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论新农村社区建设视野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大背景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与基层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既相互牵制又相互促进。基于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平和效率以及治理与统治关系的理论来解析农村社会变迁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之间存在的内在张力,进而明确在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服务化、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透明化的价值取向,把乡镇政府打造成适应新农村社区发展的服务型、节约型、掌舵型、创新型及阳光型的基层政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政权组织,其职能作用的发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休戚相关,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中国农村已进入后农业税时代,传统乡镇政府的职能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008年以前的乡镇机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顺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其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廉洁高效、公开透明、行为规范、机构精简的服务型的乡镇政府。  相似文献   

3.
由于传统思维的惯性作用,乡镇政府往往偏重于政治控制和行政管理职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作为“政权末梢”的乡镇政府也应开始思考自身的职能定位: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侧重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纵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轨迹,乡镇政府集权式的制度安排并没有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服务;而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出现的新情况又对乡镇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问题域的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逻辑语境,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出现的新情况,并在这一语境下对乡镇政府职能作进一步考量。  相似文献   

4.
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使乡镇政府的存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乡镇政府到底是撤销还是进一步改革,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及观点,立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借鉴专家观点的基础上,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具体要求,重新界定乡镇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挥乡镇政府的积极作用。而乡镇政府改革的首要环节在于准确界定其职能并且及时转换,为新农村建设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作为“政权末梢”的乡镇政府也开始思考自身的职能定位: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侧重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纵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轨迹,乡镇政府集权式的制度安排并没有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服务;而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出现的新情况又对乡镇政府提出了挑战。作为问题域的研究,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为逻辑语境,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出现的新情况,并在这一语境下对乡镇政府职能作进一步考量。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前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乡镇政府职能的探索和转变,针对当前乡镇政府行使职能的缺憾,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探索乡镇政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方法和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以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农村文化建设落后、文化产业不发达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从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现状入手,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论述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一步分析了文化产业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以农村文化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的时代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已初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但是,无论立法、执法、普法、法律监督等方面,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都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法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出发,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提出农村法制建设需要提高认识,加强立法,强化司法监督,深入普法,营造良好环境并确保农村法制建设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乡镇政府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是直接跟农民打交道的机关。乡镇政府的绩效管理水平怎样,直接体现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直接影响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更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乡镇政府对员工绩效实施科学的管理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开发工具,但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却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严重地妨碍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应起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乡镇政府绩效管理水平,文章结合我国乡镇政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改革开放29年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的5年,我国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继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后,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了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提出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与建议当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道德建设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道德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发展的精神动力、道德支撑和思想保证,无论对于整个农村还是就全国的小康社会建设而言,道德建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道德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和必然性要求展开论述,以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文化为依据,阐释道德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必然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在对中国国情科学准确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理论和政策,为包括焦作在内的全国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道路,使农村建设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本文结合焦作当前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地整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农地整理是在农村区域内,通过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的综合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手段。在分析农地整理内涵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提出了推进我国农地整理的一系列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任务和目标,论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远程教育的必然性、必要性,阐述远程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乡镇政府是我国在农村地区设立的基层国家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对农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乡镇政府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进乡镇政府角色的转变,是在时代的推动下,实现农村地区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因此,如何对乡镇政府在基层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是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城乡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文化职能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分析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法制建设举足轻重。而作为司法孑亍政部门,担负着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服务和基层普法等职能,在推行民主法制、维护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社会和浩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的基础力量。为此,笔者试就司法行政机关如何把握工作性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当前加快新农村建设,需要从五个方面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实现社会管理职能;从行政管理转向经济调节,体现经济管理职能;从人治政府转向法治政府,实现责任政府职能;从强调管理转向规制维序,实现公共服务职能.要实现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必须要加强乡镇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乡镇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实施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是新农村建设健康、稳定与可持续进行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证。我国立法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律供给严重不足,以及在立法理念和立法价值取向上存在的偏差,不利于农村的发展和农民权益的保护,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须加强国家宏观层面上的立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创造条件,构建崭新的、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