藏在心里18年的秘密:其女梁某于1992年2月超生一女,后离异,前夫犯罪入狱,至今仍在服刑,梁某失业多年,无力缴纳社会抚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刚刚通过焦作市解放区社区考试,走进焦西街道办事处电翔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简单地说就是社工。对于“社工”一词,我记得最早从电视里那些港台片中看到过。他们身着便装,手持工作证,一句简单的“我是社工”,就会把对方吓得四处逃窜,就跟警察一样威风。如今,自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社工,才知道我们的“社工”和人家的“社工”大相径庭,真真切切知道了我们社工的职责,那就是:实心实意、任劳任怨为居民们服务。说是职责,其  相似文献   

18.
宋国恺 《社区》2008,(13):28-29
“社工”是时下从事社区工作的人群中最热门的一个话题。不少多年做社区工作的居委会工作人员也正在准备参加今年的社工考试,为成为中国的第一批社工师做准备。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工作呢?  相似文献   

19.
梁东平 《社区》2011,(13):47-47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社工,2009年7月,我来到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被分配到牡丹西里社区工作。可能在大家看来,一个小社区,无论它的辖区有几千平方米,还是它居住着几千上万人,都没有办法和“大”联系起来,这也正是我还没有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之前的想法。但是在参加工作一年半之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  相似文献   

20.
奉永成 《社区》2013,(4):35-36
每到新年,《社区》的编者总会与社区工作者多聊聊,送祝福、聊家常,更主要的是了解他们的“心”动向。说到过去的一年,以社区工作者为主的社工群体对《社区》大倒苦水,倾诉诸如待遇低、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等等,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困惑……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坚守,他们在企盼春天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